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峭后裔古代名人

 广东黄汉光 2015-06-09
黄峭后裔古代名人

 


  1、黄荀:宋大司徒,字惟桥,邵武人,迁居福建泰宁县,黄峭之子。宋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荣登进士,官至大司徒。苏辙题词赞云:“公貌创古,公心创纯;乐善不倦,永绥天命。”
  2、黄政:宋大司空。字惟柱,生居福建邵武县禾坪,唐朝黄峭之子,荣登进士,太平兴国八年(公元893年)官至大司空。高士坊姚枢题词赞:“先生之德,毓秀会灵;虫斯衍庆,麟趾振振。”
  3、黄潜善:字茂和,宋代人,福建邵武黄峭山的第八代孙,福建宁化县龙上里青草湖大黄家地黄仁的长子,生于北宋大观元年丁亥(1107年),宣和六年(1124年)18岁,中徽宗甲辰科进士,授官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通判,高宗时,曾任左、右仆射,因受诬陷,数度受贬,由首辅贬为刺史,由刺史贬为百姓,最后贬为岭南戍卒。到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才起复梅州刺史并录一子,壬寅(1183年)8月中旬,卒于梅州程乡任所,享寿76岁。
  4、黄公绍:宋词人,音韵、训诂学家。字直翁,昭武(今福建邵武)人。宋度宗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进士,入元不仕。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以前编成《古今韵会》,简称《韵会》。此书资料丰富,是集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之大成的著作。同时人熊忠,因其卷帙浩繁,于是删繁举要,补收阙遗,改编成《古今韵会举要》。《古今韵会》原书,已不传,另有《在轩集》。



  1、黄镇成:(公元1287—1362年),元诗人,邵武人,字元镇,屡试不第,历游南北,足迹遍及楚汉燕赵齐鲁地,后浮海而返,隐居故乡,从事著述。著有《秋声集》四卷,其诗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艺术成就较高,风格声韵,近唐代刘长卿。《城西纪事》、《五月调兵赴绥阳》等诗,曾接触人民疾苦,但不够充实,其艺术成就较高,山水诗如《东阳道中》等比较著名,“出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前村乌柏熟,疑是旱梅花”等句为人称颂。
  2、黄清老:字子肃,性颖司,五岁日记数千言,少长从先生游,经旨无不通贯。泰定三年(公元1327年),浙江乡试第一。明年登李黻榜进士,授翰林典籍。寻迁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国史院编修,预纂修《英宗、明宗实录》。转湖广儒学提举,一时名公卿多遣子弟受业,四方之士有不远千里而至者。为文雅典,诗有盛唐风,学者称“樵水先生”。有《樵水集》、《春秋经旨》、《四书一贯》等编。



  1、黄道周:(公元1585—1646)字幼玄,漳浦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曾三疏救故相。历数朝延之利弊,用人之得失。皇上不理采。道周遂以病请求休养,皇上不许。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铜山,在孤鸟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为石斋先生。他精通天文历数、皇极诸书,所著《易象》正三易洞玑及太函经。学者当年不能通其说,而道周用经推验治乱,殁后家人得其小册子,自谓终于丙戍年六十二,始信其能知未来了。
  2、黄奇遇:字享臣,号平斋,揭阳人。少以文章知名,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举人,登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进士,四年授固宏令。
  3、黄士俊:顺德(今广东顺德)人,明思宗宰相,京试进士第一名(状元),初为修撰,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



  1、黄慎:(公元1687—1770?)原名盛,字公懋、恭寿,号瘿瓢山人,东海布衣,宁化人,清初著名画家。
  2、黄仁勇:(公元1762—1817年)字智斋,学名良越,广东海阳县(今潮安县)人。乾隆壬子岁(公元1792年)中武举人。嘉庆丙辰岁(公元1796年)登武进士,殿试时钦点为武状元,授头等侍卫。后任福建金门镇中军游击。
  3、黄爵滋:(公元1793—1853年)清末江西宜黄人。字德成,号树斋。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至鸿胪寺卿,刑部侍郎。道光初,与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提倡经世之学,主张刷新吏治,整治海防。鸦片战争开始,调刑部右侍郎,两次赴福建视察海防。奏邓廷侦在厦门屡挫英军战绩,主张速复定海,加紧奋战,抗御英人入侵。为敦促清廷抗英,进《海防图》。1842年丁父忧去官。工诗文,善交游,倡议禁烟,始终主战,为当时名流所推重。著有《黄少司寇奏疏》、《仙屏书屋诗录》、《仙屏书屋文录》、《戊申楚游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