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你不知道的北京】 一个承载着美好回忆的老国货如何在消失15年后再闯江湖? 保持旧风韵,勾起老回忆,主打情感牌,闯荡新环境...这些一个都不能少。 仰着脑袋的北极熊、玻璃瓶金属盖儿、呲呲地气泡响……对于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前的“老北京”来说,北冰洋是童年唯一的带色儿饮料。问起京城的“80后”们,他们会眉飞色舞地讲起,为了当场退还玻璃瓶,常常跟小伙伴比赛,一口气干光整瓶汽水儿的趣事。 北冰洋汽水对于北京人的意义,正如正广和之于上海、健力宝之于广州。 在许多北京人的印象里,提起北冰洋汽水,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这样的画面:臭汗淋漓的夏天,跑到街边的小卖部,一手拎起桔黄色的冰镇汽水,一手插着腰,咕咚咕咚一瓶下肚,然后边擦嘴边打着心满意足的饱嗝。 现在,“复出”的北冰洋也在努力地维系着这种老情感,玻璃瓶包装,标志性的雪山和仰头眺望的白熊形象依然突出,仍是街边小店销售……最大的不同是价格。自1950年代诞生到15年前停产,北冰洋汽水的价格未曾超过一元,新北冰洋汽水售价2.5元,但在后海、三里屯等地却被卖到了4块、5块,而在夜店,其价格甚至高到十六七元。不过也有很多朋友说,买的就是一份回忆,一份怀念,比其它饮料贵一点也无可厚非。 2011年9月,北冰洋在上市前办了几次市场测试,第一次试饮选在南纬路的义利面包店举行。没人敢肯定15年后北京人对北冰洋还留有多少热情,甚至连试饮是否会冷场大家都没底。营销部的一位员工用私人账号悄悄发了一条微博,写上了试饮的时间和地点,没想到却引来了众多评论和转发,也引起了数家媒体的注意,后者甚至电话质问北冰洋的负责人,为何不事先通知他们。结果自然皆大欢喜,原本提心吊胆的试饮会,当天火爆异常,据北冰洋公司营销总监陈冲说,当天“京城的主要报纸全来了。 这样的热捧,北冰洋并不陌生。在改革开放前,北冰洋在京城可谓风头无两,它同第一代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阅过兵,和“棋圣”聂卫平一起经历过数次恶战,甚至十年“文革”动乱都丝毫没有干扰过它生产的脚步。但辉煌只持续到1990年。这一年,北冰洋和百事可乐合资成立了百事—北冰洋饮料有限公司,北冰洋汽水开始为百事可乐让路,并最终在1996年彻底消失。 曙光出现在2008年。这一年,北冰洋的上级单位北京一轻控股公司提出了“名牌发展”战略,恢复“北冰洋”汽水的想法于是被提上了日程。 与百事分道扬镳后的北冰洋开始重整旗鼓,它有几十年的沉淀,知名度高、美誉度好、忠诚度也不错。销售也依然靠着街边小店,一来能勾起人们的购买记忆,还能让北冰洋不经意间出现在北京人身边。如今这市面上不多见的果汁汽水儿已俨然成了北京特色的标志,我们也希望能让更多人尝到老北京的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