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五彩瓷器

 百了无恨 2015-06-08

康熙五彩是明清时期釉上彩的集大成装饰形式,代表了五彩瓷的杰出成就,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


五彩又名“古彩”、“硬彩”,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釉上彩绘方式,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彩瓷中的一个重要品种,五彩称为“古彩”,是现在人们为了把它与“粉彩”、“新彩”区别开的一种名称。“古”是指“古老”、 “古色古香”之意,它是我国较早时代出现的一种较为完善的陶瓷釉上装饰方法,是景德镇的独创品种,釉上五彩陶瓷彩绘,从起源到发展、兴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五彩加金花鸟纹八方花盆


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陶瓷生产在工艺技术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高峰。康熙朝社会经济发展,康熙帝喜爱瓷器,对官窑瓷器的生产起到了推动作用,康熙五彩瓷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康熙五彩的最大突破,就是发明了釉上蓝彩,这种蓝彩的浓艳程度胜过青花,但是看上去又并不感到刺目。在康熙以前,五彩中的蓝色,都是以釉下青花料色所代替。釉上蓝彩的出现,使五彩瓷进入了繁荣昌盛的辉煌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结束了五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历史,开创了从画到填,全部在瓷胎上完成的新工艺。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五彩莲鹭纹凤尾尊


“五彩”中的“五”具有两种含意:一是由红、黄、绿、蓝、紫五彩颜色组成,因此被称为五彩;二是“五”并不一定局限于“五”的数量,是表示“多”,色彩丰富的意思。五彩并不是只指五种色彩,有的作品只用红、绿、黄三种色彩,也有作品用五种以上的多种色调进行绘画装饰。只要色彩配合协调,也可以归纳进“五彩”的范围。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五彩加金莲鹭纹尊局部蓝彩


康熙时期,釉上蓝彩和黑彩的发明使用,使画面中有了釉上蓝色和黑色,色彩对比和谐稳定。其中,黑彩的黑漆般的光泽,衬托在五彩的画面中,增强了绘画的装饰效果。


康熙年间,景德镇陶瓷艺人在大明五彩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釉上彩料的制作工艺,使五彩料色呈现出玻璃状透明莹亮的坚致效果。色彩鲜艳明朗才能耐火,不褪色,不会剥落的性能。同时,又把红、黄、蓝、绿、紫五彩基色调配出各种深、浅、浓、淡的多种色阶。其中,绿色可分为古大绿、古苦绿、水绿、淡水绿等,紫色可分为红紫、蓝紫、翠色则能分为古翠、淡翠。特别是五彩描金中金彩的运用,突破了明代嘉靖年间在矾红、霁蓝等色地上描金的单调手法,在五光十色的画面中,起到了增添富丽华贵、有秀雅鲜艳的视觉效果。


釉上五彩瓷的制作,是以 700℃—800℃的温度,在烘炉中烧制出在白胎瓷上描绘五彩的瓷画。一般要经过两次烧成工艺,先以 1200℃高温在窑炉里烧制出白胎瓷,然后,再在白胎瓷上施以红、黄、蓝、绿、紫五彩纹饰,再进入彩炉中低温烧制出五彩瓷画。康熙五彩色彩鲜艳,光泽透亮,这是由于烧成气氛和彩料与胎质结合得好所产生的。


在用笔勾线上,康熙五彩线条工整严谨,纯熟准确,注重写实。敷色讲究一丝不苟,与大明五彩自由奔放、粗犷醋畅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康熙五彩的严谨精细,是与色料调和的技艺和改进分不开的。大明五彩调料,是用“水调”法,画笔上的料色含有水分,容易晕化散开,因此描绘精细的纹样有较大的难度。康熙五彩调料,采用乳香油调料,用油调料比用胶水调料容易掌握,又能把物象描绘得精细入微,因此,康熙五彩的线条以清秀取胜。


在色调搭配上,康熙五彩不象大明五彩一样,追求大红大绿,而是以沉静素雅为特色。如边饰图案上,工整复杂而显得闭塞繁密,不如大明五彩简练明快。

故宫博物院藏康熙五彩蝴蝶纹瓶


在绘画工艺上,先用红黑两种油料勾线,干后再填色。所填出的颜色不用明暗渲染,只是平填。填好后的色料在烧成后呈玻璃状,象镶嵌在瓷器上的宝石一样闪闪发亮。五彩所用的颜料,都是金属着色剂,以红、绿、黄、紫、蓝(翠)五种基本色调为主。为了更清晰地区别五种色调的表现效果,又把五种基色调配成多种色阶,从而丰富了色彩的层次。


在五彩瓷的器型、题材和构图上,康熙五彩都有明显的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