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定位

 TLB519 2015-06-02

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分析(课题研究报告)

冯寿忠等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定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语言文学为学习和研究对象,作为一个传统的基础性专业,其本身肩负着两个责任:一是对本民族语言、文学进行研究和传承,这方面侧重于理论研究;二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较好的语言文学修养,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好地驾驭语言文字,这方面则侧重于实际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发展,我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在处理好传统责任与现实需要、一般要求与特色要求关系的基础上,做出战略性调整。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渊源

今天中国(包括大陆和港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是由清末民初的中文专业发展而来的。目前,由于对中文专业的学术定位不同,台湾的中文系全称“中国文学系”,而大陆的中文系全称“中国语言文学系”,但都简称“中文系”。尽管都简称“中文系”,但在课程设计上是存在本质性差异的。

1.大陆现行的中文专业

1949以后,内陆在新形势之下进行了大学课程的整合。传统中文专业在文学院中既然是文史哲不分,在功能上难免与历史系和哲学系有重出之处,因此,整合时就将文学院的文史哲三系的学术分工。在此政策下,中文专业也就专注于语言与狭义文学的研究上。于是,中文系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学系”。这是产生于当代中国学科整合政策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第二个传统。这个传统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

2.台湾现行的中文专业

台湾现行的中文专业课程源自1949年之前民国时期的中国大陆。当时的大学中文系专业虽然以五四新文学论争时期的两大阵营为中心,形成了对立的北大派和章(太炎)黄(季刚)学派,但这两派的差异主要是表现在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上,课程设置方面有教育部制定的架构,伸缩性不大。从这时期制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来看,乾嘉学术的影响仍然较大,而且是秉承了自孔子以降儒家的通才教育观,教学与研究是贯彻了传统的文史哲不分家的全方位人文培育理想。因此,所谓“中国文学系”的文学,乃是一种“大文学”。1949年以后,两岸分治。大陆原来的学术传统也跨海传衍到台湾。虽然在海峡的一方形成了绍续北大学风的台大派和传承章黄命脉的师大派,但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不大。直至20世纪结束,仍延续着“大文学”的传统,也就是以小学为经,经史子集四部为纬的课程架构。这就是中文专业的第一个传统,即茁长于近代的中国大陆,根移于台湾的传统中国文学专业。

3.中文专业的学术定位

无论是“中国文学系”还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在华语文化圈都是中式文学院的一员,与之并列的还有历史系和哲学系。第一个传统下的中文专业虽在学术功能上与史、哲二专业异中有同,但冲突的少,互补的多。大致上,中国历史上累积下来的一切文献,都可能成为此中文专业的研究对象。而内陆改革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史、哲二专业各司其职,在文献的应用上,当然侧重于语言与文学的资料,或是从这两个角度切入研究相关文献。在口语资料的搜集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当然着重于民间口传文学的搜集。如民国时期北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之民间歌谣搜集计划,或90年代在台湾以中国文化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民间文学搜集与研究等,都是如此。由此可知:无论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历史研究与否,中华地区的大学文学院中,都有历史系在进行国家与民族历史的研究;思想方面亦然。在社会研究方面,当然有社会学系从事之;区域、族群文史方面,也有相关科系进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如若涉及其中,并非来自社会族群的期许,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内部的学术自觉与专业传统精神之发挥,而且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擅长的方法来进行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华学术体系中有如上的明确定位,所以只管在文学院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足矣。

总之,在学术道路上,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会遭人质疑或迷途失路。就好像处身在传统宗族社会中的中国人一样,他在看似复杂而绵密的伦理网路中,知道自己的位置何在,自己有何权利与义务。中华学术体系中的中文人,也知道自己的学术天地疆域与边际,他在自己的学术轨道上驰骋,不会越轨而陷自己于覆车的危机中。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优势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的学科,是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史哲等其他学科相比,其学科优势非常明显。

