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时间的主人

 牧心小憩之 2015-06-11

  一  时间的圆环

  豪·博尔赫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奠基人。当我们回望整个20世纪的小说,可以看到博尔赫斯那无法回避的身影,笼罩在很多人之上。但是,对于他的整个人和整个写作,各种评价仍旧像云雾一样缠绕着他。比如,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就批评博尔赫斯:“文学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而纳博科夫则说:“远看是一个很壮观的城堡,当你走近,再走近,会发现里面是一个空的舞台,没有任何东西。”

  那么,博尔赫斯果真像上述两个作家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政治白痴,一个内部空空如也(暗示他的空洞和虚无)的小说家吗?让我们再来听听他自己的辩白。他说:“我认为我不是一个现代作家,我是一个十九世纪的作家。我并不觉得自己与超现实主义或达达主义,或者意象主义,或文学上什么别的受人尊敬的蠢论浅说处于同一个时代,不是吗?我按照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原则来看待文学。”从这段自白上,我们会认为觉得他是一个保守的、笃信19世纪文学创作理念的作家。可是,他又是20世纪最具创新精神的大作家。他不仅是19世纪的作家,也是20世纪的作家,更是21世纪以后的作家。

  让我们继续听听别的作家对他的评价吧。秘鲁——西班牙作家略萨说:“博尔赫斯不仅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文学巨匠,而且还是一位无与伦比的创造大师。正是因为博尔赫斯,我们拉丁美洲文学才赢来了国际声誉。他打破了传统的束缚,把小说和散文推向了一个极为崇高的境界。”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说:“博尔赫斯非常具有知识分子气质,他写的作品都很短小,也很精彩,涉及历史、哲学、人文等许多方面,我当然受过他的影响。不过,我不觉得我的作品和他相似。”另一个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1933-2004)说:“如果有哪一位同时代人在文学上称得起不朽,那个人必定是博尔赫斯。他是他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产物,但是他却以一种神奇的方式知道如何超越他的时代和文化。他是最透明的也是最有艺术性的作家。对于其他作家来说,他一直是一种很好的资源。”

  1899年8月24日,博尔赫斯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律师,同时还是一个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并且通晓心理学,善于演说,信奉无神论,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家庭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英文、法文、德文等各种欧洲语言的人文著作。母亲有英国血统,家教很好,因此,博尔赫斯从小在家庭教师丁克小姐和外祖母以及自己的父母培养和熏陶下成长,他在家里接受的,是地道的英国式教育。他的英语甚至比西班牙语都要好,很小就开始囫囵吞枣地阅读大量英语作家的作品。6岁的时候,他就先用英文写了一篇关于古希腊神话的文章,又用西班牙语写了一篇叫做《不幸的面甲》的作文,获得了家庭教师和父母的热情鼓励。9岁的时候,他进入正式的学堂,直接读4年级,开始系统地学习西班牙和阿根廷的古典文学。“一战”爆发后,父母亲带着他来到了中立国瑞士,在那里,博尔赫斯以旁观者身份,体验到了“一战”的悲剧氛围,同时,他努力地学习法语和德语,一直到战争结束。高中毕业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继续学习英国文学。后来,在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游历一番之后,1921年,他回到了阿根廷,与一些阿根廷先锋派作家、诗人团体接触紧密,创办了文学杂志《多棱镜》和《船头》,发表了大量介绍欧洲现代主义流派的情况,推动阿根廷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这个时期,他的写作热情很高,创作体裁主要是诗歌和随笔,出版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和《圣马丁的》手册,随笔集《探讨集》(1925)、《希望的领域》(1926)、《埃列瓦斯托。卡列戈》(1930)、《探讨别集》(1932)、《论永恒》(1936)等。

  1935年,博尔赫斯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集《恶棍列传》,内收9个短篇小说,大都曾发表在报纸副刊上,是一些关于强盗和恶棍的传奇性很强的小说,他以简洁的叙述手法,将那些鲜为人知的匪徒的生活以片段叙述的方式展现出来。有趣的是,其中一篇还取材于中国,叫做《女海盗金寡妇》,说的是一个女海盗头子金寡妇在中国东南沿海做海盗,和政府军对抗,最终因前来剿灭她的政府军放出了风筝,忽然感到了天网恢恢和巨大困惑,最终投降的故事。《恶棍列传》这本小说集,显示出博尔赫斯驾驭短篇小说的高超能力,他可以自由地将一个时间和空间跨度都很大的故事,浓缩成篇幅很小的短篇小说。不过,这本小说集里的小说故事性大都很强,还不带有他后期小说的幻想性和时间性的特征。

  二  沙上写字

  1941年,他出版了后来被广受关注和赞扬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这些小说都带有浓厚的玄学色彩,探讨了时间和现实、知识和心灵、镜子能否显示真相等等问题,使他的小说迥异于其他小说,似乎表面上戴有伪饰的哲学探讨的面具,实际上,却是由虚构的情节、虚构的书籍、虚构的人物组成了一个看似真实、但根本不存在的世界。比如,《圆形废墟》中讲述一个魔法师来到了一个圆形的废墟,在废墟上,他发现,这里原来是火神的神庙,他来这里要完成一个任务:梦见或者用梦来创造一个世界上原先不曾有过的人。于是,他一点点地终于梦见了这个人的最终成形,并成了新的魔法师,这个老魔法师才发现,自己原来竟然是别人梦中的一个影子和产物。

