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冠仁:无节制缅怀童年是一种病

 真友书屋 2015-06-02

卖萌撒娇这些背后都是消费文化的表现形式,问题是这波“集体童年症候群”已经绵延了好几年了,也该把儿童节还给儿童,咱成年人就别占着人家的宝地抒发个体的拒绝成长了。


让儿童们费解的是:六一儿童节的主角并不是他们,叔叔阿姨成了最兴奋的人。

【令人失望的《哆啦A梦》】

老实说,看完3D版的《哆啦A梦 伴我同行》内心有些失望。虽然之前也有心理预期,避开了国语配音版,但原版《哆啦A梦》依然无法避免地散发出一种实用主义至上的气味。

把藤子不二雄原作中那个有态度有操守会吐槽有独立“猫格”的“毛姆”猫变成24K纯镀金360度无死角全方位只为野比大雄而存在的“保姆”猫,它成了一部定制作品,导演编剧山崎贵打着“怀旧”旗号之下的命题作文,剧本孱弱,人物轻薄。

大雄君从开始到结尾,始终困在儿童躯壳里拒绝成长。并不是奢求他摇身一变狂野牛仔的“Marlboro”,我们只想看他凭借自己努力而获得爱情,可他却像社会流行的“妈宝”式男孩,成了离不开哆啦A梦的“猫宝”。



除了结尾的挨打,他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因为在获得核心战利品“静香的心”的过程中,野比大雄只是凭借主角光环打败了他无法战胜的竞争对手,而对方之所以失败、静香最后选择男一号的理由不是别的,只是因为他无用废柴。即使在暴风雪那场戏中,野比大雄居然也没有使出让所有女性感动的必杀技,而只是在漫天风雪里高举右手,默念“我相信”。

藤子不二雄打动我们的并不只是一个万能会变戏法的机器猫,而是一个废柴少年的真正成长。因为他对友情的坚持才让他挨胖虎的打变得动人。可是电影抽掉了他为机器猫回到一个更好的时代的自我牺牲部分。

山崎贵给疲惫、急需怀旧的中年人们定点投射了一剂催泪弹和童年替代品,但却像食品添加剂一样。这是一部拍得不错但遗憾更多的“味精电影”。


毫无疑问,它会在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上收获一场“六一大胜”,也如期地刮起了一阵“机器猫”旋风,甚至连淘宝手机端也罕见地将整个开机页面都替换成哆啦A梦主题皮肤。


并不是这部电影拍得有多好,而是在机器猫漫画哺育下的80后如今成为了媒体以及社会的中坚,掌握了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具备了消费力。

作为一个从小看着第二批《机器猫》引进版长大的80后,机器猫这三个字有着特殊的“情怀”(第一批在89年前后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引进的,95年前后是第二批,漫画书主角并不叫哆啦A梦,而是机器猫。画风简单质朴,白色封皮,多半印着吉林美术出版社)。大概在作者藤子不二雄1996年去世之后,机器猫才渐渐地遵照他的遗愿全亚洲范围内统一成哆啦A梦,意译大概就是“铜锣卫门”的意思。

《机器猫》代表的是那些上数学课偷偷看漫画的时期,那些傻傻地相信任意门和竹蜻蜓的年纪,那些被老师没收之后会绞尽脑汁去办公室偷回来的勇气。

至少在某些机器猫读者眼里,这一场电影要完成的一个任务或者某种仪式就是:在一个日本蓝胖子的故事里,流着人届中年的胖子们自己的眼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哆啦A梦,有的成了南柯一梦,有的则成了中国梦;也许很多年后,哆啦A梦会和超能陆战队的大白一样,成为某种圆润醇厚的象征物,可是一定还会有人像我一样在《机器猫》里,读到的是一只弱鸡的成长故事。

【卖萌撒娇是一种“病”】

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童年”的概念是工业革命带给全人类的一份礼物。在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由于劳动力的稀缺,往往不到10岁的儿童们就要被送去工厂车间当工人当学徒,站在流水线前连续12小时装配螺丝钉显然是没有什么心情奢谈“童年”。

按照这个观点,移动互联网这一场新生产力革命普遍将人类“童年”继续往后延长,以至于出现了30多岁的“巨婴”。

在朋友圈借着“童年”之梦发嗲撒娇满地打滚的人们多半都嫌弃少年时玩得不够尽兴,遗憾青年时爱得不够热烈,深感工作后发呆放空思考人生远大于努力工作。


无论是职场环境严苛如翻版《甄嬛传》,还是家庭关系中的紧张,还是在爱情关系中屡屡碰壁,人们都指向了同一个出路:内心深处渴望回到童年,童年是未成熟的庇护所,只有回到童年才能得到合理保护,在集体性狂欢中完成一次抱团取暖的情感安慰。

卖萌是“示弱”的表现形式,装嫩更是一种在时光面前“无能”的表现。

成年人求关怀,求抱抱,如果是女性也就算了,撒娇是一项“天赋女权”,姑娘们拥有撒娇的权利。但如果一个威武雄壮的大老爷们还这么自我表达,这就有点过了。

当集体迁就“往回看”,这就是一种社会病了,年青当然好了,但是一味讨好和跪舔值得警惕。

当然你要说这不过是一种消费时代的示弱表达而已,无可厚非,不就是在一个特定的节日,80后们大家戴个头套装个面具撒个娇卖个萌打个滚,你年纪也不大,却非要双手插在叉腰肌上,摆出一副说教的样子扫兴又何必。“我的童年我自豪”还不行么?