1.专业历史悠久,地位突出

汉语言文学专业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其教育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培养的是具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文素养底蕴是教育的精神力量和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民族,不仅要有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而且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因而,无论是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其他专业的研究和开拓,人文素养的培养极其重要,是人的思维学习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能力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基础。因而,汉语言文学就成为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声誉的传统专业,也是文科类专业中的基础和重点专业,影响十分深远,并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不断完善。在当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不断交融渗透的发展趋势下,不仅这一学科专业自身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且对其他专业学科的辐射作用也日益增强,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

2.学科发展成熟,影响深远

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丰硕的研究成果以及今人的开拓,在专业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学科发展比较成熟。表现在:专业基础扎实,整体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多,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多;师资结构日趋合理,不仅有一批德高望重的专教授,而且还有年富力强的、高学历的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学术与教师梯队;课程建设方面,在全国形成了一批特色突出、具有示范性质的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方面,先后出版了一批影响广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教材,带动了全国范围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毕业生整体素质高,发展潜力大,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3.学生适应面广,就业率高

从本专业长期发展的实际情形来看,虽然各个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学历层次以及师范和非师范两个类别在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来看,主要是培养具备一定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地汉语言文学知识功底,有较好的汉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并具有从事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因而课程设置比较相近,一般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表述为: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培养的学生有比较相近的知识基础,而不同学校不同的特色课程又对发展学生个人的兴趣、特长提供了有较大的空间。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在行业与职业选择上具有很大的宽泛性,毕业生就业面比较广,或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新闻出版机构从事文化宣传与交流工作,还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行政管理、秘书等方面的工作。而且由于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较大,历年就业率普遍较高。因而一直被认为是高校中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专业,受到社会欢迎,保持着一定的招生规模。因此,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

200610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高校应“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要求,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能力社会,社会对个体和类群的能力要求日益强化。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基本功能的高等学校,应该关注这样的趋态,并且注意将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的置于人才培养的优先地位。即使是传统的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断更新专业教育观念,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专业教育模型,使之更适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上述四种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和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滞后于社会发展,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不太适应的问题。统计资料显示,7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所学课程或多或少存在知识信息量小,体系单薄,内容陈旧、重复等问题,“所学非用”的现象比较突出。这说明,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科技发展的要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如何根据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要求,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大课题。

1.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来看

教育是改变国民命运的根本所在,是否具备高素质人才又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与前途。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进行,教育的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政府不仅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在教育方面要做到“学有所教”,而且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发展目标和完善的教育体制。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改革的深入,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从学历教育向职业能力教育的转变。大众化教育的前提是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层次化。然而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相应地又带来了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就业压力的增大等方面的问题。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据教育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而“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40万人,2006年达到410万,2007年达495万。”[1]据中央电视台最新报道,2008年将达到559万人。毕业人数的持续增加,说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将导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健说:“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而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2]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是高校各学科和专业发展遇到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前些年的连续扩招,汉语言文学人才需求相对饱和,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深入调研、总结经验,顺时而变,把专业的改革作为推进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使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相一致。

2.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看

就业压力凸现的原因,除连续几年扩招,使就业人数迅速增多外,更为深层的原因则在于我国已进入以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社会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带来了职业、岗位的很大变化,加之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和多元化趋势,社会竞争日渐激烈,知识更新加速。这些客观现实的变化也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新型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的人才类型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人才的知识结构、层次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吻合。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相对稳定,改革调整相对滞后。

前些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由于具有一定语言、文字功底,社会提供的许多岗位如教师、编辑、记者、秘书、行政管理,都可以选择去做,其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就业供需状况能基本维持平衡。但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就业岗位仍相对集中于教师岗位和办公室文秘工作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对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自然有了新的要求,其所培养的已不仅仅是具有审美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的单一知识型人才,而是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品位,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并能很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教学科研、文学创作、文秘写作、广告策划、新闻宣传、公关谈判等活动的文理兼备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从2007年的人才需求状况来看,媒体、出版、广告、市场营销这一类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根据社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加以调整,使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能够满足社会岗位相应要求的实际工作能力。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之后,只有知识而无能力,就不能成为这个时代合格的人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基本理念。”[3]这一观点已得到大家的共识。

