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苏阿战争: 究竟是谁拖垮了一个超级大国

 一寸大海 2015-06-07

       阿富汗,这个贫瘠的山地国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履获世界主要强国的“青睐”。令人费解的是,这个国家似乎拥有一种特殊的能量,让每一位决定入侵它的强国首脑头痛不已。但凡与它作战者,总是先拥有完美的开头,却终被拖入泥沼,难以自拔。这其中便以苏联的教训最为惨痛。十年的苏阿战争,硬生生将一个超级大国苏联拖得四分五裂。那么,在那场战争中,阿富汗的自由战士们究竟有何魔法,竟能拖垮一个超级大国?是谁在背后力挺?战争结束20余年后,情况又是怎样的?


  “莫名其妙”的苏阿战争

对于苏联缘何悍然发动阿富汗战争,史学界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就连前苏联地区的历史学家们也弄不明白,还于近年在报刊上发表评论称:“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苏联没有任何对阿富汗内政进行干涉的直接理由”。更有学者用“莫名其妙”四个字来形容这场纵贯十年历史的战争。

让我们稍稍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上世纪70年代,冷战的背景不曾改变,但由于美国长年陷于越战的泥潭,没有更多的力量与苏联抗衡,所以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也不似以往那般紧张。在亚洲,按照既定的势力范围,彼此心照不宣地拢络着各自的“小弟”。而阿富汗国内政局一直不稳,总统塔拉基与2号人物阿明之间斗得你死我活,刀光剑影,气势汹汹。就在总统意欲除去阿明之前,阿明抢先动手,击毙塔拉基。值得一提的是,在阿国内的政治斗争最为惨烈的时候,先后两位国家元首都曾表达过希望莫斯科派兵支援的愿意,但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中央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请求,却定下了“决不放弃阿富汗”的基本调调。

然而,是什么促使苏联一改先前的态度断然决定出兵呢?除了此前一连串发生在阿富汗国内的事件让苏联人备感不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伊朗于1979年爆发的伊斯兰革命。众所周知,美国人对伊朗所倾注的汗水与美元绝不逊于苏联之于阿富汗。但这一场革命让美国丧失了在伊朗拥有的一切,也轻易地打破了多年来维系于此的地缘政治的平衡性。一部《逃离德黑兰》的电影,就讲述了美国人怎样的恐慌与无奈,那其实正是当年美国政府的写照。事实上,气急败坏的华盛顿方面曾派出特种部队营救被困的外交官,却以失败告终。而这正提醒了苏联,伊斯兰革命让美国人发了疯,势必会采取另一种补救措施,极有可能会在阿富汗下手。若事实果真如此,那置苦心经营阿富汗半个多世纪之久的莫斯科于何地?苏联人认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于是,1979年12月,阿富汗战争正式打响。


   “有一个人改变了这场战争”

对于苏联的侵略行径,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这其中当然也以美国叫得最狠,闹得最凶。可实际上,美国人更关心的却是怎样削弱苏联在阿富汗的影响力,以战争为契机,以阿富汗为借口,将苏联打压下去。战争开始仅几周之后,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飞往阿富汗邻国巴基斯坦,和总统齐亚商谈后决定出资3000万美元援助阿富汗的“自由战士”,并为他们提供先进的次等武器。

