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利己性是怎样产生的?

 昵称8845541 2015-06-04


人的利己性是怎样产生的?



人的利己性是人的最重要的本性,那么,人的利己性从何而来?要想找到人的利己性的来源,只要看看包括人的一切生命的“祖宗”的原始生命的利己性的来源就明白了。换言之,原始生命是最早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搞清楚了原始生命的利己性,后续生命复杂的利己性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而人类更加复杂、深刻的利己性也就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对四十亿年前的原始生命直接进行研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可是,原始生命是由原核细胞组成的,对细胞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对原始生命的研究。那么,细胞的或者说原始生命的利己性是从哪里来的呢?

 

细胞的或者说原始生命利己性概念的导出

 

细胞或者说原始生命除了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衍生殖、脱氧核糖核酸的翻译和复制等等本性以外,还具有利己性、利它性、损它性等等这一类本性。这两类本性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原始生命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没有新陈代谢、繁衍生殖,固然没有原始生命的存在;可是没有利己性、利它性,也同样没有原始生命的存在,比如摄食就是一种典型的利己行为,没有利己性就意味着没有摄食。但是,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前者是具体的,表现为原始生命的生命过程或机体功能,人们可以用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或者通过精密仪器才能够观察到,或者通过思维器官才能够感知到,而后者是这种生命过程或者机体功能的抽象意义,只有通过思维器官才能感知;如原始生命的再造行为,表面上看是一种繁殖行为,其实还是一种利己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利它行为;如哺乳动物对幼畜的哺乳,是一种喂食行为,但更深刻的则是一种利己性,当然也包含着利它性。前者没有好坏的区分,后者可以附加人的道德感情色彩;如人们不说新陈代谢好或者不好,但对利己性、利它性就可能有一个好坏的道德评价。所以,前者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后者可能是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

在原始生命的这些不同于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衍生殖等等的本性中,利己性本性又是一个最重要或者说居于支配地位的一个本性。那么,原始生命的利己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通过“摄食”、“裂殖”等等就可以归纳得出生命的利己性;但是,从原始生命的“需求”、“本质”、“主动性”抽象出“利己性”,会使得这个概念论据充分、符合逻辑、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因果分明、一脉相承,更加具有“理论”的意义。

 

一  从原始生命的需求推出原始生命利己性

 

原始生命是相对于非生命的一种存在,原始生命存在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原始生命“追求”的,是原始生命“力求”完成和完善的;所以,这些条件都是原始生命的“需求”。

那么这些需求是怎样实现或者说满足的?换句话说,这些需求是通过“别人”来满足的还是通过“自己”来满足的?显然,是通过原始生命“自己”实现或者说满足的。比如摄食,是通过原始生命“自己”的胞吞行为完成的;比如蛋白质的生产,是通过原始生命“自己”细胞内部的细胞器完成的;比如遗传,是通过原始生命“自己”内部的基因的翻译和复制完成的,等等。它们完成这些维持自己生命的“工作”或者说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是完全不需要外界任何物质的帮助的。即在我们人类看来完全是一种“自我”行为,或者说,这种“自我”行为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原始生命是“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的,进一步,原始生命是怎么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换句话说,原始生命是通过什么“手段”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显然,原始生命是通过本能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比如摄食,原始生命是通过自己的胞吞“行为”完成的;比如蛋白质的生产,原始生命是通过自己的细胞内部的细胞器的“工作”完成的;比如遗传,原始生命是通过自己内部的基因的翻译和复制的“程序”完成的,等等。这些“行为”、“工作”、“程序”等都是一种“主动”行为,完全是一种“不学自通”的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本能”行为。一个是通过“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一个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合二为一,就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是典型的自己为自己;而行为又是通过本能完成的。综合上述两点,我们把原始生命的这种“自己满足自己需求的本能”叫做原始生命的“利己性”。

 

二  从原始生命主动性推出原始生命利己性

 

