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这位冰雪山水里追踪禅意的诗人!

 耽读斋 2015-06-02


唐 王维 江干雪霁图卷 现藏于日本


王维是一位画家,但更是一位诗人。


不过他是一位冰雪山水里追踪禅意的诗人。


因为只要谈到这位唐朝大诗人,你就会和中国的古代雪景山水相联系。


文献记载,水墨雪景山水画就是这位天才的诗人兼“南宗画祖”王维首创。


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评述王维:“在他身上,禅、诗、画三者可以算是一脉相贯,‘诗画是孪生姊妹’那句话用得恰当了。”


唐 王维《雪溪图》


一、诗中有情


王维是个重情谊且善写情的人。在《淇上送赵仙舟》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王维写情之妙处,还在于对现实情景平易通俗的描写中,蕴含深沉婉约的绵绵情思。


《杂诗三首》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唐 王维 雪山行旅图


二、诗中有画


古语有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唐 王维 长江积雪图局部1


王维的“诗中有画”,妙在传神。无论是刻画工细的白描,还是大笔勾勒的写意,无论是极尽夸张的渲染,还是引而不发的含蓄,都让人读后无需细品,脑海中即浮现出鲜明的景象。


《山居秋瞑》一诗描绘了一组秋日傍晚雨后山村的景象: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流光音色浑然一体--山泉叮咚映照明月无声,莲叶沙沙点缀着浣纱女的软语轻笑,每一句都是一幅鲜活流畅、富有生气的图画,毫不夸张地说,通篇就是一部充满诗意的风光影片。


王维 长江积雪图局部2


王维诗中的画境,具有清淡静谧的个性特征,这一点,完全可以在他对夕阳、明月、空山、深林、清泉、远村、白云、孤烟等景物的渲染中感受得到。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幽静的竹林,皎洁的月光,让诗人不禁豪气大发,仰天长啸,一吐胸中郁闷。而千思万绪,竟只有明月相知。藉竹林、明月寓情,王维道出了一个隐者的孤寂悲愤。


王维 长江积雪图局部3


在诗人笔下,点睛之笔的妙用、虚实浓淡的构架、气韵渲染的铺排,都有其独到之处。


其《鸟鸣涧》云:“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又如“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等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妙笔,使画境平添几分生动。


《鹿柴》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的诗神韵淡远,流转悠长,读之如身临其境,牵人荡气回肠。


唐 王维 剣閣雪桟图轴


三、诗中有禅


王维生活的时代,佛教繁兴,士大夫学佛之风很盛。政治上的不如意,一生几度隐居,使王维一心学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


在《偶然作六首》第三篇中我们即可略窥一斑:


日夕见太行,沉吟未能去。

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

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

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

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

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

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

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

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


这是诗人最早谈到个人佛教信仰的作品,“爱染”二句,表明自己对佛教的信仰日益牢固,世俗的贪欲、爱念已日渐淡薄。


在《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中有云: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

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

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王维诗歌多具清淡自然之风而又意境深远,其以动写静、以静寓禅的高超手法,为历代诗评家所赞赏。从他那清新淡雅的诗作当中,不难感受到诗人那颗淡泊、平和、恬静的心。


每阅其卷,都仿佛是诗人带着我们在空山赏月、在远村小憩、到溪畔汲泉、于窗前看花...


览诗如赏画,阅文如读禅,投身于诗人为我们创造的空灵境界中,尘世的纷纷扰扰、物欲浮躁都渐渐挥散,真的是身世两忘,万念俱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