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姓寻根溯源

 钟离绝遐之方可 2015-06-11

方姓寻根溯源

方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6%。

方姓来源有四:
1、据《风俗通义》及《世本》所载,相传上古黄帝神农氏之裔孙雷,封于方山,后人以封邑为氏。
神农炎帝十一世孙即八代帝榆罔长子曰雷,黄帝伐蚩尤时,雷因功被封于方山(今为河南省禹州市),雷受封于方山后,称方雷氏,子孙以地为氏,分为雷姓和方姓。
2、出自姬姓,以字为氏。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西周后期宣王时,方雷子孙中有一位大夫姬方叔,在征伐淮夷、猃狁,特别是平息南方荆蛮的叛乱中居功至伟,为周室的中兴立下了大功,周宣王封方叔于洛(今河南洛阳),子孙以其字为氏。因此,后世不少方姓宗谱采用了“周大夫方叔之后”之说。
3、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据《元和姓纂》所载,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姬姓后裔),生有六子,皆进士。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中第四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4、出自其他民族。如今满、蒙、傣、回、土家、朝鲜、台湾土著、壮等民族均有此姓。

方、雷、邝“源同一脉,衍以三宗”

方氏在西晋太康五年(公元284)时就承诏定谱,《方氏血脉谱》早在东晋成帝咸康二年(公元336)就被御批为“名家盛典”,并敕谕方氏子孙,“世代藏传,永久勿失”。《歙淳方氏柳山真应庙会宗统谱》中记载:“歙之方,自河南之固始,无别出也。江南、闽广之方,俱自歙之东乡,无别出也。歙之东乡,则今淳安也。方之在徽歙者,皆出淳安,谱牒甚明。苐各派繁衍,昭穆难序耳,世祖黟侯之墓与庙在淳者,子孙世守之。在歙者,惟柳亭山一庙,郡志载焉”。宋代安徽宣城有一支方姓改成邝姓,广东及海外许多地方都建有“雷方邝”溯源堂组织。方、雷、邝三姓“源同一脉,衍以三宗”。

三姓源一脉____方雷
末代炎帝榆罔长子雷助黄帝灭蚩尤功封方山,其后裔以方为姓,雷为方姓鼻祖,方山是方姓发源(祥)地。然而河南有 6 座、全国有 20 多座山头名曰方山。雷公受封地方山在哪里,这是牵动四百多万方姓人心的大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方姓也同众多姓氏一样寻根热方兴未艾,方姓源头的讨论也异常激烈。

1995 7 8 月份我参加了方岗方姓家谱的编修和接待韩国温阳、新加坡“六桂堂”方氏寻根团来禹州方山、方岗访问拜祖活动嗣后便加入了方姓寻根队伍。回顾 1995 2001 年间雷公受封地方山所在位置的课题,恰值湖北孝感发起史无前例的以编纂《方氏全族统谱》为主要内容的“三项”系统工程,在海内外大张齐鼓的运作,以此为契机,在全国历时六个年头的反复考察、论证、争辨中,由百家争鸣各执已见到渐趋统一,并在包括海外方姓族人中达成共识,这其中我也参加了一些活动。身历其境学到了不少知识使我感到三生有幸,回忆起来也有滋有味。

一开始我们方岗方姓族人中几个热心者,面对祖根地一题一筹莫展。我们这里早在二百年以前家谱已失,没有文字资料,零星片段的传说不足为凭。于是去书店、进图书馆、档案馆收集资料。购来了谱牒学家谢钧祥、宁泉骋、张海彤等人的姓氏研究专著,抄来的历史记载说法基本一致, “雷公受封方山始有方姓”, 但方山的位置所在均未详述。只有谢钧祥的《始于黄帝时期的方姓》中讲 “应该说方氏起源于河南嵩山一带”。

其实,早在 1984 年河南省政府就应香港知名人士方润华先生之求,组织专业班子对雷公受封地方山进行了考察论证,就已初步认定禹州市方山镇的方山是方姓鼻祖雷公封地——方氏发源(祥)地。只是我们消息闭塞不得而知。 1997 10 月,禹州市委统战部领导转给我们一本 1997 9 月号《中原侨声》期刊,林雪梅《游方山话方氏》一文将雷公受封地方山——禹州方山说得头头是道。论文从炎黄二帝的活动地域,黄帝在禹州的众多遗址遗迹,禹州方山方岗的历史、传说、文物等多方面论证,禹州方山就是雷公受封地——方姓源头。读了林雪梅的文章,使我们豁然开朗,紧接着我们收到了辽宁旅顺方永珠编写的《辽南方氏简史》,书中指出: “经考证方山即河南省许昌地区禹县西北方山乡,方山就是方姓的发源地。” 1984 年亲自参加省市组织的专业班子并写出文的市文管所所长教之忠同志来到方岗,带来了他的论文《方氏发源地方山》,并帮助我们整理出土的碑刻文物。领导的支持与关怀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1998 3 月,市委统战部侨办、侨联一行七人乘专车去湖北孝感方氏全族“两会”总部访问考察,联系方氏发祥地禹州方山载入《方氏全族统谱》事宜。同年 6 月,邀请孝感“两会”总部来禹考察,方为民、方品贵一行 2 人来方山、方岗,受到市委统战部、侨办、侨联及方氏知名人士的热情接待,受到方岗宗亲的热烈欢迎,通过看、听、访等交流活动,双方收获多多。从此,我们两地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开始把“方氏发源地是河南禹州方山”推向全族的活动。

