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报·新批评》迎来百期专号

 洒金谷365 2015-06-07

?微信ID:iwenxuebao

『 文学 点亮生活 』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批评编辑部:

《新批评》专刊走过百期,就像是一个人走到了特定的阶段。他稍事停留,回首往昔,并不是要回到过去,或驻足现在,而是眼光向前,去看更好的风景。
  
如果说一个人注定要面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永恒命题,批评则离不开对“批评是什么,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的深刻思考。也是这样的思考,催生了新批评“真诚、善意、锐利”的创刊宗旨。由此出发,四年来,从对名家新作的聚焦,到对当下热点的直击,《新批评》敢说真话、痛陈时弊,逐渐成为一股清新之风,影响着全国文艺批评的整体氛围。
  
这一思考,归根结底是对作为批评主体的批评者的内在要求。批评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比之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有海面以下八分之七的“沉潜”,才会有海面之上八分之一的“呈现”。而这沉潜的部分,并不是刻意的省略,而是必要的学养与修为。舍此,批评将只是无根的漂浮。《新批评》保持锐利直言的同时,在年初加强批评学理的建设,即意在以思辨性、前沿性、前瞻性和多元性为动力和方向,扩大批评的深度与广度,让一座座坚实的“冰山”,见证文学之海的浩瀚。
  
这一思考,也理所应当地包含了作为批评主体的我对“理想中的文学批评”的期待与追求。还是以冰山做譬喻,它的矗立,不是给远航的船做温柔的停靠,也不是意图让它们折戟沉沙,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它的矗立,只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即使与你的撞击不可避免,也不曾预备做你“牺牲”的纪念碑,却是在必要的时候,以自己干净之躯,肩着黑暗的闸门,放你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而即使偶露锋利的冰凌,也不是为的盛气凌人的说教,而是“爱之深,责之切”的关切。
  
这一思考,也是对批评者审美感受与常识判断的呼唤。要知道,这是批评的原点,也是批评的故乡。你不知道自己“源自何处”,又怎会明了自己将“去向何方”?借一诗人的名句,批评是“站在海岸边的峭崖上,眺望自己乘船出海”。只有站在峭崖上的眺望,你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也只有眺望自己“乘船出海”,你才能感同身受。你终究会明白,批评就像一把锤子,锤击别人的同时,也是在锤击自己,并在这锤击中,感受着痛彻心扉的疼痛,还有同声相应的温暖。
  
《新批评》走过百期,《新批评》依然在路上,与你同行,走向更远的远方。





我们特别邀请《光明日报》《文艺报》《扬子江评论》《小说评论》《南方文坛》中国作家网等站在文艺批评前沿的媒体主编们谈论他们正在致力于践行的、理想中的文艺批评。



丁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批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下的“圈子”(以往的“流派”)文艺也是阻碍正常的文艺批评的重要因素之一,殊不知,文学艺术批评的本质与精魂就在于它永远忠实于对思想和艺术的独特阐释,它的天平永远倾斜在艺术的真理一端,而不受任何亲情和友情的干扰。


梁鸿鹰:求实、忘我,或批评的理想在哪里

批评者的宿命就是戴着比创作者更多的镣铐驶向无人喝彩的另外终点。在我们呼唤文化氛围、精神消费、社会风气容纳批评、回暖批评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那小小的使命,一切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争取的,赢得批评环境的优化,社会有责任,批评者也责无旁贷。


李国平:常态的批评和理想的批评

批评期刊重要的层面:现实感、前沿性,介入当代的文学运动,参与当代的文学建构,成为“运动着的美学”。更重要的是,它无法丢掉身体的基因,无法丢掉血脉的遗传,它应是当代人文思想的载体,传导当代思想最前沿的信息,将人文思想的前沿性成果,转化成批评资源。


张燕玲:与“今日批评家”结缘

编辑的过程便是编者与作者与读者相互成就的过程,任何创意在实践中都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进境,最重要的当然是坚持,尤其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坚持更显珍贵。断了两年,终又续上; 而且面向当下的、全国意义的、相对年轻的批评家,我们不敢言说“培养”、“推出”之类,只能说是在做“催生”的努力而已。


刘颋:遥远的理想

文学批评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个观点已经被广为认可,那么,文学批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创造性劳动?个人非常欣赏也非常认同李健吾在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中所实践的:寻美而不唯美,为艺术而不唯艺术。


王国平:“站直啰!别趴下”

重提字通句顺,呼唤朴实的文采,是因为当下的文学批评普遍在文风上不够劲道、鲜嫩、灵动。虽然“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但既然事还要“表上一表”,那就力争“表”得精妙、熨帖、舒展一点,在这个维度上多挣点分,给人增添一点新鲜感。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6篇完整文章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