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啃老族错了吗?

 冬竹123 2015-06-06

临近毕业季,不知道有多少毕业生还在为找不到工作而着急。毕业之后还没找到工作,估计就要成为被人鄙视的啃老族。即便找到了工作,起薪低的话,你也难保不会成为啃老族。就算薪资不错,当你要卖房子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你还是要让父母付首期而成为啃老一族。

不少年轻人都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啃老族,而啃老族却名声不大好。但是,一大群啃老族的崛起,是他们自己的错吗?

如果说,啃老族都是那些好吃懒做的人,我们批评批评也就罢了。但许多啃老族读书的时候品学兼优,工作的时候薪酬不少,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可原谅的缺点,但他们却很难不成为啃老族。

因为社会和父母都要你啃。

对于那些经济上比较宽裕的父母,从来都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大学毕业之后,他们还是希望能在经济上帮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安稳,更快捷,更舒坦。而对时下中国的年轻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房子。

实际上,太年轻就买房,对于一生的理财规划来说,并不见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几十万,还是有许多更值得投资的地方。但在中国,房子成了一个普通人成功的标配。没房子,连对象他们都不太好找。也许,父母省吃俭用给孩子在城里买房子付首期,甚至以举家之力一次付清,只是为了解决传宗接代的问题,让自己的基因能延续下去。

所以,很多人在大学毕业之前也没怎么啃老,但往往在买房子结婚的时候,却成了彻头彻尾的啃老族。

不过,这完全不能怪在啃老族身上,至少不是所有啃老族。

因为对于房子必定要有,婚一定要结的一般人来说,要过人生的这一道大坎,除了向父母要钱之外,其实也没有多少办法。除非自己有朋友壕得可以借你一笔,或者去贷款。但这就会使自己既要还银行贷款的本息,也要还首期那笔钱的本息。房贷本来就让许多啃老付首期的年轻人苦不堪言,如果首付也要连本带息每月还,会让许多人的日子完全没法过下去。

但因为有了父母给的一笔钱,他们可以更早地更轻松地买到房子。如果没有父母资助,而是延后十年再考虑自己出钱买房呢?房价会更高,而且银行会因为你的年龄而增加你每月还贷的金额。而且能做到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可是,我们对比一下西方国家的话,就觉得他们的父母对孩子太不好了,都不为自己孩子的住房操心。是的,他们不仅不操这个心,他们连孩子读大学都不操心。

以美国为例,一般人在读大学开始,就不能再向家里要钱,生活费学费都要靠自己打工、贷款。所以,就更别提会让自己父母为自己的房子而操心。而美国父母退休之后,一般也靠自己的养老金养老,百年之后,他们或才把生前剩下的财富转给下一代。

但是如果你从经济的角度来理解这两种家庭关系模式的差别,或者就明白了。

美国人一般是靠自己养老,但中国社会福利并没有完善到可以把养老问题完全交给国家,养老问题主要还是靠家庭自己承担。当父母用大半辈子积攒的钱为孩子解决掉住房问题后,使他们更有精力和时间去经营家庭和事业。而反过来,儿女以后就更有能力负责自己的养老。

所以,这样的一种啃老,不过是现在中国家庭财富的一种代际转移。在一个依附关系很强的家庭单元中,父母只是提前把一部分财富交托儿女。

而在西方,家庭的依附关系并不是那么强,父母的财富也没有太多交给一下代的必要,他们更多是交到社会福利体制中去。

而随着中国社会的个体意识日益变强,人们的家庭和房子的观念变化,福利制度的完善,中国父母可能就不太在意下一代的房子问题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