分享

(原创首发) 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办教育

 你是不一样 2015-05-31

         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办教育

本来想以“必须终止伪教育”为题写篇文章,动键时觉得过于扎眼,就改为现在这个题目了。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们确实经历了一个长达10余年之久的伪教育阶段。从本世纪初的让婴幼儿接受“高等教育”的“日出工程”到举国躁动的“高效课堂”模式,口号翻新眼花缭乱,华而不实的论文铺天盖地。眼下似乎又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口号下,把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当作“实体资源”让全体儿童“无差别共享”,以为这样就会轻而易举地实现教育公平了。其实这只是一种水中月、镜中花似的共享,海市蜃楼般的虚幻公平。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但不能够盲目跟风地提“教育信息化”的口号;反而要返璞归真,向传统教育致敬,老老实实办教育。

老老实实办教育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步骤,具体地说就是:

一、政府要把办好学前教育的责任担起来而不是推卸掉。要确保足够的幼儿园学位,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共享现实的学前教育。

二、政府要提供足够的小学学位,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共享优质的小学教育。

三、政府要切切实实抓好教师管理,尤其是校长的管理。整体提高教师素质。

四、政府要切实抓好校园安全。让每个家庭都能安心、放心。

以上四点是“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的基础,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不要企图都推给市场。

在办学方向上,我们还是要坚持“育人”的方向。这是丝毫动摇不得的。

在教育方法上,我们要坚持“生活化”、“实践化”而不是“信息化”。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儿童多观察、多读书(阅读、背诵)、多写字、多远足、多实践、多交流、多关心、多思考、多表达。这就我们所说的“返璞归真”。

假如我们盲目地提“教育信息化”(即所谓微课程、云课堂、云教育、互联网+等等)会导致怎样的不良后果呢?我想可能不要很长时间,我们的学校就会培养出一代“电子人”——沉溺自我、感情冷漠、思想怪异、行为失常等。“电子人”最明显症状就是低头族,对电子产品产生明显的依赖性。一旦离开电子产品心理及生理都会发生明显的不适反应。身体素质会普遍下降,情感和思维会发生“异化”,活生生的儿童可能会变成“肉身机器人”。这个后果是相当严重的。现在是时候发出“橙色预警”了。

                            20155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