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立群读宋史第一部《宋太祖》(十六)锦城烟雨

 江南固天 2015-06-05

 赵匡胤一箭双雕,不但灭掉了荆南、湖南两个割据政权,还在南方两个政权南唐、后蜀之间插入了一把尖刀,切断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只能单打独斗、各自为战。而下一步,赵匡胤的目的正是灭掉后蜀,那么,后蜀为什么会成为大宋王朝统一的主要目标?后蜀皇帝孟昶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什么很多史书上都说孟昶是一个昏君呢?

 

    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目光集中到巴蜀去呢?巴蜀这时和大宋对立的政权叫后蜀,这是区别王建的前蜀。当家的是孟昶。父亲孟知祥,在后蜀割据建立的政权。孟知祥处于五代战乱期,后蜀诞生,首先是后唐时成了气候。庄宗明宗等特别赏识他。他成了皇亲国戚。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还有,孟知祥得到机会,后唐庄宗想提拔他担任重要职位,中门使。这个职务的特点是天天在皇帝身边。许多人伴君如伴虎,皇帝一耍小性,你就倒霉了。但是有许多人不把皇帝当老虎。像赵高,把秦二世玩于股掌间。唐庄宗要孟知祥推荐朋友,只好推荐了郭崇韬,这人在领导边如鱼得水,非常受信任。郭崇韬官做得大,奉命平定前蜀,出发前,跟唐庄宗说,我肯定能拿下蜀,但是拿下后,得派得力人去镇守,我推荐孟知祥做西川节度使,这是报恩。郭崇韬推荐他是因为报恩。郭崇韬灭了前蜀,唐庄宗也没食言,按约定,派孟知祥做了节度使。孟知祥干得有声有色,是称职的。但是后唐王室矛盾重重,这种情况下,孟知祥断然在蜀地称帝。建立了第二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后蜀。孟知祥为什么能称帝?三个原因:一是机遇难得。郭崇韬的推荐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是唐庄宗的侄女婿。是皇亲,才是更重要的。二是地利难得。到四川,这在古代是相对封闭的环境。三是能力难得。孟知祥称帝还是因为他的能力。孟知祥的本领在:优待官员;爱护百姓;治蜀有方。这三个条件,所以他建立了后蜀,但是孟知祥却没有做皇帝的命。在位半年,死了。传位三子孟昶。当时十六岁。

    (少年皇帝孟昶一继位,就面临着朝中老臣的挤压,十六岁的他又该怎么做?而在大多史书的记载中,孟昶一直是昏君的代言人,那么,孟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而赵匡胤为什么一定要灭掉这个后蜀呢?)孟昶是后蜀的一个有争议的皇帝。目前在历史与学术界有两种看法。大多数文献说他是昏君,少数说了另外一种情况。《宋史》就说成亡国君。赵匡胤为什么要灭后蜀?孟昶即位后,孟昶的作为表明他有作为。前期尤其如此。一是巩固政权上,十六岁的孟昶接手时,并不太平,一些老臣不服,不好驾驭。有三个厉害:李仁罕与张业尤其是难对付,三是李肇。李仁罕是刺头。这人素有不臣之心,曾摆过鸿门宴,在后唐庄宗时,一次李仁罕与张业请吃饭,定在二月初一,请孟知祥吃饭,这本是稀松的事。但是,请客往往有玄机。传出来了,他们想借此杀掉孟知祥,到了那一天,孟知祥单刀赴宴,惊得二人磕头。另外一件事,当孟知祥死去时,王处回去拜见宰相说皇上死时,宰相说,当今掌兵权的人等机会,得赶快立皇子,别等了。这些话表明当时的确有人想夺权。王处回一探李仁罕的口风,他家全副武装,他不敢说了,赶快回去了,立了皇子。李仁罕后来越来越专横。后来“至是渐有跋扈……”

 

    十六岁的孟昶不高兴,把军权交给李仁罕。孟昶秘密调查,召他进宫,当时逮捕处死。这样,李仁罕杀了。这可以看出孟昶高明处。张业怎么办?孟昶的办法是立即加封为宰相。确实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昭武节度使李肇,也厉害。新皇帝即位,应该进京拜见皇帝,李肇却不急不慢,很久后来到京城,不下拜。孟昶宣布,杀了李仁罕,这一宣布完,李肇立即变了。下拜了。不过晚了。孟昶没放过他,罢了官,安排到邛邾。张业,不得了了。贪赃卖官,十五年后,孟昶三十一岁了,把张业杀了,惊动了王处回。这人拥立孟昶时立过功。不过后来恃功倨傲,他主动请求退休。孟昶罢了他的官,让他回家养老。孟昶用了十五年,才把政权巩固住。历史说他是昏君,看这十五年,有手腕的政治家,不能算昏君。

    (在政权交接的过程中,年少的孟昶有着惊人的表现;在巩固政权的年代里,孟昶稳扎稳打、胸有成竹。那么,相对于维护政权,孟昶管理国家、治理国家的能力又是怎样的呢?他究竟是不是昏君呢?)孟昶治理国家呢?其实治国有两手。一件事,看撰写《官箴》,核心后来据说是被宋太宗挑了四句,请宋代书法家的黄庭坚写下来,这是有名的。你们这些当官的俸禄是民脂民膏。在古代影响极大。对百姓爱护,这样的皇帝能是昏君吗?二是设置匦函,在朝堂上,设立了举报箱,匦。要求所有官吏,只要百姓有不满意,都可以投入其中,定期打开看。这等于信访办了。三是勇于纳谏。孟昶做过皇帝后,也贪女色。有大臣进谏,他听进去了,就把抓来的宫女放了,赏了提意见的官员。可见孟昶比较清明的一面。当然亡国前也不对的地方,但总体来说,不算错。在他治理下,巴蜀繁华富裕。一是国家有钱,相当有钱。灭蜀后,赵匡胤派人用宫中的木材造船,造了两百艘,用这些船装器物送到江南,再运到京城,前后北宋用了十几年,才把珍宝运完。这多富呀。二是百姓富庶。唐代最富庶是贞观之治时,米卖四五文,是最便宜时候。后蜀时,蜀地的米只卖三文。孟昶治理的比贞观之治时粮食还便宜。三是城市繁荣,灿若锦绣。在成都种的到处是芙蓉,开花时,整个城,“自古以蜀地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蜀地非常富庶。孟昶因此不算昏君。当然要看百姓口碑,看孟昶离蜀,赵匡胤要他来开封,走时,百姓自发到江边为孟昶送行,沿途百姓哭泣,几百个哭昏倒了。这更突出他不坏。赵匡胤为什么要灭了呢?赵匡胤对弟弟赵匡义说过,“中国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帑藏空虚,必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则国用富饶矣。”战乱让中原穷。中原国家灭了,Ⅲ}富拿到中原,中原才有财富。才有钱完成统一大业。这是要灭蜀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昏而是因为钱。如果说成昏君,灭他就显得更有理由,所以历史都把他说成昏的一面。正当孟昶在蜀过得平静时,孟昶手下,一个权臣跳了出来,给了赵匡胤灭蜀的理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