3.从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不足来看

我国高等院校自身的改革发展与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相比,改革的步伐远远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变化,相当数量的学校盲目注重规模扩大,而忽视内涵建设。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表现出教育资源的相对紧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和课程设置调整相对滞后、结构不尽合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严重脱离,造成综合能力缺乏,制约就业、创业。

2007年初,教育部接连下发“1号”、“2号”文件,决定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这是新时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被列为重点建设的6个全局性项目的首位,认为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4]

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的毕业生就业率与同等学历的理工科以及其他文科类的毕业生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其弱势表现在:其一,知识转化能力低,转化率低,学校所学知识不能变成自己在工作岗位的实际能力。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素养,高校毕业生任职后,就业单位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付出相当多的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对毕业生进行培训,以完成从毕业生到社会人才的角色转换,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表现在人际交往、沟通理解力欠缺,自我定位不准确,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团队合作精神不强,或自我封闭,或以自我为中心。其三,思维能力欠缺,如:独立思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不高。其四,实践能力弱,动手能力差,如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不熟练,公文写作水平不高,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多数毕业生在离校前很少接触社会,缺乏对自身的研讨,对市场的调研,在校期间的职业准备明显不足,自然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和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导致不能成功择业。另外,我们也可看出,汉语言文学专业之所以每年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人数比例较高,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延迟就业,通过学历的提升以增加就业竞争力。

《中国教育报》报道:“根据近年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看重的五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我国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5]以上诸多问题的存在又是与学校教育、专业培养密切相关的。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更新是否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教学在哪方面还有欠缺?与社会发展存在哪些不协调?从目前来看,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专业缺乏鲜明的特色与实用性,对人能力的培养有限;课程资源开发不足,课程内容变化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材更新较慢等等,从而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健全。因而,汉语言专业应该如何在经济发展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开拓属于自己的疆域?如何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根据现实情况做出调整,以应对就业高峰的到来?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四)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定位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培养的表述,是一种指导性的表述,是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指南,我们必须遵循。然而,这毕竟是面向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区位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般的共性的表述,而且是比较概括,有些甚至是比较模糊的。譬如“一定的……知识”,“能……从事……工作”等等,都是较难准确把握的。而且就我国目前高校的现状而言,同样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综合性高校和师范性高校,在研究性高校和应用性高校,在本科类高校和专科类高校,发达地区的高校和欠发达地区的高校,显然也是应该有所区别的,即使强求一致,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认为,应该以教育部的一般性表述为基础,根据我们学校办学的特殊类型和所处的特殊就业区位,设计适合我校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其专业能力培养的模型。

如何确定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能力定位呢?这不仅要贯彻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一般性规定,而且还应当根据我校特殊的办学定位,如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培养目标以及服务区位等做出科学的界定。面对新形势,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如何进行调整改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呢?根据21世纪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全面分析人才素质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定位,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以上分析研讨的基础上,对我校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我校办学类型与专业特色定位

目前,我国的大学分成四类:第一类是技术教学型大学,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主要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第二类是教学型的大学,以培养本科生为根本任务的高校为代表,其中许多是近几年从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第三类是教学科研型大学或称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技术类高层次开发人才;第四类是研究型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是精英教育,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各类高层次专家等会从这类学校走出来。

根据上述分类原则,我校办学类型定位于教学科研型即应用型师范类高校。我校是江苏省惟一独立设置、国内较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省属本科院校,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1999年被教育部确立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和现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突出职技高师办学特色,多年来,我校一贯坚持“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强化“师范性、技术性、学术性”三性和谐统一的办学特色,优化“双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由此看来,办学类型上的应用型和职业师范类,决定了我们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把培养职教师资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否则就不符合学校的总体的办学类型了。

2.我校区位优势与专业特色定位

常州是长三角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它有这样几个特点:一、历史文化悠久,有25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远的不说,很多历史名家都是常州人,目前我国两院院士里有50多人是常州人。常州历来重视人才,所以高等教育在国内省份里有一定地位。二、常州总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像大运河、京沪铁路都经过常州,市内有六条高速公路,常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今后国家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逐步建成以后,常州的区位优势会越来越显著。常州辖两市五区,常住人口350万,地域面积437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比较高。(2011年最新消息: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常州全市常住人口为459197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111零时的384550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46465人,增长19.41%,年平均增长率为1.79%,年均涨幅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

