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方 ▎经方调治慢性胃炎案4则

 珍惜感恩 2015-06-09



案例1:胆汁反流性胃炎案


患者,男,67岁,2012年12月29日初诊。形貌:体瘦肤白。身高165 cm,体重49 kg。病史:诉“老胃病”已30余年,胃脘嘈杂不适,纳食不振,饭后打嗝、时作嗳气。大便不畅呈粒状,3~4天1行。平素怕冷、睡眠差,常有心悸、脚麻。既往有慢性鼻炎、胆结石、胆囊炎等病史。2012年8月1日医院胃镜检查提示重度胆汁反流性胃炎,Hp阳性。查体:舌暗嫩、苔腻。脉搏弦大、按辄无力,脉率119次/分。

处方:桂枝15g,白芍30g,生甘草10g,干姜5g,红枣30g,麦芽糖50g。10剂,晚上睡前服1次。

2013年1月25日复诊 嘈杂感减轻,食欲好转,饭量增加,睡眠改善,大便干结改善,但仍有心悸。原方加山药15g,15剂。1剂药服2天。

案例2:胆汁反流性胃炎案

患者,女,25岁,2011年4月11日初诊。形貌:形体中等偏丰满,脸型四方而略圆,肤色偏暗。身高165 cm,体重60 kg。病史:因胆汁反流性胃炎反复发作多年,脘闷腹胀、口干口苦,近来食欲欠佳,大便尚调。平素手脚冰凉,有痛经,时有牙痛、肢节疼痛。父亲有高血压病史、母亲有胆囊炎病史。查体:腹肌偏紧,心下按之较硬。舌红苔腻,脉来滑数。处方:柴胡15g,姜半夏15g,黄芩10g,枳壳15g,白芍15g,厚朴15g,制大黄5g,栀子15g,干姜10g,红枣20g。15剂,每周服5剂。

2012年2月20日第二诊 上方服15剂后脘闷腹胀、口干口苦等症状基本缓解,痛经亦未再作。今因2012年2月6日在当地医院检查出右颌下腺囊性占位(23 mm×13 mm)求诊。诉常咽喉疼痛,查咽部充血发红。

处方:与原方加连翘20g,15剂,嘱有空时或者身体不适时水煎间断服用。

案例3: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患者,女,43岁,2013年2月4日初诊。形貌:体形中等,头圆脸大,颧颌宽而脸形圆,双眼皮大眼睛,眼神飘忽不定。身高159 cm,体重65 kg。病史:上腹部胀痛反复5年余,餐后加重。无泛酸嗳气,纳食可,二便调,眠浅多梦。易晕车,平素右上臂有出凉气感,皮肤过敏容易瘙痒,月经正常。曾行胃镜检查提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既往有乳腺增生、肝囊肿及肠梗阻病史。查体:舌淡红,苔腻,脉弦有力。

处方:柴胡15g,黄芩10g,姜半夏15g,枳壳15g,白芍15g,制大黄5g,厚朴15g,茯苓15g,苏梗15g,干姜5g,红枣20g,9剂,水煎。服法:每3天连服3剂停服2天。

2013年3月4日第二诊 服上方3剂即感舒适,服药18剂复诊,上腹部胀痛基本缓解,饭后稍感胀气,上臂冷感已消除。舌淡红苔薄,脉略弦。原方续进9剂,服3天停2天。

案例4:食管-胃-十二指肠球炎案

患者,男,59岁,2012年8月20日初诊。形貌:形体壮实、唇色暗红、面带油光。病史:上腹部隐痛半年余,空腹时明显。无恶心脘胀、无嗳气泛酸,纳眠可,二便调。2012年4月5日某三甲医院胃镜提示“食管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Hp阳性”,数月来服专科西药4种(具体不详)无明显效果而转求中医。既往体健,否认手术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心下按压有不适感。舌淡红,苔薄腻。处方:黄连5g,黄芩10g,姜半夏15g,党参15g,干姜10g,生甘草5g,红枣20g,1剂/日,水煎服,15剂。嘱停服西药,进食新鲜、松软、易消化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