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碱法(NaOH/Ca(OH)2)是利用钠盐易溶于水,在吸收塔内部采用钠碱吸收SO2,吸收后的脱硫液在再生池内利用廉价的石灰进行再生,从 而使得钠离子循环吸收利用。该工艺综合石灰法与钠碱法的特点,解决了石灰法塔内易结垢的问题,又具备钠碱法吸收效率高的优点。 脱硫副产物为亚硫酸钙或硫酸钙(氧化后),亚硫酸钙配以合成树脂可生产一种称为钙塑的新型复合材料;或将其氧化后制成石膏;或者直 接将其与粉煤灰混合,可增加粉煤灰的塑性,增加粉煤灰作为铺路底层垫层材料的强度。与氧化镁法相比,钙盐不具污染性,因此不产生废渣 二次污染。 目前湿法脱硫技术应用广泛,占有全世界FGD装置总量的90%以上。其中双碱法由于脱硫工艺简单,运行稳定性好,脱硫效率高,脱硫成本 低,适合我国国情,因而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 一、工艺说明 双碱法是中小型锅炉应用较广的烟气脱硫技术,是为了克服石灰石一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而发展起来的。双碱法种类较多,最常用的是 钠钙双碱法。 钠-钙双碱法【Na2CO3--Ca(OH)2】采用纯碱吸收SO2,石灰还原再生,再生后吸收剂循环使用,无废水排放。 脱硫液采用外循环吸收方式。吸收了SO2的脱硫液流入再生池,与新来的石灰水进行再生反应,反应后的浆液流入沉淀池,当一个沉淀池沉 淀物集到一定程度时,然后由污泥泵提出进入压滤机进行有效压滤,废渣晾干后外运处理。循环池内经再生和沉淀后的上清液由循环泵打入脱 硫塔循环使用。 另外,由于渣带水会使脱硫液损失一部分钠离子,故需在清液池内补充少量纯碱。 基本化学原理可分为脱硫过程和再生过程两部分。 在塔内吸收SO2 Na2CO3+SO2=Na2SO3+CO2 (1) 2NaOH+SO2=Na2SO3+H2O (2) Na2SO3+SO2+H2O=2NaHSO3 (3) 以上三式视吸收液酸碱度不同而异,碱性较高时(PH>9)以(2)式为主要反应;碱性稍为降低时以(1)式为主要反应;碱性到中性甚至 酸性时(5<PH<9),则按(3)式反应。 用消石灰再生 Ca(OH)2+Na2SO3=2NaOH+CaSO3 Ca(OH)2+2NaHSO3=Na2SO3+CaSO3+2H2O 在石灰浆液(石灰达到达饱和状况)中,NaHSO3很快与Ca(OH)2反应从而释放出[Na+],[SO32-]与[Ca2+]反应,反应生成的CaSO3 以半水化合物形式沉淀下来从而使[Na+]得到再生。Na2CO3只是一种启动碱,起动后实际上消耗的是石灰,理论上不消耗纯碱(只是清渣时会 带也一些,因而有少量损耗)再生的NaOH和Na2SO3等脱硫剂循环使用。 二、工艺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