卖萌撒娇这些背后都是消费文化的表现形式,问题是这波“集体童年症候群”已经绵延了好几年了,也该把儿童节还给儿童,咱成年人就别占着人家的宝地抒发个体的拒绝成长了。

商业社会正在合谋杀死传统意义上成年男性的角色,因为他们是一个家庭中最不可能参与快速消费链条里的人物。娱乐至死的时代是不需要个体成长的,所有人都被一针消费时代的玻尿酸打得五迷三道,拒绝成长。

与此同时,风华正茂的90后们却并不愿意怀旧,不屑于庆祝“童年”,对他们而言“童年”那是一份横亘在他们与成年人夜场之间的障碍。

只有留不住时光的人,才拼命去抓青春的尾巴。

哆啦A梦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单纯。无论是野比、小强还是胖虎,所有人物都是单一维度的思考方式。机器猫的流行在于它的“无害”,蓝胖子身上浑圆一体,并没有尖锐突出的造型,表示它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性征不明显,爱吃铜锣饼,石头剪刀布只会一招,这些卖萌示弱非性征的部分都让哆啦A梦具备被女性喜爱的特征。



爱情片的审美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得不到”,“当一个人想象事物破碎的时候,它们是更美的。”齐泽克又说了,这其中显然也包括广义上的“童年”。

当“告别童年”这个概念被不断地放大重复,并且被商业社会的消费主义所裹挟,直至参与到一场又一场周而复始的仪式中,年轻而又衰老的人们完成了消费主体变成客体的不断转化,直至某一次警然醒觉,原来自己早已无法继续这个自我欺骗的消费主义游戏了。

而这也是我为什么看了《哆啦A梦伴我同行》哭不出来的原因,作为商业电影,它计算准确,投放精准,为了利益最大化,它不留情地砍掉了那些无法计算而且毫无用处的东西。

可是偏偏正是那些无用的东西才让人动容。



作者:张冠仁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作家,编剧。

摘要ID:ipress

卖萌撒娇这些背后都是消费文化的表现形式,问题是这波“集体童年症候群”已经绵延了好几年了,也该把儿童节还给儿童,咱成年人就别占着人家的宝地抒发个体的拒绝成长了。


让儿童们费解的是:六一儿童节的主角并不是他们,叔叔阿姨成了最兴奋的人。

【令人失望的《哆啦A梦》】

老实说,看完3D版的《哆啦A梦 伴我同行》内心有些失望。虽然之前也有心理预期,避开了国语配音版,但原版《哆啦A梦》依然无法避免地散发出一种实用主义至上的气味。

把藤子不二雄原作中那个有态度有操守会吐槽有独立“猫格”的“毛姆”猫变成24K纯镀金360度无死角全方位只为野比大雄而存在的“保姆”猫,它成了一部定制作品,导演编剧山崎贵打着“怀旧”旗号之下的命题作文,剧本孱弱,人物轻薄。

大雄君从开始到结尾,始终困在儿童躯壳里拒绝成长。并不是奢求他摇身一变狂野牛仔的“Marlboro”,我们只想看他凭借自己努力而获得爱情,可他却像社会流行的“妈宝”式男孩,成了离不开哆啦A梦的“猫宝”。



除了结尾的挨打,他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因为在获得核心战利品“静香的心”的过程中,野比大雄只是凭借主角光环打败了他无法战胜的竞争对手,而对方之所以失败、静香最后选择男一号的理由不是别的,只是因为他无用废柴。即使在暴风雪那场戏中,野比大雄居然也没有使出让所有女性感动的必杀技,而只是在漫天风雪里高举右手,默念“我相信”。

藤子不二雄打动我们的并不只是一个万能会变戏法的机器猫,而是一个废柴少年的真正成长。因为他对友情的坚持才让他挨胖虎的打变得动人。可是电影抽掉了他为机器猫回到一个更好的时代的自我牺牲部分。

山崎贵给疲惫、急需怀旧的中年人们定点投射了一剂催泪弹和童年替代品,但却像食品添加剂一样。这是一部拍得不错但遗憾更多的“味精电影”。


毫无疑问,它会在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上收获一场“六一大胜”,也如期地刮起了一阵“机器猫”旋风,甚至连淘宝手机端也罕见地将整个开机页面都替换成哆啦A梦主题皮肤。


并不是这部电影拍得有多好,而是在机器猫漫画哺育下的80后如今成为了媒体以及社会的中坚,掌握了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具备了消费力。

