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早醒须警惕

 琴心若水 2015-06-10

万物复苏、大地回春,天亮得越来越早,有些人醒得也比以前早。但有时早醒是抑郁症较为常见的一个症状,需要警惕。

在抑郁状态中出现的早醒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觉醒时间较以往睡眠正常时提前至少2小时左右。比如平时是早上六点左右醒来,患抑郁症后,可能在凌晨三四点钟就醒了,甚至更早。

部分抑郁症患者在早醒后情绪往往很差,心烦、绝望,觉得生活是一种煎熬,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在一天中会持续较久,到了下午或傍晚,心情则会逐渐好转,即具有“晨重夕轻”的特点。

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药物干预或其他处理,抑郁症患者的早醒往往会持续存在。

早醒作为失眠的一种表现,容易被患者捕捉并引起重视,很多以失眠早醒为主诉就诊的患者,经过评估,经常提示存在抑郁状态,这也是抑郁症能够早期被识别并得以干预的契机。

健康人如果偶尔出现早醒,或仅仅出现早醒而不伴有情绪症状,则不必太担心。对于正常人而言,睡眠会有一种自我补偿的倾向。即前一天睡得少了,第二天的睡眠会启动得更早,维持的时间更长。所以,很多熬夜不睡的人,在第二天会困得更早,睡得更久。而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则不存在这样的机制,早醒会成为患者的一种常态。

另外,正常人出现早醒后,如果时间允许,又没有影响睡眠的心理因素,那么大多会再次入睡。这也是睡眠的一种自动调节功能。而抑郁症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睡“回笼觉”的情况,除非用药。

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若要延长睡眠时间,除了采用药物治疗外,下面的一些措施也会促进睡眠:白天多晒太阳,多让身体运动,晚餐适量可口。运动如果在下午进行,强度可以大一些,比如游泳、打球;如果在晚饭后,则宜缓和轻松,比如散步、跳舞。如果没有时间运动,做一些消耗体力的家务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这些方法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虽然是有益的,但在抑郁尚未缓解时,不可完全代替药物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