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领袖主要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张献忠是一个土匪,主要“斗争事迹”是屠四川。他说四川有七种人该杀,种地的该杀,经商的该杀,读书的该杀,当官的该杀,当兵的该杀……反正就是没有人不该杀,也不知道四川怎么惹他了。等大清平定四川之后,整个成都府只剩几十户。老虎在大街上走,是真的华南虎,不是拍的照片。 李自成原来是当驿卒的,朝廷把驿站一裁撤,下岗了,造反了。李自成提出一个口号叫“均田免粮”。这一下,老百姓都跟着他。分田地、不交租,脑残们都信,跟着他干。你想他给你地,又不收租,那他吃什么?他还得吃的比你好,这明显是扯嘛,但当时大家都信,包括一些落魄书生。他原来被官军打得只剩十八骑,后来又发展到百万之巨,兵势浩大,逼近北京,沿途州县传檄而定。除了宁武关总兵周遇吉奋勇抵抗、壮烈殉职外,李自成没遇到什么大麻烦就打到了北京。
天下是越来越乱,怎么办?越是到处扑火,这火就着得越是旺。思宗没受过良好的教育,明朝皇室对教育抓得不紧,没盯着孩子们学奥数、进名校、上实验班,皇子们好多不学无术。清朝后来吸取了教训,基础教育从娃娃抓起,皇子五岁进学读书,什么时候皇上给你派差,让你干事了,你才算毕业,嘉庆皇帝在宫里读了30多年书,博士后后了。思宗点子不多,性子太急,又刚愎自用,他总怕臣子们嘲笑他学历造假,所以对臣子们刻薄寡恩。让你半年替朕平定闯贼,行吗?大臣说行。
然后他带着太监王承恩逃到万岁山,自缢殉国,自缢前用头发盖住自己的脸,无颜见祖宗啊。他咬破中指,在衣服衬里给李自成写了封血书:“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所以你不要用这帮大臣。“朕死后,任贼分裂朕尸,毋害百姓。”你可以把我撕巴碎了,勿伤百姓。 清朝入关之后,就给思宗自缢的那棵树套上铁链子,称为罪槐,树就枯死了。现在这棵不知是啥时候种的,那么细。民国十九年立了一块碑,上书“明思宗殉国处,故宫博物院敬立”。1944年,甲申三百年,又立了一块碑。这俩碑不知啥时候给移走了。1944年立的那块碑保存完好,民国十九年的那块断成了三截儿。2004年甲申三百六十年,终于拨乱反正,又重新都立在那儿了,但明显能看出来,“明思宗殉国处”那块碑是中间拿白水泥给黏上的。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明朝的事儿,点击“原文链接”观看本期《袁游》——《扬州十日谁之过 史公祠》。 |
|
来自: 激扬文字 > 《改朝换代/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