1980年,主张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的鹰派人物里根入主白宫,如何处置与阿富汗战事正酣的苏联,成了他的首要问题。于是围绕要不要为阿富汗反对派提供武器,如何提供武器,提供什么样的武器,国会、中央情报局及国家安全委员会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亲自前往阿富汗战场考察过的自由研究基金会会长杰克 ·惠勒一针见血的指出:“阿富汗人控制地面,苏联人控制天空。如果把苏军赶出天空,他们就输了。”而中情局长威廉·凯西则认为如果公开武装阿富汗叛军,便可能促使苏联将冲突升级,甚至可能入侵巴基斯坦和推翻齐亚。美国已经失去了一个伊朗,不能再连巴基斯坦也保不住了。美国国会则担心,如若提供武器给阿富汗反对派,万一这些武器被苏联缴获,那聪明的苏联人即刻就能通过破解武器机密来研制对付美国的更新武器。总之,吵吵嚷嚷了几年,在里根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历史便将重任赋予了一个名叫理查德·威尔逊的众议员。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在回忆阿富汗战争时说道:“如果说只有一个人改变了这场战争,只有一个人配得上那金光灿灿的奖章,那这个人一定是尊敬的理查德·威尔逊先生”。他也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接过中央情报局颁发奖章的地方人员。他数次亲临阿富汗的近邻巴基斯坦,见证了阿富汗军队武器装备的落后,阿反对派的指挥官甚至指着天空盘旋的M-24对他说:这些“飞行坦克”决非我辈枪弹所能击穿。更重要的是,在战场上,他更多地了解了阿富汗反对派,他们虽然帮派林立,互不相服,但对国家都是一样的热爱,对苏联人同样憎恶。这让威尔逊感觉到,美国正好可以利用他们来制服苏联。于是,1983年底,理查德·威尔逊利用他在国会中的地位,力排众议,甚至连中央情报局都奈何不了他,迫使国会将下一年支援阿富汗反对派的经费翻了三倍,达到1.2亿美元!此后,就如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一般,每年的提案都会要求政府增加对阿富汗战场上“自由战士”的资金援助,1985年是2.5亿,1986年4.7亿,1987年6.3亿。就连战争接近尾声的1988年,美国人还注入了5.84亿美元。

 
( 阿富汗抵抗组织手中的“毒刺”导弹,成为苏军永远的痛。)

  “毒刺”改变了阿富汗的天空

在威尔逊的努力下,里根政府资助给阿富汗“自由战士”(包括塔利班组织)又怎会仅仅只是大把大把的美元?还有各式各样的先进武器。仅在中央情报局的预算中,就增加了购买瑞士制造的“奥力康”高射炮的款项。拥有实地考察经验的威尔逊甚至还说服了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的高官们,拨出专门的款向用于购买骡子。因为阿富汗崎岖的山地不利于武器的运输,最合适的运输工具不是装甲运输车,不是直升飞机,而是这种“奇怪的动物”。据说中央情报局立即制订了一个“宏伟”的计划——空运美国活驴进阿富汗。但是这个计划没过多久就被枪毙了,因为运输实在困难,无法保密,而美国驴不够强壮,况且谁也不知道美国驴能否适应当地气候。最终这一计划是通过购买周边国家的骡子而实施的。

在所有的美式装备中,最耀眼的明星自然是大家熟知的“毒刺”导弹。这种15公斤重的武器是美国陆军引以为豪的得意之作,导弹高度精准,炒作简便,能摧毁1500多米高空的武装直升机。然而此时,该导弹只是刚刚研发出来,美军自身尚未装备,便迫不及待地提供给了阿富汗的自由战士们。“毒刺”运到后,自由战士很快就掌握了必备的操作技术,穆罕穆德·阿法塞尔是第一个在战争中使用这种武器的人。他第一次发射的11枚导弹就有10枚摧毁了苏军的飞机。在其后的200天内,阿富汗人平均每天击落苏军飞机或直升机一架。据统计,从1986年起,美国人为阿富汗自由战士们提供了上千枚“毒刺”导弹,共击落苏联直升机400余架。“毒刺”的运用,不仅让苏联人丧失了空中优势,而且导致了苏军士气的直线下降,精锐部队甚至出现尚未与敌接触便班师回营的颓废场景。

不仅如此,美国的盟友们也竞相为阿富汗训练精兵。伊朗和巴基斯坦都在自己边境开设了训练营,教授破袭、爆炸、暗杀、埋雷等游击战技能,伊朗由于与西方世界和阿拉伯国家矛盾恶化,国内的训练营只收留本国的志愿人士和属于它控制的那一派军阀。巴基斯坦则不然,三教九流,无所不容。甚至在西方国家中,也有一些狂热的反共分子自愿参加了“圣战”,另一些人则为钱所惑,充当佣军,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退伍老兵。