上面从原始生命的“需求”的角度推导出了原始生命“利己性”的概念;而“需求”的概念是从原始生命的“条件”概念和原始生命的“主动性”概念引申出来的;在此我们再从“主动性”这个层次上对利己性概念进行阐述。如上所述,原始生命和非生命物质相比,具有一个明显的、根本的特点,就是原始生命具有一种“主动性”。“主动性”使原始生命成为了一个完全“自动化”的“机器”,它完全不需要外界的任何帮助就可以完成诸如摄取食物、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衍生殖以及细胞内部的各种各样复杂、精密的活动;对构成包括原始生命在内的所有生命形式的细胞的了解越深,对这种生命的“主动性”的感觉就越强烈。“主动性”本身就是原始生命存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这种主动性的具体表现就是原始生命自动完成自己的生存条件和自动完善自己的生存条件;详细说就是自动完成自己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衍生殖等和自动完善自己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衍生殖等。这种主动性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条件,而不是满足“别人”的生存条件,这是一种“为了自己”、“自己顾自己”的主动性。我们把原始生命的这种自动完成自己生存条件和自动完善自己生存条件或者说“为了自己”、“自己顾自己”的主动性叫做原始生命的“利己性”。

 

三  从原始生命的本质推出原始生命利己性

 

原始生命形成以后,成为宇宙中一种与非生命物质相比截然不同的物质形式。对原始生命(其实是细胞)进行“观察”,我们发现原始生命其实就是这么一种“东西”:(1)摄取外界物质;(2)然后通过自己身体内部的“生产车间和机器设备”、“生产”出与构成自己身体的“零部件”相同的“零部件”;(3)利用自己生产出的这些“零部件”、“组装”出另一个“自己”。原始生命的这些活动概括出来就是摄取食物、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衍生殖的过程。原始生命就是通过这些生命活动达到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延续的目的,我们称之为原始生命的本质。原始生命的本质就是维持自己的存在,就是自己创造自己;或者说通过再造一个自己的的方法延续自己。从原始生命的生命活动来看,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衍生殖等都是一种自我活动。所谓“自我”活动,就是一种表现为为了自己、自己顾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保持自己的存在等的活动。我们把为了自己、自己顾自己、为了自己的需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保持自己的存在的活动,叫做利己性。换句话说,原始生命的本质就是“通过再造一个自己维持自己的存在”,再造一个自己通过每一个原始生命体的为了自己、维持自己、延续自己、自己顾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追求自己生命活动的完善等等表现出来。原始生命的这种自己创造自己、维持自己的存在的本质就是原始生命的“利己性”。利己性是原始生命本质的外在表现。

 

四  总结

 

上面,我们从原始生命的“本质”的角度得出原始生命的利己性就是“原始生命的自己创造自己、维持自己的存在”,从原始生命“主动性”的角度得出原始生命利己性就是“原始生命完成和完善自己生存条件”,从原始生命的“需求”的角度得出原始生命的利己性就是“原始生命满足自己需求的本能”;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是一样的,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原始生命的生命活动的概括。这也说明了原始生命的复杂性、多样性。从“满足自己需求的本能”比较容易理解,并且越往后的后续生命表现的越明显,同时便于对这个概念进行扩充这几点考虑,将“原始生命满足自己需求的本能”作为原始生命“利己性”的定义;即所谓原始生命的利己性就是“原始生命满足自己需求的本能”。

从上面利己性概念的推导过程可以看出,利己性是从“原始生命”的几个表面上叙述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得出的一个概念。就是说,利己性是“维持自己的存在”,是“主动性”,是“本能”,是“对需求的满足”等等,不一而足。那为什么不直接用“主动性”或者“本能”、“需求”等等词,而要用“利己性”呢?因为:(1)利己性概念表现了原始生命的本质,它是原始生命本质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其它几方面的不同说法而已;(2)利己性概念十分形象,一语中的,容易理解;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孜孜探求的结果;(3)生命越发展,利己性表现得越明显;就是说到了后续生命尤其是高等生命,其利己性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4)能和“利它性”概念、“损它性”概念相“匹配”。所以,最后采用“利己性”。

“利己性”像一根红线,贯穿于原始生命发展的全过程中;不仅贯穿于原始生命个体发展的全过程中,同时贯彻于原始生命整体发展的全过程中;不仅贯穿于原始生命发展的全过程中,同时贯穿于后续生命发展的全过程中,理所当然地也贯穿于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当然,它也贯穿于本书的始终。(摘自拙著《利己论》。略有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