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的真义》读后 愚人的博客

 昵称4705243 2015-06-02
近来忙于工作,周六周日也要从早到晚加班。利用晚上睡觉前的一点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日本铃木俊隆禅师的《禅的真义》。
 
铃木俊隆禅师已在1971年去世,这本书是他在美国指导禅修时的开示,经由其美国弟子整理,在2002年出版,再翻译为中文,2009年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禅师的开示十分精彩,读后受益匪浅。以前总以为,日本的和尚还结婚,真是颓废,现在看来,结婚不结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领悟佛法的真谛。
 
铃木俊隆禅师的直指人心,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讲究,不足之处是,也许是由于日本禅师用英语开示,再翻译成中文,抑或与译者的禅修和翻译水平有关,有些地方读来颇有词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感觉,愚人的感觉是,本书“尽善矣,未尽美”。
 
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手摘录一些文字发于腾讯微博,现搜集整理,放到这里,以资复习。
 
当我们不期待任何事,我们便可以成为自己。这就是我们之道--完完全全地活在每一当下之中。
 
当我们试着要有所作为,要显得特别,要达成什么目标,便不能真正表达自己。渺小的自我会被表达出来,但宏大的自我本性不会显现。
 
在当下此刻做你自己,总是做你自己,而不是执著于一个陈旧的自己。
 
研习佛教,是研究你自己;研究你自己,是在每一个当下忘却你自己。 --道元禅师
 
与其在世界中寻觅些许成功,我们应努力于更深刻地经验生命中的每一当下。
 
你过何种生活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欣赏和享受你的生命而不被事物的外相所迷惑。
 
若我们有一个慷慨从容的大心,而且具有坚强的精进精神,那么便没有什么是值得担忧的。
 
"佛"的真义与"平常心"无所不同,平常心与神圣庄严亦没有区别。这是对自我的完全理解。
 
道元禅师说:如果我们不与一切人、一切众生、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在宇宙的层次上共同修行,那便不是佛教之道。
 
每当你用温暖的心来从事事情,那便是实际的修行。这也就是如何关照事物,以及与人交流沟通的方法。
 
山岳与河川,大地和天空,每一件事,都在鼓励我们开悟。
 
自古以来,修行的主要重点是拥有一颗清明、平静的心--不管你做什么事。
 
我们所见到的、所听闻的一切,没有一件事是完美的。但是,就在这不完美里头,即是完美的实相。
 
觉悟总是与你同在。困难的本身,也就是悟境;你的繁忙生活,也正是觉悟的活动。
 
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应安然接受。一刻一刻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习我们之道。没有其它的方式可证得开悟。
 
证得开悟的意思是指在生活里有全然的沉静,无有任何的分别心。
 
如果你是习禅的人,应该忘却你的职位、工作或头衔,不然的话,你不能以禅修的真实精神来修行。
 
不要以好或坏、重或轻的方式对待事情,只要接受事物如其本然的状态。
 
禅的真义-(日)铃木俊隆禅师著
 
附:当当网上对本书的简介:
 

编辑推荐

万事总是迁变流转,所以没有你可以拥有的物,最重要的是,享受你的生命,而不被万象所愚弄。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铃木俊隆禅师第一本书《禅者的初心》的姊妹篇,内容由铃木禅师晚年最后三年间的三十五篇开示讲稿编辑而成。
铃木俊隆禅师以每天寻常生活的语调、幽默感和一颗好心肠,陈述“禅”的精义。尽管铃木犹如长者般供给学生滋养,但他仍然敦促学者寻找自己的道路。与其强调某一特定的指导和方法,禅师的教诲在于鼓励我们去接触、了知我们的真心,并且完全地表达自己。
对于任何想寻求精神圆满与内在平和的人来说,铃木禅师的开示是一份极美妙的礼物。
 

作者简介

铃木俊隆,生于1904年,父亲也是一位禅师。在日本期间,铃木俊隆自年少即开始禅修训练,经过多年的修习而臻成熟境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多数修行者皆改行从事其他职业时,铃木仍坚守他的禅师生涯。1959年,他迁移至美国旧金山。几年内,他的教授吸引了许多西方学生,他在旧金山建立了禅中心,并在加州卡梅尔谷地成立了西方第一所禅修院。1971年12月,由于常年疾病缠身,铃木俊隆禅师辞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