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吳哥關於〝那伽〞又一傳說...

 昵称25894718 2015-06-04

eye of the Naga~黃金蟒Bodi-ci

相對於柬埔寨人來說,吳哥窟不似人間的製作,而是一個神話傳說。

吳哥窟位於柬埔寨西北面的暹粒,距離泰國邊境約150公里,吳哥窟的高棉人與泰國的暹羅人經常發生戰事糾紛,〝SiamReap〞即是高棉人欲平服暹羅的意思。

15世紀初,自加亞華爾曼七世去世後,吳哥皇朝國勢驟弱,鄰國暹羅人便趁機入侵,在1431年終於攻下吳哥都城,將宮殿珍寶、神廟金佛洗劫一空,高棉王都被迫遷往金邊,吳哥因此被冷落了幾個世紀。

Angkor是〝神〞之意,Wat是〝廟〞,所以Angkor Wat(吳哥窟)便是「神的寺廟」,平時是祭神的場所,國王死後則成王之陵寢。由於建造吳哥窟時耗費人、財、物力甚鉅,導致國勢漸衰,終因強敵入侵而遷都金邊,故吳哥窟一度消失了四百餘年。

吳哥窟的正門在西面,是廣大的吳哥遺址中,是唯一正門面對西方的神廟,入塔門後參訪者必須先經過一條長達兩百多公尺,跨越護城河的石砌長道,有著七頭蛇的石雕橫亙於護城河,然後再通過近五百公尺的參道才能抵達中央神殿。兩旁的欄杆也是由七尊石構的大蛇像所構成的。

在吳哥的寺廟中,那伽(梵文〝蛇〞)的形象隨處可見。因為高棉人認為,作為水陸紐帶的蛇是富饒和保護神的象徵,因此,在柬埔寨的建築、雕塑、裝飾和商標中處處可見蛇的形象。而5頭蛇和7頭蛇更是在印度周遭常見的神物。據說在創世之初,神和魔就是用那伽攪動乳海,以求長生不老之藥。

以下是吳哥窟關於蛇(那伽〝Naga〞)的傳說…

> 吳哥窟─蛇樹盤結
自從19世紀中葉法國人發現吳哥窟這群廟山,令人深感震撼的是,結實雄大的塔普倫寺竟被當地人稱為蛇樹(卡波克樹〝Kapok〞)所盤踞,它們粗壯發亮的根莖,繞過梁柱、探入石縫、盤繞在屋簷上、裹住窗門,深穩緊密地縛住神廟(深怕神廟再被暹羅人搶走似的),藉以讓枝幹有力地向天攀升。由一顆不起眼的小種子開始,歷經數百年的努力,而今卡波克蔥茂的樹葉就像祈神的臂膀,成功地伸向天際,與神廟爭光,蔚為奇觀,以至有些學者甚至認為這些樹也應列入神廟歷史的一部份而一併保護。

> 吳哥窟-鏡池玉樹水中的明珠NeakPean 
NeakPean的意思是「纏繞的巨蛇」。涅盤宮就這麼小小的神廟,在水中央,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亭亭玉立,美得像一顆水中明珠。大水池中央有個小島,島上只有一座仿造「須彌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廟,石塔上雕刻兩隻纏繞的巨蛇王,小島東側還有一座白馬雕像,而NeakPean的意思是「纏繞的巨蛇」,就是取自島上的巨蛇王像而得名。

> 吳哥窟-湖底傳說 
洞里薩湖,湖底有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在湖底住著一尊Naga七頭蛇神,有一天,蛇神的女兒要嫁給印度王子,於是他便大嘴一張,把所有的湖水給吸乾,轉眼間,變出了一大塊肥沃的土地,成為女兒的嫁妝。據說,因為有Naga蛇神駐守的緣故,洞里薩湖在旱季、雨季,才會有如此明顯的不同。

> 吳哥窟─王與蛇的交歡
據說「空中宮殿」塔頂金塔內住著九頭蛇精,國王必須夜夜登塔與她同寢交歡,二更方可離開與王后同寢。蛇精如一日不見國王則死期將近,國王一日不去,必定有災禍降臨。其實真臘人民奉蛇神「那伽」為神靈,好像中國的「龍」一般。在吳哥建築中經常看到九頭龍蛇的雕像守護,如南門的「蛇怪橋」、「小吳哥寺」的九頭龍蛇像。「空中宮殿」雖沒有九頭龍蛇雕像,卻有蛇神的故事,人民聽到國王與蛇神在一起,認為國王就是神,當然萬民臣服,只是國王每晚要爬上陡峭的階梯真是辛苦,萬一不小心摔下來,不就馬上變身成「神」了,犧牲真大,國王不好當啊!

※ 關於那伽的又一傳說 ※

>>> 吳哥窟─黃金蟒Bodi-ci...
1431年,由於暹羅破真臘國都吳哥,真臘被迫遷都金邊,次年,吳哥窟被高棉人遺棄。後來雖有些高棉人獵戶進入森林打獵,無意中發現宏偉的廟宇,也有一些當地的佛教徒在廟旁邊搭蓋屋寮居住,以便到廟宇中朝拜,但吳哥遺蹟多不為世人所知。這期間森林逐漸復蓋漫無人煙的吳哥達400年。最近…有人在吳哥窟周遭的樹林裡,發現結在幾十公尺高度的樹種子,在層層菓核包覆的菩提子,長著一對對〝eye of the Naga〞(即〝蛇眼〞),而且隨著吳哥城的消失與再發現,又重出江湖。這些蛇眼菩提子宛如蛇神、蛇樹、蛇雕一樣…一直守護著吳哥城。現在坊間已有人揀拾蛇眼菩提子,製作並取名為「黃金蟒菩提子」串珠,送給自己最親近的人配帶,希藉此吉祥物來避邪氣、增福份…就是要守護自己與親人一輩子!


※ 想知道關於「黃金蟒菩提子」串珠...請至>>>mallyliao QQ948536209就能看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