据有关报道,20012005年,常州市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中的外资份额分别为63.92%65.48%67.31%72.52%75.53%,五年上升1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递增2.6个百分点;实收资本中的外资份额分别为62.35%65.48%66.34%68.14%72.29%,五年上升10个百分点。2007年我市三资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总量和效益指标始终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三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6.8亿元,实现利税88.3亿元,实现利润6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4%38.7%38.1%,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5.7个、6.8个和5.9个百分点。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外秘书方向,在就业出口方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从区位优势看,我们学校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三大优势:第一,我校是江苏省惟一独立设置、国内较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省属本科院校。这是我们设立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的优势所在。第二,我校是常武地区唯一设立汉语言本科专业的高校。第三,常武地区发达的三资企业,对我们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秘书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3.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定位

培养规格并不是一种普泛的存在,它是具有独特所指的关于人才质量标准的科学设定。其中涉及专业本身的内在规定(总体性)、职业(岗位)的相应要求(特殊性)和学校定位的关联影响(层次性)等关键因素。我们应当从学校特定的层级和类型出发,注意把握专业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关联度,由此设计相应的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方案。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而言,在母语背景中,学习者的专业能力在类群中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显示。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无论是否以汉语言文学作为专业,他们大多具备基本的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甚至,从个别性的存在而言,有些非专业的人才,其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优于专业人才。这就给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如何有效强化学习者专业能力显示度的问题。从专业而言,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与阅读理解、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文化常识积累等直接关联。

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学习者知识广博,学养深厚,敏于领悟,善于分析,擅长表达,特别是能胜任写作各种常用文体。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以培养作家为务,但培养学习者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应是这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题中应有之义。

从学校的层级定位看,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应该走基础性与特色化的人才培养之路,确立“合格+特长”的人才质量观,尤其要注意多路径地放大人才的特长优势,培养具有较强就业能力、胜任实际岗位所需要的核心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学生的特长主要体现在阅读与写作这两个方面,其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大都关联着这两种具有衍生功能的核心能力。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看,虽然这是一个宽口径的,适应面相对较广的专业,但是其基本的就业岗位群还是集中在基础教育的教师岗位和从事办公室工作的文秘岗位这两个方面。教师岗位和文秘岗位都是以语言交际作为最基本的方式而履职的。从语文教师职位的要求看,需要具有基本的组织教学的能力,特别是进行课堂教学、课文讲读的能力,指导学生作文的能力等,同时,也需要具有进行创造性教学、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发展能力。文秘人员则更强调基于语言的综合协调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和常用公文、一般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等。

总之,通过分析专业的内在特征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按照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为前提,以“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基础,以优化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主线,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集成、整合和深化,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重组、教学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配套硬件设施建设,突出教学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构建出一个现代化的崭新的专业教育教学体系,并力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自身的特色。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胜任语文教师、高级秘书或其他相关性专业工作的具有本科学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总体规格:

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积极进取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较强的创新精神、科研精神和自我发展的潜能,以及健全的个性发展、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二)具体规格:

1.师范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语文教学和教学科研的能力。

⑴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⑵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⑶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查阅、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学习领域。

⑷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⑸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2.秘书方向

本专业方向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和秘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秘书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秘书职业道德和现代办公技能,具备从事秘书工作的文化功底和初步能力。

⑴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

⑵较全面深入地掌握现代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学习基础写作和秘书写作的基本理论和文体知识,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对中外文学、科技、政治、文化史方面,有开阔的视野,具备相当的知识,有阅读古籍的初步能力。

⑶了解秘书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掌握现代秘书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现代办公技能,掌握现代档案管理、调研和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办文、办事、办会的初步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素质,能根据社会需要和时代发展,不断发展专业能力。

⑷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阅读、笔译能力,一般的会话和写作能力。

⑸学习心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并面向社会需要、分别侧重了解和掌握有关管理、法律、经济、金融、科技等专门领域的有关知识和法规。

