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生资源产业之科技创新——李士龙专访

 haosunzhe 2015-06-11

团结就是力量—再生资源产业之科技创新

再生资源产业一定要在科技创新上做文章,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术、提高其技术装备和国际竞争力,以解决再生资源有效利用问题,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士龙】

随着全球资源日益枯竭,资源供应日趋紧张,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对于节约资源、缓解资源短缺状况、减轻环境承载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积极采取措施并纷纷投入巨资,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既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机遇无所不在

在生活中,许多被视之为垃圾的废旧物品其实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如废金属、废旧家电、废纸、废玻璃中都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重复利用和作为再生资源的。

研究表明,回收1吨废纸可生产0.8吨新闻纸,节约17棵20年龄的马尾松,较木材造纸节约240吨水、300度电,减少35%的环境污染;而理论上从1吨废弃手机中能提取到至少150克黄金、100公斤的铜以及3公斤的银——每吨金矿石也不过只能提取到5克黄金。

据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李士龙介绍,从类型上看再生资源主要包括三大类:金属再生资源、非金属再生资源和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而相关调查则显示,中国可回收利用、而没有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数百亿元——世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在《“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将再生资源定义为“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态赋存,但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途径而使其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

2007年5月1日起实施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进一步将再生资源表述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综上所述,再生资源可谓覆盖了商品和资源在生产及生活环节流通的全过程:从开采和生产过程的尾矿、伴生矿、工业废渣等,到流通环节的包装、运输,再到终端消费环节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理论上,任何类别的资源都是可以得到再利用的。”李士龙说:“许多种类的废弃资源之所以没有得到处理,并非是因为没有再利用价值,而是基于技术、经济、环保等多种因素所限。”

事实上,当前的技术储备已经完全足以处理和再利用人类所产生的几乎任何种类的垃圾,但许多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在经济上并不合算,而更多制约资源得以再生利用的,却是基于政治、环保等非技术因素的考量——诸如西方发达国家便一直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不发达国家大规模地输出各种包括高价值的废旧电子电气机械设备在内的工业垃圾,而不是在自己国内进行处理。

李士龙指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起步比较晚,与发达国家在回收体系、技术装备、环境意识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但在历经近十年的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家在对产业的监管越来越为严格的同时、也已然出台了一系列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资源再生行业在得以壮大的同时,业内企业也都加强了自律,逐步改变了既往脏乱差、收破烂的行业形象与观念。

“在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理念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就此李士龙颇为欣慰地表示,目前已有一批再生资源产业龙头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其技术、工艺、环保、规模业已堪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相媲美。

“中国不能总是依靠开采自然资源来发展工业。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当将目光转向那些‘无限’的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青山绿水的家园。”李士龙认真地说:“自然资源不可再生,但许多资源只要回收和处理技术得当,在理论上就可以无限循环使用。我们要把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好,把无限的再生资源利用好。”

他指出,许多自然资源可以逐渐地降低开采量,因为资源再生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既有的再生资源已经可以替代相当部分的自然资源。

也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在科技部的指导下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联盟”)于2009年在北京成立,以废有色金属、废旧机电产品及零部件再制造、废旧电子电器、废旧高分子材料等再生资源领域作为研究重点,旨在推动提高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整体水平,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有效解决再生资源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低,固体废弃物排放污染环境、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以及关键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开发与产业化等问题。

“迄今为止,已有包括中国铝业公司、白银有色集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78家国内重点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等单位加入联盟,并拥有在各个专业领域举足轻重的1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高端专家队伍。”李士龙说:“在中国资源再生领域,机遇可谓无所不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此有了充分的认知。”

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事实上,作为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以及在新形势下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某种程度上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再生资源领域承担的是国家智库的角色。

2011年1月24日,由联盟参与制定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工信部联节[2011]51号),正式由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该《规划》是推动“十二五”时期中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规范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2012年5月8日,由联盟参与制定的《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国科发计[2012]116号),正式由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该《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中国再生资源、工业固废、垃圾与污泥等废物资源化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导和推进全国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同时也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

“当时科技部对联盟的工作方向如此定位,主要是考虑到在那些领域存在的资源浪费比较严重,问题很多。”李士龙回顾说:“历年来联盟直接、间接地参与了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的许多项目,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也填补了许多国内空白,更重要的是在重塑理念的同时,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科研人才。”

就此李士龙坦言,虽然机遇无所不在,但却从来都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企业亦然。有的企业厚积薄发抓住了机会,但也有企业因循守旧而错失良机。

重任在肩,一路披荆斩棘的联盟在承担国家课题、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打造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组织承担了“废旧机电产品和塑胶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典型废旧金属综合利用及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电子废弃物清洁化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等4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内部产学研合作项目20余项,近5年累计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超过千亿元。

