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俊评论 | 口碑,医生最好的品牌!

 众和医疗 2015-06-04


导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公立医院品牌荫蔽下的医生长期失去了建立个人品牌的意识和动力,一个没有机会建立个人品牌的医生,他又有多大的动力去在意患者的口碑呢?


作者:康平 ____来源:“思俊俱乐部” 微信号


从医院回到家中以后,23岁的小丁在朋友圈记录下外祖父当天的手术经历,他这样写道:亲眼目睹了(张强)医生集团这两年从无到有的壮大,作为旁人由衷感到高兴,医改路漫漫,但优质医疗不但是高端医疗的代名词,而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优质就医技术和服务体验。


“张强医生集团”工作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合影

(为保护患者及家属隐私图片已做处理)

小丁发出如此由衷的感叹并非空穴来风,三年前,小丁的母亲沈女士曾因为腿部静脉曲张找到了著名血管外科专家张强医生,手术很成功,沈女士很快恢复了健康。三年后,小丁87岁高龄的外祖父,也就是沈女士的父亲沈老先生,同样因为腿部静脉曲张问题找到了张强医生治疗。


三年里,家人当中有两位亲人因为同样的疾病,在同一个医生手中得到了医治,这样的情形在一般人中间出现的概率并不是很高,但在医生集团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据“张强医生集团”专家助理王华峰介绍,像沈老先生这样由亲戚、朋友或者熟人介绍来到医生集团就诊手术的患者为数一直不少,并且仍在呈增长趋势,“静脉曲张是一种跟生活环境和习惯紧密相关的疾病,所以往往一家人中,或者一个镇上有很多人得这样的病,而这个时候如果中间有人找医生看好了,就很容易通过口碑传播出去。”


王华峰清楚地记得,曾经有位河南患者,自己就是位麻醉医生,在医生集团通过手术治好之后,每逢遇到一些相同疾病的患者,都会热情地推荐对方到医生集团来看看。


这就是口碑的力量,它具有天然地自动传播能力,而且不需要资金,不需要特殊的渠道,更不用过多地渲染。


除此之外,口碑最大的“杀伤力”在于:所到之处横扫一切的疑惑和纠结,一个人从亲人朋友那里听闻而来的赞扬,其可信度说是敌过CCTV的黄金时段的广告也不夸张。


前文提到的那位87岁高龄的患者沈老先生,曾经在十年前经历过一场不太顺利的静脉曲张手术,在那家沪上知名的三甲医院里,由于麻醉环节出现了意外,手术匆匆结束,原本要做两条腿的手术,最终只做了左腿,并且让沈老先生在以后的十年时间里,对手术产生里心里阴影和不信任感,无论家人如何劝导都不愿做右腿的手术。


而正是后来他的亲生女儿的亲身经历,才让他逐渐打消对手术的恐惧感,重新建立对医生的信任,这,也是口碑的力量!


87岁高龄,打破了张强医生执业以来最大年龄患者的记录,但却不是医生集团所有患者的最大年龄记录。


鲍宇克医生,“张强医生集团”首席疝外科专家,在几年前曾经为一位97岁高龄的患者做过疝气手术,“这位患者现在应该有101岁了,我正准备近期对他做一次随访呢!”谈起此事,鲍宇克医生一脸的欣慰和自豪。


从安全角度而言,年龄越大的患者在手术中面临的风险也会越高,这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医学常识,而为何依然有如此众多的高龄患者来医生集团寻求治疗?这样的信任,依然来自口碑!


医生原本应该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户”职业,这样的特点使得自古以来的医生品牌从来都是建立在患者的口碑之上,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公立医院品牌荫蔽下的医生长期失去了建立个人品牌的意识和动力,一个没有机会建立个人品牌的医生,他又有多大的动力去在意患者的口碑呢?


随着医生多点执业大潮的涌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将会脱离医院品牌的荫蔽,转向自我个人品牌的树立,甚至步入自由执业的先遣军行列。体制外的世界五花十色,充满着各种商业合作和品牌提升机会,但作为一名医生始终不应忘记一点:你最好的品牌,是来自于患者的口碑。


(本文为“思俊俱乐部”微信号原创,转载请标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