1998 12 月,湖北孝感“方氏全族统谱编纂总部”发来了邀请,让我们参加“方氏全族‘三项系统工程' 1998 年工作汇报会”。我和方佑枢受族人委派代表方氏发源地族人参加会议。会前我们赶写了一篇发言稿,以众多史料,论证方氏发源地的方山即禹州方山。 12 18 日会议正式开始,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 50 多位代表出席,共商《方氏全族统谱》等“三项系统工程”编纂大计。会上提出了方氏发源地是江苏六合县方山还是河南禹州方山的议题,(当时全国争论的焦点集中到江苏六合方山与河南禹州方山之争了,其它方山之说因论据不足都放弃了),会议发言非常热烈。多数代表对江苏六合方山之说提出了质疑,不少人目光投向了我们河南禹州的代表,以示让我们发言。我们散发了大会发言稿,方佑枢作了补充说明。湖南岳阳,河南固始的代表发表了“具茨山、逍遥观、大隗乡在哪里,雷公封地距此一定不远”的意见。湖北有位代表说“受地理交通条件的局限,黄帝身边的大将、功臣力牧、常先、大鸿、大隗封地都在距离黄帝宫不远的地方唯独将雷公分封到江苏六合不合情理。”我接着把具茨山、逍遥观、后风顶、黄帝宫、方山的地理位置作了进一步说明:“雷公受封地是我们族务中的一件大事,事隔四千多年了,必须经过认真考察后才能下结论,虽然我们省早已组织专班考察认定了禹州方山是雷公受封地即方氏发源地,但我们热诚欢迎各地宗亲到禹州考察论证”,望得到全族的认可。
这次会议虽未对发源地一事形成统一认识,但绝大多数代表认为“方氏发源地方山即使不是河南禹州方山也必定在河南,不可能是河南以外的方山。”大会主持人在会议总结里首先肯定了与会代表虽然认识不同,但坚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为族人负责畅所欲言心情是一致的。发源地的考察论证作为《方氏全族统谱》编纂中一个重点,得继续进行以求达到认识统一。

会后我们感到河南省委统战部组织考察的结论是正确的符合历史实事,要想使河南的观点推向全国为方氏全族接受,还需要宣传河南禹州。让全国乃至海外同宗了解禹州,认识禹州。为此方佑枢、方文续、方德坤、方振伦我们五人受族人之派,开始了历时三个多月的考察取证。上北京、郑州,去固始、许昌、襄城查找资料。跑遍了禹州、新郑、密县三县交界的众多黄帝活动遗址处实地考察访问、座谈。其间我们又收到了方氏源流历史研究会,方氏全族统谱理事会印发全族的关于方氏发源地论文系列,由“两会”总部方为民先生寄来了湖北鄂州方之喜的《方山考略》,河南固始方建中的《固始县金紫方氏宗谱可查证历史寻根溯源》及后来河南省谱牒学家王大良的《方姓》起源简介,几篇论文都在论证雷公受封地是河南禹州方山。综合已得论文“河南禹州方山论”的理由有三:一、河南是上古时代炎黄二帝活动中心。黄帝故都“有熊”就在今禹州、新郑、密县交界处。具茨山、逍遥观、黄帝宫、方山、大鸿寨、风后顶、力牧台、大隗及雍氏古城等众多黄帝活动遗址遗迹,黄帝功臣分封地都在“有熊”地域内。风后顶上到今还残存雷公庙残壁。二、海内外众多历史学家都认为雷公分封地在河南嵩山一带。禹州方山系嵩山余脉,禹州方山就在这个区域内。全国各地方姓族人家谱中不少都称“河南堂”或由河南迁出。三、禹州方山脚下留有方氏先祖墓地。方岗出土的石碑明确记载方园由方山迁此定居。

1999 12 月,我们根据已得资料编印了小册子《方姓源头——禹州方山》。此书以方姓源头的论文(十篇)为主,也介绍了河南禹州方山、方岗。书印成后即寄往各地。湖北孝感方氏全族统谱编纂总部将书中多篇文章胶印,以“两会”论文系列转发全国各个支系,以宣传河南禹州,让全族人认识禹州了解禹州。

