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宽

 广东黄汉光 2015-06-09

黄宽——华人西医第一人
(福州)黄益群
  黄宽是我国第一位留学欧洲,获取医学学位的华人,他是我国早期杰出的外科医生,归国后,他自设诊所、掌管医院、担任西医学教师,积极推动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黄宽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为近代中英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留学背景
  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传教士逐步由沿海深入腹地。传教士通过在中国境内开设医院、翻译出版西医书籍和报刊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医和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医学传教一样,在中国开办学堂也是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方式之一。
  黄宽,生于1829年,字绰卿,号杰臣,广东香山县东岸乡人,因为父母早亡,家境贫寒,自幼跟随祖母,过着“野蔬充膳,落叶添薪”的艰苦生活。但他天赋敏慧,有“奇童”之称,11岁时就读于澳门的马礼逊学堂。这是为纪念第一个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而设、英国怡和洋行出资办的学堂。贫穷的学生不仅免收学费,还提供食宿、衣服和书籍,这样的学校对于贫穷的黄宽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福音,黄宽于1840年入学,1842年,马礼逊学堂迁往香港,黄宽也一同前往继续学业。
  香港本是渔村,医疗卫生条件极差,道光二十六年(1846),马礼逊学校校长布朗夫人染恙,需要回国治疗,校长布朗决定回美,并计划带几个学生一同回到美国,以便在那里继续完成学业,18岁的黄宽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抉择。
  在美国同孚洋行“亨特利思”号商船的帮助下,黄宽及其同行的留学生于1847年1月4日从广州黄埔港出发,经过98天漂洋过海的船上生活后,1847年4月12日到达美国纽约。
  负笈英美
  初抵美国,黄宽和同学辗转来到马萨诸塞州,入读著名的孟松学校,开始了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涯。
  黄宽和几个同学一方面依靠资助人的资助,另一方面依靠自己的勤俭和打工,维持生计:“膳宿、燃料、洗衣等费,每星期苟得一元二角五之美分,足以支付一切。惟居室之洒扫拂拭,及冬令炽炭于炉,劈柴、生活诸琐事,须自为之。”岁月如梭,两年时光飞快而逝,此时布朗先生和海门校长再次伸出援助之手,发函询问远在香港的资助人,是否愿意资助优秀的中国留学生?香港的资助人很快回复:“愿至英国苏格兰省爱丁堡大学习专门科者,则彼等仍可继续资助。”爱丁堡大学作为欧洲著名学府,开设的医学和神学专业十分有名,马礼逊先生与爱丁堡大学校长贝尔协士是莫逆之交,马礼逊曾经帮助贝尔协士调查中国贫民、病人、孤儿、疯人等现状,并写出调查报告寄给贝尔协士,因为这一层关系,黄宽得到资助,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
  1850年,黄宽转赴英国,考入爱丁堡大学医科,成为中国第一个留英医学生。黄宽的留学同学容闳在《西学东渐》中记载黄宽在1850年毕业后“旋即妥备行装,径赴苏格兰入爱丁堡大学。……黄宽后在爱丁堡大学习医,历七年之苦学,卒以第三人毕业,为中国学生界增一荣誉。于1857年归国悬壶,营业颇发达。”位于英国北部的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寒冷多风,黄宽置身幽黑石头城,在古堡式建筑的大学埋头学习。作为唯一中国学生仅靠香港教会资助度日,生活的艰苦可想而知,然而经过刻苦学习,黄宽终于以名列前茅的成绩毕业,获医学士学位。以后又继续学习解剖学和外科学,获博士学位。在毕业的“加封”仪式上,爱丁堡大学的著名医学家、妇产科教授辛普森发表演讲时特别提到:
  “在你们中间,黄宽作为一位值得称道和谦逊的学生,赢得了高度评价。他所获得的奖励与荣耀给我们带来希望。我相信,作为毕业于欧洲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他将成为西方世界医学艺术与科学的代表,将在他的国人中产生重要的影响。我确信,我们大家——所有的教授们和毕业生们都对他未来的职业和贡献充满期望,他将返回他遥远的祖国,不仅作为一位医生,也是作为一位医学传教士。”
  黄宽于1855年8月正式毕业,在当年的《见证》中报道了爱丁堡大学的毕业典礼:
