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妨让“素质”也来个“应试”

 指间飞歌 2015-06-10

不妨让“素质”也来个“应试”



 

有人批评应试教育,认为它“害”了不少人,而且把根源归结为“应试”。对此,笔者倒想说上几句和而不同的意见。

  应试教育刻意追求高分数、升学率,所“应试”的是“语数外理化”之类的书本知识,并且有一个让人既爱又恨的标准:分数。素质教育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道德、智力、身心、审美、技能全面发展。对比二者,有人这样总结: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对比之后很显然,素质教育远比应试教育重要。

  应试教育之所以遭人“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应试”内容过于单一、方式过于狭隘、目标过于偏颇所致。试想一下,把教育内容从“语数外理化”拓展到“德智体美劳”,把教育方式从狭隘“填鸭式”转向多样“启发式”,把教育目标从纯粹升学率上升到多能复合型,让“素质”也来一场扎扎实实的“应试”,道德多些“对勾”,身心多些“优秀”,这样的“应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素质”也应当有个“应试”的体制机制。一个人品行是否端正、智力是否健全、身心是否健康、技能是否过硬,需要多方教育、多重检验,使素质教育贯穿在各种教育中,体现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需要彻底转变那些违背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的、不符合教育科学规律的、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思想和观念;需要建立一个“应试”评估的运行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理想和个性特长,建立德智体美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改变重学历、轻学力,重智育、轻德育,重学分、轻学能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