三、主修课程

1.师范方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学、语言学概论。

2.秘书方向: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秘书学概论、现代秘书写作、办公自动化、秘书管理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及培养方案

怎样培养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问题是教育思想范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一直是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学生成才自立、面对社会选择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最终要达到目的的极为重要的取向。

(一)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

“知识”、“能力”、“素质”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常见语汇。对于三者各自的内涵、对它们的相互关系做何种理解,直接制约着素质教育实践的走向。有人将三者并列表述,将素质视为脱离知识、能力而存在的要素,是一种逻辑混乱的错误提法,如果它得以流行,不仅会造成理论与认识上的混乱,更为严重的是误导当前的素质教育实践。

1.知识的含义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一般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包括经验和系统的科学理论两个层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自身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对知识的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的形态做了明确界定,指出知识既包括能够编码的知识,如事实知识、原理知识,也包括那些可以意会但不可以编码的隐性知识,如技能知识、人力知识等。

2.能力的含义

能力是个体顺利进行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⑴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前者指的就是智力,它适合于各种活动,包括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也包括运用这些因素的速度、灵活性与准确性。⑵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⑶认识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3.素质的含义

素质一词有多重涵义,但一般对素质概念的界定都同时兼顾了素质的生物学和文化学两方面的因素,认为素质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与教育训练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一般把一个人所具有的素质分为五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4.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能力的发展。一个能力强的人较容易获得某种知识,反之,一个能力弱的人要获得同样的知识一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另一方面,知识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基础。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往往见解深刻,思考问题比较周密,处理同样的事情比一个没有知识或知识面狭窄的人快得多,成功的把握大得多。可以肯定地说,凡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低级的技能,甚至是本能。在某个领域内没有知识,在该领域内也必定是无能的。正是由于已掌握的知识的广泛迁移,个体才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心理结构,从而形成某种能力。对人的认识活动而言,其所需的两种最基本的能力,无论是观察力还是思维力,都离不开知识。我们往往简单地把观察理解为认真地看和仔细地听,实际上,观察并不是像照相机那样去给实际摄影,而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看实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观察负载理论”、“观察渗透理论”、“没有中性的观察”。因此,一个人是否进行了正确的观察,观察是否具有敏锐性和精细性,取决于他在何种程度上把握了与观察对象相关的知识、理论。思维则更不必说,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原材料。对解决问题而言,所体现出来的能力的实质是能根据现实的情况,对既有的知识重组或充实新的知识,能对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及时转化为适当的操作程序,从而实现问题从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的转换逼近。现在人们极为强调创新能力,丰富、系统的知识不仅是创造不可缺少的材料,而且直接激发创造的直觉或灵感。只有知识在人脑中形成独特的有机系统,才能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具有开阔的视野与灵活多样的思维模式,最终飞跃成原创性的思维成果。综上所述,大量的知识的占有是能力形成的基础,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更是如此;舍弃致知问学之途而侈谈培养能力,无异于纸上谈兵。

5.能力与素质

如前文所述,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作用下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素质的基本要素是知识和能力,核心是能力和价值观。由于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体现的,因此能力是素质的外显形式,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离开能力,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能力作为素质的外化,属实践活动范畴,较比素质而言,更容易操作与评价。

6.知识与素质

上述知识与能力、能力与素质的关系分析使我们明了:不管对素质做何种理解,我们都不能否认素质对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决定性依赖关系,不能否认知识在形成人的整体素质方面的无以替代的基础性地位。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人的素质的形成,决不是仅靠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获得,更重要的是靠“社会遗传”。每一时代都积淀着前人大量的经验常识、各种专门知识、技能以及该时代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生活于特定时代生存状态的人的素质,无论是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还是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其相对应的知识领域,只有以教育的方式进行这些知识的传授,才能使人获得文化认同的基本条件,从“毛坯”状态中脱离出来,由自然的存在升华为历史文化的存在,承担公民的责任,谋求自我的实现。也就是说,正是有了教育对系统知识的传授,人在智慧、认识、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才得以突破个体经验的局限而接近或达到类的水平。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他所占有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正是在对这些外部输入的经验与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人才确立了自己的认识结构、情感结构与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以能力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体素质。