  星期三是大学的毕业典礼日,如同往常,化学大教室里挤满了出席毕业典礼的人们,见证医学博士的“加封”仪式。医学博士学位授予了54位绅士,他们来自全球各地,包括来自埃及的四位和来自中国的一位。
  在宗教情绪以及思乡情绪的影响下,黄宽决定回到中国:“经过166天的漫长航程,我终于回到了祖国。1月3日,在距离台湾海峡约300英里的地方,我们遇到了一场非常猛烈的大风,风吹走了船的前桅中的中桅、整条船的主桅和后桅中的中桅。十分感谢仁慈上天的保佑,我死里逃生,在船遇险12天后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故土。”
  学成归国
  1857年,黄宽以伦敦会传教医生的身份返国,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香港的伦敦会医院就职,他的医学博士身份使他在医务界拥有和西方传教医生同样的权益,可以开设私人诊所,收治病人。但是,黄宽在工作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成就感,不顺利时刻伴随着他,作为第一个拥有英国著名的医学大学-——爱丁堡大学的医学博士的中国人,黄宽没有在同僚中得到应有尊重,而是被歧视和排挤,也许是伦敦传道会等人妒忌的缘故吧,生性耿直的黄宽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宗教真的可以医人?还能救国?是做一个传教士医生,还是做纯粹的医生?黄宽毅然辞去了传教士一职,在香港的民用医院担任管理工作,从此,黄宽开始关注真正的民生疾苦问题,他沉浸在自己的医疗事业中,对于仕途、声名和财富都看得非常淡薄了。
  1858年,黄宽回到广州,在广州府学路东街开办了一所医药局,开始了他在国内的医生生涯,同一年,黄宽还参与了合信氏在金利埠创设的医馆。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是马礼逊的女婿,他在香港、澳门从医近12年,道光二十八年(1848)在广州金利埠创办及主持惠爱医馆。合信在咸丰七年(1857)转任上海仁济医院院长,黄宽入主惠爱医院。通过大力整顿,惠爱医院的业务蒸蒸日上,据1859年报告,当时的医馆有病床80张,住院病人430人,门诊病人达26030人。
  与此同时,黄宽还在广州博济医院做兼职医生,时常应嘉约翰之邀,到博济医院参加会诊及手术。黄宽精湛的医术,使得医院得到长足的发展。1860年,他曾施行胚胎截除术,是我国实施此手术第一人;他还曾做过三千余次膀胱结石手术。黄宽,从一个传教士医生真正成长为为国人服务的医生。
  黄宽奔波在各大医院之间,治病救人,悬壶济世,他还为传播西医科学作出不懈的努力。黄宽在惠爱医局工作的同时,亲授生徒4人,以协助医务,这也开了中国人教授中国人西医的先河。1862年,黄宽又参加了博济医院培养中国医生的教学工作;1866年,博济医院创设南华医学校,黄宽与嘉约翰共同负责教学工作,黄宽担任解剖学、生理学和外科学课程,这正是黄宽在英国精心钻研的科目,适合他的志趣和特长。他协助嘉约翰编写教材,绘制图谱。黄宽在教学方面深受学生欢迎,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黄宽亲自带领学生解剖尸体。黄宽吸取了英国科技文化的精华,以自己的爱国情怀,为传播西医、中英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黄宽学成归国后,清政府正在进行一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自强新政”运动,黄宽的卓越才能为洋务派所赏识,他获得步入仕途的良机,但是,黄宽最终辞掉李鸿章的聘请,回到广州在公共事务部门长期担任医务官员。
  1865年,中国海关医务处成立,其中内设海关医务官一职,医务官的职责是负责海关职员的医疗保健、对进出口船只进行检疫以及照顾和治疗患病船员。海关医务处共聘请著名医官17人,外国人竟占据16席,中国籍的医官唯有黄宽一人,黄宽在西医学界的影响可见一斑。
  广东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来往人员、船只繁多,医务官的责任非同寻常,黄宽每年都要写一份详细的有关当地病情的报告,上交海关总税务司,集为《海关医报》出版。同治十二年(1873),广州霍乱大流行,病死者众,黄宽此时兼任慈善医院西南施医局主任,他亲自编写《真假霍乱的区别》指导诊治。由于黄宽英文流利、技术好,受到广州外国侨民的欢迎。
  1878年10月,黄宽患颈痈疽之际,英国驻华领事夫人难产,求他出诊。家人再三劝阻,黄宽还是决意前往出诊救治,领事夫人平安,而黄宽归家后却项疽突发,于12日去世,享年49岁。容闳在《西学东渐》中记载:
  “黄宽之才学,遂成为好望角以东最负盛名之良外科。继复寓粤,事业益胜,声誉益隆。旅粤西人欢迎黄宽,较之欢迎欧美医士有加,积资亦富。于1879年逝世,中西人士临吊者无不悼惜。盖其品行纯笃,富有热忱,故遗爱在,不仅医术工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