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夜之间,高能“蓝胖子”让我们都返老还童了!|生活方式

 真友书屋 2015-06-01

撰文:Magasa (又名骆晋。影评人,现主编电影杂志《虹膜》,曾在若干电影节上担任选片人和评委,包括第52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

编辑:赵茜

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返老还童,开始谈论起那个“蓝胖子”来。这都是因为3D动画片《哆啦A梦:伴我同行》的上映,这部影片是为了纪念藤子·F·不二雄的诞辰于去年推出的。尽管现在姗姗来迟,却也无法阻挡“猫奴”对机器猫的热情。根据刚刚出炉的数字统计,上映不过三天,“蓝胖子”已经卷走1.5亿,创造了动画片的历史记录,超过来自美国的那头黑白相间的“功夫胖子”。

几乎所有八零后、九零后在年少时都看过《哆啦A梦》的漫画或者动画。电视动画片《哆啦A梦》每一集的故事都非常简单,通常延续着同一个套路:一个叫野比大雄的十岁小学生,放学回到家,抱着一只蓝色的大头猫形机器人痛哭,诉说他在学校遇到的挫折。这时候,机器猫哆啦A梦会从他身前的口袋里掏出一件神奇的高科技道具,解决大雄的麻烦。

《哆啦A梦》从七十年代开始,以漫画和动画的形式风靡亚洲、南美和部分欧洲国家,陪伴了几亿儿童长大。哆啦A梦就是我们心中的超级英雄,地位相当于美国人的超人和蜘蛛侠,它总是能将我们从既是假想又是真实的生活危机中拯救出来。《哆啦A梦》在中国的流行自不必说,有一个关于这套漫画如何在越南流传开来的故事可以佐证它的魅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越南留学生在泰国曼谷留学时偶然发现了《哆啦A梦》的漫画,立刻被它吸引。他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将一些《哆啦A梦》漫画从泰语翻译为越南语,再以盗版的形式流回他的祖国,受到极大欢迎。越南的儿童作家在看过《哆啦A梦》后感到很大的震动,反省以前的套路化创作完全是枯燥无味的说教,怪不得孩子们不喜欢,于是改换门庭,努力学习日本的漫画创作。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哆啦A梦》呢?我认为最基本的一个原因是它满足了小孩子渴望神奇力量的幻想。这种幻想可以通过神话、奇幻、科幻、武侠的形式来满足,《哆啦A梦》借助的是科幻,当然在科学层面上,它一点也不严谨,很多道具完全是异想天开,是为了某个具体的问题硬设计出来的,但完全没人在乎这一点。为小孩子赋予神奇力量,这个传统从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开始,他笔下的阿童木就是一个被赋予了超能力的少年。而野比大雄通过哆啦A梦的道具,一次次完成了本来的他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我们看着他的成功,就好像自己的平庸生活得到了拯救。

《哆啦A梦》中的人物设定并不是随意的安排,可说是日本学校班级系统的一个缩影,往大了说,甚至是日本社会构成的一个缩影。大雄代表多数平凡的普通人,家境中等,不太聪明,性格胆小懦弱,缺点很多;小夫代表性格傲慢、自我中心且崇拜物质的中上阶层人家;胖虎就是暴躁、粗鲁但其实颇有正义感的下层平民;静香就是高贵的校花和女神,她姓源,这在日本是少见的贵族姓氏。

哆啦A梦的神奇道具看似无所不能,但其实作者为它设计了至少三个限定。其一,道具仅供孩子们使用,成人几乎没有用过,仿佛那和他们完全无关,他们也丝毫不关心。其二,道具仅供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来没有被过度利用,更不会被用于赚钱牟利,即使造成破坏也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其三,道具并不培养和鼓励懒汉,如果完全依赖道具,最后一定会弄巧成拙,这一点最最关键。

《伴我同行》是我们熟悉的漫画和动画的自然延伸,这次它被套上了一个科幻电影的外壳。和好莱坞电影、美国漫画中常常对未来科技抱持一种怀疑和悲观的态度不同,《哆啦A梦》(包括这部电影和以前的漫画、动画在内)中充满了向上的技术乐观主义,它提倡用科技来解决一些伦理和道德上的问题,并不担心会带来不良恶果。比如说,电影中出现了一种可以让人立刻死心塌地喜欢另一个人的道具。当然,剧情不允许这种道具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否则故事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伴我同行》结合了过去几个经典的篇目,包括雪山罗曼史、结婚前夜及大雄与哆啦A梦分别又重逢的故事。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部电影主要是面向已经长大的老观众设计的。片中有轻度的成人化情节,比如胖虎因为铭印蛋的作用爱上了小夫,冲着他一通狂吻。影片的核心情节是哆啦A梦如何帮助大雄在未来向静香求婚成功,这对儿童观众来说,还是太超前了,但它抓住了我们这辈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初恋情结,本质上和那些大行其道的青春片是一回事。

从漫画到剧场版,《哆啦A梦》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在贯彻一个原则,那就是不管哆啦A梦口袋里有多少万能道具,最终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会获得真正成功,影片也将这个原则应用到了大雄对静香的追求中,否则铭印蛋可以让他不劳而获,就不必经过雪山的历险了。但剧作层面在执行这个原则的时候,却也不是十分完美,因为大雄真正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他用记忆召回了平行时空中的未来自己,来到雪山拯救落困的静香和从现实穿越过去的自己。但事实上静香答应他的求婚却是在他做出努力之前,那他的成功来得未免太轻松了一些。

《伴我同行》似乎想同时捕获成年观众和青年观众,因此全片在两个叙事时空中来回切换,并交织出两种情绪基调,一种是属于成年人的感伤和惆怅,一种是无忧无虑的孩提时光。从成长的角度,这部影片说的是每个人要学会独自生活,因此全片最为催泪的地方是哆啦A梦要离开大雄回到22世纪,但悲伤没有持续太久,哆啦A梦最终又被他留下的道具召回到了大雄身边,这给了银幕前的小朋友们极大的安慰。

“Forever You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