7.三者之关系

可以看出,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里,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决不是并列的、平行的。首先,根据语词规定的逻辑关系,素质是个属概念、大概念或上位概念,知识和能力则是种概念、小概念或下位概念,是素质中的具体内容。其二,根据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规定,知识和能力是构成一个人素质的主要成分,素质包括知识和能力。其三,如果知识、能力、素质并列,那就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是素质,在知识和能力之外的东西才是素质。其四,对学生而言,系统的知识、能力主要来自于课堂,来自于学校,依三者并列的提法推之,课堂和学校传授的知识、培养的能力既然不是素质,那么这种教育也就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应试教育。学生素质的获得不在课内而在课外,不在校内而在校外,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成了搞更多的文体活动、搞各种特长培养与一般生活技能的训练。在这种错误的理解下,难怪有人把学生能做四菜一汤标榜为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得意之笔。如此一来,课堂教学丧失了主渠道的地位,系统的知识传授被取消,结果必然是教育质量严重下降。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结构(知识与能力)

明确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把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义,即继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能力与个性。牢牢抓住知识传授这一主线,带动全局,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理想目标具备坚实的基础,正像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化的优秀文化知识,这是成才的主要前提,要学有所长,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来丰富与提高自己”。当然,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我们重视知识传授,但反对知识中心主义,反对把让学生“知道”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向学生传递知识,而且教会获得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用知识进行批判性、创造性的思考,促进其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素质主要通过本专业所学习的知识及其相对应的能力表现出来。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基本构成要素如下。

1.知识结构

⑴广博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尽可能地了解多门学科的一般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和艺体素养。

⑵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新闻、文秘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⑶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是覆盖面大、迁移性强的共性知识,但至少应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法和班主任工作原理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⑷学习策略知识: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必须树立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能力结构

一般能力:是指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认识能力的整合,是任何活动中都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专业能力:主要指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书法、普通话、阅读、演讲、写作和科研等方面的技能。具体包括:

①普通话听说能力:掌握普通话的发音、变调、轻声、儿化等知识以及自己方言与普通话对应规律,能正确地辨析和纠正自己运用普通话时的方言土语,掌握一定的朗读方法与技巧,能使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作品,并能自由熟练地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和交流。

②应用文写作能力:应用文包括座谈会纪要、迎送辞、自荐书、总结、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专题报告以及事物说明的应用文等,要求做到要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正确、语言流畅。

③文学阅读与鉴赏能力: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阅读能力;能以积极的鉴赏态度,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其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其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能力。

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师范专业毕业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新闻、文秘毕业生的社会交往、采写报道或处理机关事务的能力。教师(或秘书)从业能力具体包括:

①教师从业能力:驾驭语文教材、独立施教的能力;组织课内外语文教学的能力;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利用现代化语文教育工具的能力等。

②秘书从业能力:办文能力,办会能力,办事能力,其中包括利用现代化办公工具办公的能力等。

发展能力:包括不断获取新知识、更新专业理论、及时掌握新技术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不同岗位中出现的问题的科研能力,能迅速适应岗位变迁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具有助人为乐的思想情操、尽心尽责的职业道德和积极乐观的价值取向等。

创新能力:主要指依托现有知识,构建新思想、新方法,产生新成果的能力。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培养模式

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为原则,形成“注重通识教育,强化学科基础;形成方向优势,发展兴趣特长;培养职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宽基础、多方向、重发展、适应多种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1.调整课程设置,改进培养方案

课程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基本的手段,要想很好地实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针对本专业目前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造,保持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同时,设计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的课程规划和相关的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由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教育的转变,将学校教育与未来职业所需能力相融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根据新形势下专业发展的实际要求,课程设置应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应用性,二是突显特色化。开设的课程必须注重实用,否则,就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未来的网络编辑方面的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有进一步的上升。各类媒体的从业人员仍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方面的人才为主体。我们应根据未来行业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应用类课程,提高这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比重。提高计算机能力以应对办公自动化、交际信息化、影像化的时代特征;另外,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学习在国内外受到日益关注和欢迎,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中外文化交流的社会需求。