作为一个从小看着第二批《机器猫》引进版长大的80后,机器猫这三个字有着特殊的“情怀”(第一批在89年前后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引进的,95年前后是第二批,漫画书主角并不叫哆啦A梦,而是机器猫。画风简单质朴,白色封皮,多半印着吉林美术出版社)。大概在作者藤子不二雄1996年去世之后,机器猫才渐渐地遵照他的遗愿全亚洲范围内统一成哆啦A梦,意译大概就是“铜锣卫门”的意思。

《机器猫》代表的是那些上数学课偷偷看漫画的时期,那些傻傻地相信任意门和竹蜻蜓的年纪,那些被老师没收之后会绞尽脑汁去办公室偷回来的勇气。

至少在某些机器猫读者眼里,这一场电影要完成的一个任务或者某种仪式就是:在一个日本蓝胖子的故事里,流着人届中年的胖子们自己的眼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哆啦A梦,有的成了南柯一梦,有的则成了中国梦;也许很多年后,哆啦A梦会和超能陆战队的大白一样,成为某种圆润醇厚的象征物,可是一定还会有人像我一样在《机器猫》里,读到的是一只弱鸡的成长故事。

【卖萌撒娇是一种“病”】

西方有一种观点认为,“童年”的概念是工业革命带给全人类的一份礼物。在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由于劳动力的稀缺,往往不到10岁的儿童们就要被送去工厂车间当工人当学徒,站在流水线前连续12小时装配螺丝钉显然是没有什么心情奢谈“童年”。

按照这个观点,移动互联网这一场新生产力革命普遍将人类“童年”继续往后延长,以至于出现了30多岁的“巨婴”。

在朋友圈借着“童年”之梦发嗲撒娇满地打滚的人们多半都嫌弃少年时玩得不够尽兴,遗憾青年时爱得不够热烈,深感工作后发呆放空思考人生远大于努力工作。


无论是职场环境严苛如翻版《甄嬛传》,还是家庭关系中的紧张,还是在爱情关系中屡屡碰壁,人们都指向了同一个出路:内心深处渴望回到童年,童年是未成熟的庇护所,只有回到童年才能得到合理保护,在集体性狂欢中完成一次抱团取暖的情感安慰。

卖萌是“示弱”的表现形式,装嫩更是一种在时光面前“无能”的表现。

成年人求关怀,求抱抱,如果是女性也就算了,撒娇是一项“天赋女权”,姑娘们拥有撒娇的权利。但如果一个威武雄壮的大老爷们还这么自我表达,这就有点过了。

当集体迁就“往回看”,这就是一种社会病了,年青当然好了,但是一味讨好和跪舔值得警惕。

当然你要说这不过是一种消费时代的示弱表达而已,无可厚非,不就是在一个特定的节日,80后们大家戴个头套装个面具撒个娇卖个萌打个滚,你年纪也不大,却非要双手插在叉腰肌上,摆出一副说教的样子扫兴又何必。“我的童年我自豪”还不行么?

卖萌撒娇这些背后都是消费文化的表现形式,问题是这波“集体童年症候群”已经绵延了好几年了,也该把儿童节还给儿童,咱成年人就别占着人家的宝地抒发个体的拒绝成长了。

商业社会正在合谋杀死传统意义上成年男性的角色,因为他们是一个家庭中最不可能参与快速消费链条里的人物。娱乐至死的时代是不需要个体成长的,所有人都被一针消费时代的玻尿酸打得五迷三道,拒绝成长。

与此同时,风华正茂的90后们却并不愿意怀旧,不屑于庆祝“童年”,对他们而言“童年”那是一份横亘在他们与成年人夜场之间的障碍。

只有留不住时光的人,才拼命去抓青春的尾巴。

哆啦A梦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单纯。无论是野比、小强还是胖虎,所有人物都是单一维度的思考方式。机器猫的流行在于它的“无害”,蓝胖子身上浑圆一体,并没有尖锐突出的造型,表示它不会对人造成伤害。性征不明显,爱吃铜锣饼,石头剪刀布只会一招,这些卖萌示弱非性征的部分都让哆啦A梦具备被女性喜爱的特征。



爱情片的审美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得不到”,“当一个人想象事物破碎的时候,它们是更美的。”齐泽克又说了,这其中显然也包括广义上的“童年”。

当“告别童年”这个概念被不断地放大重复,并且被商业社会的消费主义所裹挟,直至参与到一场又一场周而复始的仪式中,年轻而又衰老的人们完成了消费主体变成客体的不断转化,直至某一次警然醒觉,原来自己早已无法继续这个自我欺骗的消费主义游戏了。

而这也是我为什么看了《哆啦A梦伴我同行》哭不出来的原因,作为商业电影,它计算准确,投放精准,为了利益最大化,它不留情地砍掉了那些无法计算而且毫无用处的东西。

可是偏偏正是那些无用的东西才让人动容。



作者:张冠仁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作家,编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