而苏联,一方面无法搞定零散却神出鬼没的“自由战士”,另一方面,国际舆论的一边倒,再加上西方舆论的故意抹黑,使得红军的声望在国内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战场上的军人无心再战,军事领导人也渐渐失去了对国内政治事件的发言权。阿富汗之于苏联,正如越南之于美国,都是逃不出的魔咒,无法愈合的伤口。1988年4月,戈尔巴乔夫认输了,与阿富汗签署了和平协议,于1989年2月15日前全部撤军。


  三十年后,美国暗吞自酿苦果

    历时尽10年的阿富汗战争给阿、苏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阿富汗有130多万人丧生,500多万人流亡国外沦为难民;苏军先后有150多万官兵在阿富汗作战,耗资达100多亿美元,损失600架飞机和200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死亡1.5万人,伤3.5万人。阿富汗战争耗干了苏联的国力。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结束不久,苏联便宣布解体了,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轰然倒台,美国人终于笑到了最后。然而,阿富汗却并未因苏联红军的撤出而恢复宁静。之前自立山头的各种武装,谁也不服谁,却又都想一统天下,于是常年内战,国内一片混乱。

美国人没有想到,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塔利班组织,最终却成为威胁自己的恐怖分子。大名鼎鼎的本·拉登就出自苏阿战争时期的巴基斯坦训练营。彼时,他用所学的知识对付苏联红军,让苏联人恼怒不已;此时,他却用所学的战术加上强大的精神控制,对美国实行反戈一击。20年后,正是拉登和他的组织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从而挑起了美军大举进攻阿富汗的战争。

在苏阿战争期间,至少有10万名伊斯兰战士被征召到巴基斯坦,其中有6万名不必从事过战斗便可入读巴基斯坦的原教旨主义学校。根据英国《独立报》1998年11月的一篇报道,1993年纽约世贸中心爆炸案和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及坦桑尼亚大使馆爆炸案的几名主要案犯,就是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期间在拉登的营地中进行过训练的。拉登营地中的这些受训人员,是美国人直接从流亡国外的阿富汗难民中招募,经过简单军事训练后,由美军协助送到阿富汗。该计划在美国人的秘密档案中代号为“旋风行动”。这一次,美国人终于咽下了自己亲手酿出的苦果!

至于“毒刺”,则是美国人意料之中的不能承受之重。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结束之际,美国人担心阿富汗的游击队会将剩下的“毒刺”卖给伊朗或朝鲜,成为与美军抗衡的利器。他们也曾天真地想把这些“毒刺”高价买回来。然而,阿富汗人也不傻,岂会遂美国人的心愿。时至今日,无论是“毒刺”还是阿富汗战场上所埋设的隐性地雷,都给美军及其同盟国的官兵们带来了无尽的伤痛。

连年的战乱,加上各种武器对土地的破坏,阿富汗的田地大都荒废了,阿富汗的农业被全面摧毁,但却出人意料地盘活了罂粟种植业。因为罂粟在被战火吞没的农业区极易生长,而且能给种植农户带来高额收益。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的山区有一些加工厂则可以直接把罂粟的鸦片精炼成粉末状的海洛因。 西方禁毒机构官员说,现在海洛因在欧洲销售的80% 以上,在美国销售的25% ,均来自这个地区。面对此情此景,纵然是无所不能的美国也是仰天长叹,无能为力。

三十年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人以此为契机,终于了却解体苏联的心愿。三十年后,美国人挑起全球反恐的大旗,其根源其实还是三十年前的那场苏阿战争。正应了中国的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美国究竟还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成功解决阿富汗问题,我们不得而知,唯愿世界和平不只是口号。 陆军指挥学院 陈旻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