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与人体二十四节脊椎的关系

 山东中医竹林 2015-05-31
二十四节气与人体二十四节脊椎的关系
  五音之气如何与天地人感应呢?


    天气二十四,地气二十四,人气二十四。感应天地人的就是律吕谐波的共振。
二十四在天应二十四节气,在地应二十四山向,在日应二十四小时,在人身应二十四节脊椎、二十四肋骨和二十四经脉。


    从人体解剖学得知,颈椎骨七块,胸椎骨十二块、腰椎骨五块,合起来共二十四块,它正好和二十四节气相对应。这种巧合正是体现了人为小宇宙、天地为大宇宙之观点。每一块脊椎骨都对应着一个节气。而且,在二十四节气的那一时刻,就是天地交泰的一瞬间,宇宙中可发生多种奇妙变化。宇宙中的生物、植物及万物,它们各自的慧光能量流都发生了由低能向高能的转变,以及各自磁场方向的改变,而后逐渐消失,回到原来状态。


      冬至一阳生,数据从这里开始。因此,宇宙就有法则了。  二十四节气、方向、音律、脊椎、穴位对应图:

 

 

    二十四节气的数据:


    《周髀算经卷下之二》:凡八节二十四气,气损益九寸九分六分分之一,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晷长一尺六寸,问次节损益寸数长短各几何?


    冬至晷长丈三尺五寸
    小寒丈二尺五寸小分五
    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
    立春丈五寸二分小分三
    雨水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
    惊蛰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
    春分七尺五寸五分
    清明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
    谷雨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
    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
    小满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
    芒种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夏至一尺六寸
    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大暑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
    立秋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
    处暑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
    白露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
    秋分七尺五寸五分小分一
    寒露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
    霜降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
    立冬丈五寸二分小分三
    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
    大雪丈二尺五寸小分五
    凡为八节二十四气

 

[转载]天人合一:二十四节气与人体二十四节脊椎的对应关系

----------------------------------------------------------------------------

斗柄指向            人体脊椎    督脉穴位    足太阳穴位

                           5                            

                           4                   膏肓俞

                           3                            

背阳之维               2                            

                          1                     

                          7          

                          6           

                          5           

                          4           

号通之维               3           

                          2           

                          1  

------------------------------------------------------------------------------------------------------------------

 

第一颈椎——大雪

头、耳、鼻、喉、脸、头痛、失眠、眼疾、记忆减退、眩晕


第二颈椎——小雪

喉、舌、声带、口、昏眩、耳鸣、扁桃腺炎、腮腺炎、直肠炎


第三颈椎——立冬

咽、颊、肩、咽喉炎、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痤疮、湿疹


第四颈椎——霜降

颈部肌肉、臂、肩酸痛、牙痛、甲状腺


第五颈椎——寒露

手肘、食道、气管、气管炎、咽喉炎、手臂酸痛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


第六颈椎——秋分

甲状腺、手腕肌、大拇指、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


第七颈椎——白露

甲状腺、中指、肱肌、甲状炎、手臂外侧、中指、肱、无名指酸麻痛

 

(胸椎十二节)
第一胸椎——处暑

心脏、气管、食道、前臂、心脏病、气管炎、气喘、手腕痛、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


第二胸椎——立秋

心脏、气管、食道、背肌、食道炎、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血压、心跳不规律


第三胸椎——大暑

肺、支气管、食道、胸腔、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肋膜炎


第四胸椎——小暑

肺、食道、乳房、乳房炎、慢性胃症


第五胸椎——夏至

肝、胆、胃、脾、肝炎、胆囊炎、低血压、胃炎、面疱


第六胸椎——芒种

胰、胃、胆、肝炎、胃炎、胆囊炎、胃胀、食欲不振


第七胸椎——小满

肾、胰、十二指肠、胃溃疡、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


第八胸椎——立夏

肝、胃、胰、肾、小肠、小肠炎、头痛、便秘、风湿


第九胸椎——谷雨

小肠、肾上腺、肾上炎、过敏、频尿、湿疹、膀胱炎、排尿困难、不孕、下腹痛


第十胸椎——清明

肾、盲肠、大肠、肾炎、水肿、痛风、不孕、输尿管炎、带状疱疹、静脉曲张


第十一胸椎——春分

肾、大肠、输尿管、肾炎、输尿管炎、大肠炎、性无能、痤疮、痢疾、水肿、牛皮癣


第十二胸椎——惊蛰

肾、大肠、淋巴、输尿管、膀胱、膀胱炎、不孕、生殖器疾病、风湿关节炎、输尿管炎

 