就在这一年六月中央电视台四套《天涯共此时》栏目采编人员来长葛市(与我禹州相邻)参加陈氏全国恳亲会采访。采访结束后在市、县统战部侨办、侨联等领导陪同下到禹州方山、方岗采访。我作为方岗方姓族人代表参加了接待、座谈。 7 16-20 日中央电视台四套节目播发了《方姓》介绍。孝感“两会”总部闻讯后立即通知全国各省支系宗亲组织收看,并录制金碟,广为宣传,以求全族达成共识。 2000 9 月禹州市方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印的《方姓祖根》一书问世。这本书着力探讨了方氏的渊源,繁衍及播迁,搜集了许多方氏发源地的轶闻,传说、故事,并根据湖北二修《方氏联宗统谱》摘录、综述,展示了众多方氏名人,为方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这期间我们先后收到了湖北孝感全族统谱编纂总部方为民先生转来的论文系列即四川方银乔、湖南方玉献、广西方镭烨、湖北方统钦的论文多篇,一致认定方氏发源地是河南禹州方山。

2001 10 5 7 日,由方氏全族统谱编纂总部筹备的方氏源流历史专家顾问研讨会在湖北孝感后湖宾馆隆重举行。此会是根据全族三项系统工程进展的需要和全国政协委员、法学教授方嘉民提出的建议而召开的。到会的有来自全国 19 个省市的 76 位代表。会上代表对“方氏发源地”的确认又展开了激烈的辨论。江苏的代表拿出了他们历时三个多月的考察结论力主方氏发源地为江苏六合县方山。他们的依据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江苏六合县方山留有方山候府的传说和记载。二、唐通天元年《奉敕修方氏谱序》中有 “自方雷氏子方明袭爵为相之后世居杨州邗沟之东……” 的记载。

会上绝大多数的代表否定了江苏代表的观点,争论达到了白热化。参与统谱编纂的大部分人员据理力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论证江苏代表论据的谬误:“自方雷氏子方明袭爵为相之后迁居杨州刊沟之东。”之说不可凭,细心琢磨方明之后世居杨州邗沟之东并非雷公居杨州邗沟之东,后世居地并非始祖封地,此次全族空前的盛会,我地因迟接通知之故虽未能派员出席,然经过激烈辨论后,代表们一致认为,方氏发源地为河南禹州方山。最后形成大会《决议》发往全国,并由方雷邝三姓喉舌——《溯源月刊》转载,在包括海外在内的方姓族人中达成了统一。

孝感会后不久,江苏省史学家,地理学家张传藻写了一篇题为《我对方氏发源地——方山的一点看法》的论文,由“两会”总部为民先生转我,该文否定了“雷公受封地江苏六合县方山”之说的主要依据:“ 今南京六合隋朝统一中国后才有这个地名,距黄帝元年有 3278年的历史,当雷公封于方山时今之六合属荆蛮之地。”“六合县所辖的方山,系由第三纪以后第四纪初火山堆积而成……此方山原来不叫方山,我国近代地质学家翁文灏、李四光、李捷等前辈他们用现代地质学知识才正式称此山为方山……如果硬将此山联系到商周或更早的炎黄时期,似有生拉硬扯之嫌。” 他还说“ 方姓发源地应在中原或北方寻找。 2002 7-8 月,孝感总部印发了《认定方氏发源地——方山之分岐论证对照表》,论证人及论点分为两派——即江苏方××为代表的“江苏六合方山说”为“原告”,湖北孝感总部方为民为代表的“河南禹州方山说”为“被告”。对照表以大量的篇幅论据,用 31 项驳斥和否定了 17 项的“六合方山之说”。在全族公之与众后,基本结束了禹州方山与六合方山之争,使孝感会议作出的全族源流历史研究、专家顾问代表大会《决议》更有说服力。另据,湖北孝感方氏全族两会总部方荣颐 2003 9 月所写“为何我们将得姓之方山定于河南禹州方山”一文中讲“我们在北京国家国书馆复印来的一份手抄谱中发现《方山世家》记有丹砂有才,辅帝馆、为甥,生子瑾,当寒浞篡位隐居不仕。十世生灼,仕殷伐桀,封方州六合县开国候,尚汤王……”“……但前面是方州而不是方山。六合确曾是我 33 世祖灼公的封地,但时间已至成汤(公元1600 以后)距我雷祖受封方山已历 1100 年。”

争论已结束,认识已统一,方氏发源地禹州方山之说,历经广泛研讨已成定论。这几年来禹州方山、方岗访问拜祖的方、雷、邝宗亲都说回到老家了。这是我们省、市统战、侨联、侨办组织专业班子考察论证,确立了“雷公封地是河南禹州”之说为基础,方氏全族统谱编纂总部 10 余年如一日,兴师动众组织全国乃至海外方姓宗亲探讨、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并载入统谱史册。当地领导和全族各团体组织宗亲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将永远铭记在方姓族人心中。



浪奔 浪流
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 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喜悲忧
成功 失败
浪里看不出有没有
爱你 恨你
问君知否
似大江一去不收
转千湾转千滩
也没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 又有愁
潮水分不清欢喜悲忧
仍愿翻 百千浪
在我心中起伏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