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肝病影像诊断新进展——E成像技术

 渐近故乡时 2015-06-04



Eva Herrmann教授于欧洲肝脏研究协会第五十届年会(EASL)肝病医疗精英盛会之际,正式公布了LE1研究大型跨国多中心研究实验的结果。


全球首个利用E成像技术无创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回顾性多中心研究---LE1研究正式截题。


研究背景及方法:


2D-SWE(E成像)由SSI公司开发应用于临床,多个不同样本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评估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我们致力于从一个大样本临床数据分析该技术评估肝纤维化的表现。本研究由来自于世界各地的13个权威肝病诊疗中心组成,参与研究的肝病医学专家逾40名。研究纳入了慢性肝病病例1340例,均采集了患者的肝实质SWE测值并收集到了肝穿病理诊断信息;其中972例同时用TE技术采集了肝实质硬度值,与SWE测值做了亚组对照分析。研究中SWE技术、TE技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来表示,以肝穿病理为纤维化分期诊断的金标准。


研究结果:该研究对象人群包括:慢性丙肝(HCV, n=470)、慢性乙肝(HBV, n=42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n=172)和其他肝病(n=278)。40.8%病人无或仅有轻微的纤维化(F1),19.3%病例有明显肝纤维化(F2), 14.0%有严重肝纤维化 (F3) ,26.0%有肝硬化 (F4)。


肝弹性测量值与纤维化分期明显相关。不同的病因背景下,E成像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AU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HCV 86.3%, HBV 91.6%, NAFLD 85.9%;诊断肝硬化的AU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HCV 96.1%, HBV 97.1% , NAFLD 95.5%(如下图)。



所有病因病例诊断明显肝纤维化的最佳阈值为 7.1Kpa;HCV和NAFLD引起的肝病诊断肝硬化的最佳阈值为 13.5Kpa,而乙肝则为 11.5Kpa(如下图)。



诊断明显的肝纤维化E成像技术与TE技术AUROC无明显差异(p=0.047);而诊断肝硬化E成像技术AUROC曲线下面积较TE技术有显著优势(p=0.0058),尤其是丙肝组 (AUROC difference: 0.018; p=0.046) 、乙肝组(AUROC difference: 0.062; p=0.015);乙肝组诊断明显肝纤维化(AUROC difference: 0.102; p=0.0005)、NAFLD组诊断严重肝纤维化(AUROC difference: 0.152; p=0.002),E成像亦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如下图)。



研究结论:E成像在无创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表现出极佳诊断效能,其临床价值优于TE技术。


此项技术也受到了来自国内不少肝病专家学者的认可。SWE操作无创、简便,可提供实时全幅全定量的彩色硬度图,能有效帮助临床准确评估慢性肝病进展程度。一般情况下,肝硬度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而升高,因此肝硬度测值是一个辅助诊断疾病分期的重要参数。肝穿一直被认为是诊断肝纤维化分期的金标准,但这种方案有创且有明显的临床局限性,例如10-30%病例发生低估;另外肝穿刺活检术无法避免伴发致死性并发症,且操作时程较长、费用昂贵。SWE准确性高、且操作简便,在临床上用于纤维化分期及评估早期肝硬化可显著减少不必要的肝穿次数。这种积极的肝纤维化程度评估方法的改变,不仅可节省时间、降低费用,还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来源:医学论坛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