 

(腰椎五节)


第一腰椎——雨水

大肠、输尿管、股四头肌、大腿前侧、大腿痛、便秘、尿床、疝气


第二腰椎——立春

第二腰椎卵巢、输卵管、肾、膀胱、外阴、大腿内侧、月经不调、子宫卵巢炎、小产、大腿中段酸麻痛、便秘


第三腰椎——大寒

第三腰椎生殖器、下腰、坐骨神经、月经不调、生殖器疾病、水肿、坐骨神经痛、血压不正常


第四腰椎——小寒

前列腺、下腰、坐骨神经、下腰痛、小腿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障碍


第五腰椎——冬至

子宫、膀胱、直肠、足、膀胱障碍、小腿至足踝酸麻痛、痔疮、尿酸

 

(荐椎与骶椎)
荐椎——直肠、肛门、大腿后侧、前列腺、脊椎弯曲、髋骨关节炎、臀部痛、前列腺炎、踝骨痛


骶椎——直肠、肛门、痔疮、搔痒症、肛门炎、直肠炎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殊成就:节气

 

根据太阳在春夏秋冬时在黄道上的不同位置,近一步区分成24种不同位置,谓之节气,先民将冬至到次年冬至整个回归年时间平分成12等分,每个分点称为「中气」,再将中气间长均分为二,其分点叫作「节气」。这十二中气和十二节气的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西洋的历法中,只分春分、夏至、秋分与冬至四个节气,对应太阳在黄道上,两次穿越赤道与最北与最南的四个时刻,作为四季的中心。而我国农历里则把节气分得很细,定出了二十四节气,相邻两节气对应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度。节气的名称大都反应物候、农时或季节的起点与中点,明显是以方便农耕为考量,可说是太阳位置的反映,也是气候寒暖的反映。最迟在春秋时代就产生这样的概念。
地球绕椭圆轨道公转,在近日点附近(冬至)的运行速度较快,而在远日点(夏至)附近运行速度较慢,所以以地球的观点,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速度也是冬快夏慢,运行15度所须的时间自然有别,因此两节气之间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也不同。冬天的节气较密,而夏季的节气较疏。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完全按回归年的长度。

为了调合回归年(阳历)与朔望月(阴历)之间的差异,农历把二十四节气中,双数的叫中气,单数的叫节气,而且规定每一个中气标定在一个农历的月份中,例如雨水必定在正月,春分必定在二月,谷雨必定在三月,其余依此类推。另月名也必须和相对应的中气相合。

朔望月一般比太阳在黄道上运行30度的时间短,故经过数月后,按朔望月排出来的月份,就有一个轮不上任何中气,而这个月在农历里就定为「闰月」,由于它没有月名,所以仍沿用上一个月的月名,而称为闰某月, 1998年农历5月份之后的一个月内 (6月24日到7月22日) 只有「小暑」一个节气,于是就成为「闰五月」。右为二十四节气图: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与其物候如下: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这一天春天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水将多。
惊蛰:春雷响动,惊动蛰伏地下冬眠的生物,它们将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昼夜相等,所以古代曾称春分秋分为昼夜分。
清明:明洁晴朗,气候温暖,草木开始萌发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的意思。雨水增多,适时的降雨对谷物生长很为有利。
立夏:夏天开始,万物渐将随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小满:满指籽粒饱满,麦类等夏热作物这时开始结籽灌浆,即将饱满。
芒种:有芒作物开始成熟,此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最繁忙时节。
夏至: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这一天中午太阳位置最高,日影短至终极,古代又称这一天为日北至或长日至。
小暑:暑是炎热,此时还未到达最热。
大暑:炎热的程度到达高峰。
立秋:秋天开始,植物快成熟了。
处暑:处是住的意思,表示暑气到此为止。
白露:地面水气凝结为露,色白,是天气开始转凉了。
秋分:秋季九十天的中间,这一天昼夜相等,同春分一样,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寒露:水露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
霜降:见霜。
立冬:冬是终了,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
小雪:开始降雪,但还不多。
大雪:雪量由小增大。
冬至:这一天中午太阳在天空中位置最低,日影最长,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古代又称短日至或日南至。
小寒:冷气积久而为寒,此时尚未冷到顶点。
大寒:寒冷到顶点。

二十四节气中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与冬至等八节气最为重要。它们之间大约相隔46天。一年分为四季,「立」表示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而「分」与「至」表示正处于这季节的中间。

象征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降雨量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标示农事活动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为了方便记忆,简记为以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