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追求应用性过程中决不能失掉其自身特色。本专业的许多基础课看似只能陶冶情操,在未来工作中少有实际功用,但正是这些课程在具备趣味性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人的思想在感性层面上获得了理性的提升,对人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所以我们要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就业为导向来优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可以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板块构成,各占总课时比例的30%50%20%。基础课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又可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辐射课程。专业核心课主要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可占总课时的35%。专业辐射课可占15%,专业辐射课是与专业相配合的一些选修课以及对就业有针对性的训练课程。如: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公文写作,秘书概论,公关礼仪、新闻采编、广告设计、办公自动化等,每门课的课时不必太多,但内容要丰富多样,尽量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考研、就业意向有侧重地进行选修。实践课包括毕业论文、实习、见习等职业实践和技能培训活动。这样以专业核心课为学生的专业素养提供基础支持,以专业辐射课带动、促进专业的改革。拓展专业口径,完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涵,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既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自我调适,自我发展,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掌握实际技能,为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作用。

从各高校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本科还是专科生在校最后一年学生实际到课率较低、上课效果较差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针对这一现实,必须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具体实施为“2+1+1,就是二年打基础,一年抓方向,一年抓特长,四年一贯抓好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体说就是:

1)一、二年级打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含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主要为汉语言文学理论;技能基础:含“三字一话”、外语与计算机、阅读、演讲与写作等技能。

2)三年级抓方向,以“方向课程”为载体,一方面强化基础,一方面按学生兴趣进行方向分流,按方向提高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同时以辅导课和学生社团、兴趣小组为依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演讲和写作能力,并通过《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和学术讲座,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师范专业则全面开出“教育课程”,结合大量的教育见习,逐步培养其职业素养。

3)四年级抓特长,一方面以专业选修课和全校素质课程讲座为依托,另一方面增开辅修方向课程,让学生凭兴趣和爱好任意选修本专业以外任一专业的主干课程,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多侧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全面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教育实习或其他社会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或相关的实际工作能力。

2.更新教学方法,改进考评体系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内容、实施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以及实现师生互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更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取讲授、引导、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双向互动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直至最后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和实践的机会,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1)压缩学分和学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总学分将逐渐地压缩到150学分以下,基础课的学分应作相应调整。总学时将调整到2500学时左右。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的时间比例应该逐渐趋于12,给学生留出宽广的自学空间。教师在开课前,应向学生讲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科框架、作业设计、考试方怯、成绩计量、治学方法、参考书目等。发放《中文专业阅读书目》,加强对学生的自学指导和治学咨询。课堂教学要实行全面开放,它一方面指教学内容要运用电脑技术延伸到教材和课堂以外,另一方面指学生在不影响主修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可以旁听系内外他们感兴趣的任何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并承认其学分。高年级学生将根据他门的专业所长,分到各个教研室进行活动。教师将对他们进行专业定向指导,直至毕业论文的完成。

2)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科学、严密的评价制度是搞好教学的重要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起一种导向的作用。我们正在逐步减少考试中的单纯知识性识记,增加对学生运用和创新知识能力的综合考查。考试方式提倡多样化,闭卷和开卷,笔试和口试,理论阐述和实践操作,全面考查和小型论文都可以并存。有的学科如当代文学、写作等,在开学或期中就提前公布试题,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同时加大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我们还在探索适合学生个性的柔性测试方法。学生素质评估,应渗透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它具体包括学习态度、表达能力、心理素质、学术见解等方面。今后质素测试,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自我评价、肯定的方式。学生将在—个随机的非对抗性的环境下,来接受多侧面的心理、能力和现实适应性的评估。考试应该成为学生平时学习的一种正确导向。我们还十分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尤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育人,塑造学生的敬业精神、辨证思维、开拓意识和传统美德。

