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红楼梦中的大众情人

 悟痴 2015-06-04
  脂砚斋将倪二、冯紫英、柳湘莲、蒋玉菡列为《红楼梦》四侠,柳湘莲排名第三。
    这四侠中,倪二不过一市井泼皮无赖,放高利贷的,其闪光点就是听说贾芸缺钱用(或许知道贾芸借钱用来救济落难宝玉的),立刻将刚挣来的银子放给贾芸,并声明不必写借契,也不必还利钱。蒋玉菡呢,虽不是个普通人物,但无非就是一个唱戏的小旦,是贵族子弟玩乐的宠物,其闪光点也是在贾府落难后,他冒着很多危险去照顾宝玉等人。至于冯紫英,据说是神武将军冯唐的儿子,除了和贾珍、贾宝玉、薛蟠等关系好之外,无任何闪光之处。这三个人被誉为侠,很难服众。
    而柳湘莲呢,在两回书中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角色,作者对其侠客形象也有一定的描写,却因悔婚导致刚烈的尤三姐一剑殉情让读者对其痛恨不已,搞红学研究的人们也很少关注他。但他作为一名真正江湖侠客的形象是不能抹杀的。
    其一、他顾全大局,恪守江湖规矩。书中交待,在朋友赖大(赖尚荣)家的宴会上,薛蟠“又犯了旧病”(想把柳湘莲叫来“玩戏子”),又狂叫“谁放了小柳儿走了!”(戏谑不成的侮辱叫骂),如此这般让柳湘莲“又气又恨”,可以说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但他却顾全朋友脸面,不愿给朋友添乱,强忍怒火,待宴会散去,哄呆霸王来到城外人烟稀少处,将这个恃强凌弱的恶少一顿痛打。在痛打的过程中,柳湘莲虽然任侠使气,却很讲江湖规矩,“知道他是个笨家,不惯挨打,只使了三分力气”,教训一下,让他知错就是了。被打的薛蟠虽然“疼痛难禁”,却“并未伤筋动骨”。从这一点上来看,柳湘莲分寸把握的很好,这是一般的绿林人士做不到的,若没有“侠士”之风,赖大(赖尚荣)家的宴会必定会不欢而散,薛蟠的性命估计也是难保的。
    其二、他笃于友情,义重如山。他和宝玉,一见如故,最合得来,“两人相会,如鱼得水。”宝玉托他为亡友秦钟上坟,他言出必行。虽然“一贫如洗”,也要留几百钱为朋友重修坟墓;虽然“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却在十月初一之前就“打点下上坟的花销”。按照司马迁的游侠立传说:“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柳湘莲是完全符合游侠标准的。
    其三、他不念旧恶,以直报怨。薛蟠被打后,为了出去躲羞,也为了能改变一下自己,便跟着家里人出去做买卖,不想在路上遭遇劫匪,柳湘莲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救人于危难。“天下竟有这样奇事。我同伙计贩了货物,自春天起身,往回里走,一路平安,谁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一伙强盗,已将东西劫去。不想柳二弟从那边来了,方把贼人赶散,夺回货物,还救了我们的性命”(薛蟠的感叹)。这还不算,在薛蟠的要求下,或许又从伙计处得知薛蟠已走上“经商”正道,他又与薛蟠“化干戈为玉帛”,两人结为生死之交。
    其四、他意气风华,潇洒风流。自古英雄爱美女,柳湘莲也不例外。贾琏说合时,他很坦白,也很自负,“我本有愿,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这样的想法,很多人都有,但是不会说出来,但柳湘莲说出来了,说明柳湘莲对生活是充满了憧憬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正人君子,有什么想法就说什么想法。至于之后悔婚,书中也有伏笔:湘莲听了大喜,说:“既如此说,等弟探过姑娘,不过月中就进京的,那时再定如何?”至于拿传家之宝鸳鸯剑当信物,一方面是贾琏强留的,一方面柳湘莲也是没办法的事,书中说:“既如此说,弟无别物,此剑防身,不能解下。囊中尚有一把鸳鸯剑,乃吾家传代之宝,弟也不敢擅用,只随身收藏而已。”可见当时柳湘莲满身能拿出手的宝贝也就是那把剑了。
    其五、他面对殉情,痛定思痛。面对刚烈的尤三姐横剑自刎,柳湘莲先泣道:“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贤妻,可敬,可敬。”后扶尸大哭一场,俯棺又大哭一场。这一泣两哭把柳湘莲作为一名江湖侠客敢于担当的形象表现的几近完美,这还不算,作者更用“来自情天,去由情地。前生误被情惑,今既耻情而觉,与君两无干涉。”这样的语言让柳湘莲从恍惚中警醒过来:一名江湖侠客,让这样一位痴情女子为终身之托而横剑自刎,岂能两无干涉?于是挥剑削发,遁入空门,以表忠贞,这样的豪情,试问世上又有几人能够做的到?
    所以,不管怎样看红楼,柳湘莲作为一名真正的江湖侠客形象是不能抹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