201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提出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三大领域的9项具体定量指标:到2015年,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0%和45%;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超过80%;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其中再生铜、铝、铅占当年总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40%、30%和70%。

就此李士龙表示,2015年联盟将继续做好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工作;继续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通过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出国考察再生资源先进技术装备与学术访问,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深化与国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强化联盟在再生资源领域对外科技交流平台作用;协助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把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引入企业,产学研结合、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

“所谓产学研结合,就是指产业、教育与科研的结合,并且以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来引导科研和人才的培养。”李士龙说:“科技成果转化难一直以来是中国所面临的棘手问题,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就难以推动经济发展。”

李士龙指出,未来将继续推动联盟内部知识产权共享、标准研制、共建联合研发平台等方面工作,重点加大联盟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市场开发,通过技术许可、企业孵化等为联盟发展提供研发基金,确保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

他透露,联正在争取“十三五”规划中“国家战略金属再生利用”专项,下阶段工作将更加紧密地把再生资源、尤其是再生金属的技术创新与科技驱动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稀贵金属再生利用的研究工作。

在既往联盟所参与的数十个项目中,许多李士龙都印象深刻,如由黄崇祺院士所牵头的“紫杂铜火法精炼直接加工高导电合金铜杆”项目。

“这个项目由江钨控股集团具体实施,设计12万吨、但实际已具16万吨生产能力,不仅产品主要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和欧洲标准,而且成功缔造出世界最大的单条生产线,年创税超过1亿元。”李士龙透露,目前此项目已打造出中国唯一紫杂铜直接利用示范基地,其独家制订的《电工用火法精炼再生铜线坯》行业标准已正式发布实施并填补国内空白,江钨集团也获准成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废杂铜直接制杆技术开发与示范”装备国产化研究牵头单位。

此外“易拉罐铝材回收”项目也让李士龙念念不忘,这个科技部拨款700万、由北京科技大学与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携手攻克的课题,从技术上解决了既往对易拉罐的回收利用难题。他说:“日本再生铝的利用率是99%,而中国仅有31%。”

李士龙指出,易拉罐罐体由优质铝材所制作,一直以来国内由于技术原因都只是予以直接的熔炼,所获的再生铝材则只能降级使用,仅此中国每年所损失的优质铝材约50万吨。

“虽然技术问题得以解决,但由于企业回收易拉罐时得不到相应的购货发票而无法予以税务抵扣,因此在实践中因成本高于收益而无法进入工厂化运作。”李士龙对此颇感遗憾。

花红源于土沃

在中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可谓层出不穷,即便是联盟自身,也曾经历过定位不清、处境尴尬等艰难时刻,但在李士龙看来,这些并非是事情的关键。

“中国资源再生产业之所以发展缓慢、举步维艰,究其根源确有行业自身先天不足的因素,但国家政策法规的不健全、支持不到位、甚至是不作为,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李士龙以易拉罐回收项目为例严肃地指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尤其是政策,对一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在历年参与国家制定产业政策的过程中李士龙还深刻地体会到,当前在相关领域的许多专家及领导,相对而言更为倾向于对自然资源的关注。

“这与每个人的工作经历有关。对许多人而言,他们毕生都在研究如何更好地提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如何找矿、如何开矿、如何利用低品位矿石,对于资源再生领域可以说是相对陌生的。”李士龙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相关部门对于资源再生领域的态度、乃至于决策——诸如相关政策的滞后。

“要想真正地将资源再生产业做大、做强,当务之急是必须要建立、健全资源再生产业体系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李士龙说:“首当其冲是要建设由政府主导的、完善的社会资源回收体系,否则中国的资源再生产业便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据李士龙介绍,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主流资源回收模式有两大类、四个分支:一类是以美国再生银行回收模式为代表的盈利性企业运作模式;一类是以巴西塞普利、德国双元及台湾四合一回收模式为代表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的企业化运作模式。

“这两大类模式其实只在利益关系与分配方面存在一定差别,但在分类目的、主体分工、运作方式等方面并无实质性差别。”李士龙说:“二者殊途同归,都是通过整合业务链、交易链与利益链,借助利益驱动发挥政府、排放者、回收公司、资源利用厂家、商品产销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强化再生资源回收,促进垃圾分流分类和实现企业化运作的目的。”

李士龙表示,这些资源回收模式各具特色、也各有利弊,中国既要学习其优点,却也不能照搬其形式,而是要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资源回收体系。

他说:“只有政府、企业与每一个公民全都意识到资源再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全社会都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地去努力,每一个人都从我做起,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

(《资源再生》杂志社专稿 编辑:张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