3)进行评价体系的改革。一是改革了考核方式。传统教育采取的期末考试定终身的“终结式”考核评估方式,已经严重滞后于教育理念的变革。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一次性、以单一的知识记忆为内容的考查方法,逐渐建立知识与技能相统一,综合性的、积累化的考试、考察方法,以此为杠杆,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有消极为积极,尽可能多地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二是改善学分结构,通过学分结构体现人才评价新理念。我们将考核学分内容设置为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活动课学分、教育实习课学分四大块,必修课和限选课的学分设定为一个基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既可以通过选修课获得,也可以通过发表文学作品、科研论文获得,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以荣誉奖励的方式获得。这种考评方式将改善目前人才评价不合理的方式,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评估指标多元化,使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能力获得充分肯定。

3.运用网络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计算机教育技术是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改革和重构的推动力和突破口。采用电脑手段,能加速信息的传播,提高信息的质量,可以突破和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引起人们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深层变革。目前已经在一些课程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这仅是个过渡方式,要逐渐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目标,不仅仅是建设多媒体教室,而且更重要的是建立学生自学体制。今后制作的电脑教学软件,不仅能用于教学演示,而且更主要的是为了供学生自学。应在教师和学生中普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尤其是电脑实用技术,如中文的文字输入、规范编辑和信息检索,各种电脑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等。根据信息时代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开设了“电脑实用基础”、“电脑写作”和“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等课程,使之逐步地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采取各种措施,在教师中进行电脑扫盲和网络知识的普及,鼓励教师使用电脑多媒体设施进教学。教师和学生连接上国际Internet网络,可以开阔学术视野,有助于形成开放式的课程结构,有力地推动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电脑网络能够向学生和教师提供最新、最优、最全的学科信息,以实现世界教育资源的共享。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利用各种信息库,去进行知识检索和问题研究,在宽广的知识空间中去建构富于个性的、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和学术素质。

4.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平时作业、毕业论文、实习等,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2007年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7]虽然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要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竞争力。

我们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系统。这一系统由三大实践教学体系构成:一是专业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社会实践、文秘方向的认识实习二是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研究专长,结合学生的学习发展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专业某些领域作一些研究尝试,如工作室,大学生创新立项等。三是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这是最能够体现文科特点的一类实践,它由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如校内的社团活动,校外的社会调查。三大实践体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是培养新型文科人才的基本保障。

其次,注重第二课堂训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训。在保证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注重课内课外结合。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阶段。

第三,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大岗前培训的力度。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可由原来的学校、机关、新闻媒体扩大到社会各行、各业,以适应毕业生实习多样化的需求。注重实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业务部门学习锻炼,或进行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方面,香港一些高校的做法就很有成效。他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能力,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有很多实习和国际交流的机会。而且,及时发布各类信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校内邮箱,每天都会收到学生发展中心提供的公司短期实习或者校内研究助理等招聘信息。这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第四,使实践教学全程化。实践教学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环节链,在规划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围绕教学目标统筹设计,相互贯通,使实践教学全程化,从大学一年级一直贯穿到大学四年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进行。学生在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后,便开始了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如写作课社会实践,让学生尽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熟悉本专业的工作状况,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形成和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大二和大三,我们仍然为学生提供进行实践活动机会,这时的实践更偏重于专业实践,如文秘方向的认识实习及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等等。到了大四,实践的重点主要是综合类实践,如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这样从大一到大四贯穿始终,不间断的实践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和各种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受到学制以及教学活动内部各种关系的制约,只有做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才能形成一套较为理想的改革方案。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改革效果,但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身的复杂性、艰巨性,加之经验不足,方法尚不够客观科学,因此,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完成这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

 

参考文献

[1]李同欣.大学生: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N].人民日报.2007-5-11、第16版。

[2]冯蕾.劳动保障部:四大举措保大学生就业[N].光明日报.2007-1-8、第5版。

[3]邓齐平.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07(7)

[4]《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高教(2007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72号文件。

[5]曾湘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如何作为[N].中国教育报.2008-1-7、第2版。

[6]李夫生.“应用型”、“大文科”——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模式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51

[7]宗河.十部委五举措推动大学生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7-11-21、第1版。

[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10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