  《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篇带有中国元素的短篇小说,也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讲述的是在“一战”期间的间谍战,以一个叫俞聪的青岛高等学校的英语教授——他实际上是一个间谍——的口述记录构成。在一座俞聪的祖先建造的中国迷宫式样的花园建筑中,间谍们展开了追逐和反追逐。最后,俞教授不得不以杀掉一个无辜的、名字叫艾伯特的人,来通知柏林的情报部门,他们应该轰炸一个叫做艾伯特的英国城市,摧毁那里的英国炮兵阵地,从而完成了他的艰巨任务,而俞教授却有着无限的悔恨和对这个间谍游戏的厌倦。小说探讨了历史的另一面,将对中国迷宫花园的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时间的探讨,组合成一个奇妙的故事,小说中,俞教授和追捕他的马登上尉关于中国迷宫式花园的对话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理解小说的钥匙所在。

  博尔赫斯一生都钟情于短篇小说写作,在他有着旺盛精力的中年阶段,他对短篇小说越来越驾轻就熟。他说:“所有的长篇小说都有铺张之嫌,而一个短篇小说却可以通篇精炼。”的确,博尔赫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用这种短小精悍的体裁,创作出像匕首般锋利、又像巨石般有力、同时像云雾般轻巧的小说。

  他的第四部小说集《阿莱夫》出版于1949年,其中收录了17个短篇小说,包括了《永生》《釜底游鱼》《神学家》《武士和女俘的故事》《另一次死亡》《埃玛·宗兹》《德意志安魂曲》《扎伊尔》《神的文字》、《两个国王和两个迷宫》《等待》《门槛边的人》《阿威罗伊的探索》、《阿莱夫》等。其中有些非常短小精悍,翻译成中文只有3、4千字,充满了对幻想和未知世界的虚构与想象。《阿莱夫》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讲述了一个奇迹:在阿根廷他一个朋友的地下室里,有一个阿莱夫,就是能够看见所有的时间和空间、能够看见万事万物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涌现的东西。这本集子的幻想性和知识背景更加生动复杂,似乎全人类的知识谱系都被博尔赫斯拿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和灵感的泉源了。

  博尔赫斯一生都和图书馆有着密切的联系,图书馆是他工作和学习的地方,也是他所有小说萌发的源泉。1946至 1955年,阿根廷由庇隆总统执政,因为博尔赫斯在反对庇隆的一份知识分子的宣言上签了名,结果,被庇隆政权的爪牙免去了市立图书馆馆长的职务,为了进一步地羞辱他,他们还勒令他去当市场的家禽检查员,检查鸡鸭等的交易情况。博尔赫斯愤怒地拒绝担任这可笑的“家禽检查员”,并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表示抗议,得到阿根廷一些知识分子的声援和支持。1950年,在阿根廷作家们的支持下,博尔赫斯当之无愧地当选为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这等于是给庇隆政府的一次有力回击。后来,专权的庇隆下台之后,1955年10月,新政府重新任命博尔赫斯担任了阿根廷国立图书馆的馆长。

  博尔赫斯创作的短篇小说加起来有80个左右,其中一些介乎随笔和小说之间,难以分清文体。就是靠着这些短篇小说,博尔赫斯确立了他在小说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其中,《埃玛·宗兹》《玫瑰街角的汉子》《叛徒与英雄的主题》《第三者》等短篇小说还被改编成了电影。不过,电影往往将小说中的故事抽取出来进行演绎,丧失了小说的深刻主题。

  博尔赫斯还说:“一切伟大的文学最终都将变成儿童文学。比如爱伦·坡的作品,比如《一千零一夜》,孩子们单纯地沉迷于手中的书。”

  晚年的博尔赫斯功成名就,喜欢到处漫游,尽管他的视力越来越糟糕了。他到处讲学,在美国、欧洲一些国家,他是非常受欢迎的智慧老人。他的旅途的终点是日内瓦,因为在这里,他度过了难以忘怀的少年时光。1986年6月14日,他以落叶归根的方式死在了日内瓦。 博尔赫斯一生成就辉煌,但是爱情生活却很不顺利,晚年双目失明,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他很长的时间里都处于单身状态,由他年迈但精力充沛的母亲照料他的生活。在他去世前不到两个月,他和自己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结了婚,并宣布她为他财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全权保护、整理和出版他的作品。博尔赫斯一生获得了很多荣誉,包括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等,他还获得了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奖(与贝克特分享)、意大利佛罗伦萨第九届诗歌奖、巴西美洲文学奖、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墨西哥阿方索·雷耶斯奖、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与赫拉尔多·迭戈分享)、墨西哥奥林·约利兹利奖,和法兰西学院金质奖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荣誉勋章、秘鲁太阳勋章、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英国爵士爵位、西班牙智利阿方索十世大十字勋章、意大利大十字骑士勋章等,但是,最终他未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想,那是他给诺贝尔文学奖增添了光辉和荣誉,而不是相反。

  半个多世纪以来,贴在博尔赫斯身上的标签也非常多:极端派、先锋派、超现实主义、幻想文学、神秘主义、玄学派、魔幻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这些标签似乎都呈现了他的一个侧面,一个部分,或一个阶段。我觉得,博尔赫斯就像他笔下的《沙之书》中的沙子那样,是变幻莫测的。他的创作从题材上来分的话,包括了诗歌、随笔和短篇小说三大块。到1985年出版诗集《密谋》,他生前一共出版了诗集14部、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10多部,此外,还有很多翻译、对话、访谈、演讲、序言、读书笔记等等,还有他和作家比奥伊·卡萨雷斯合写的一些侦探小说和幻想小说,这些构成了他全部的文学写作(中文版五卷本全集实际上并不全面)。其中,短篇小说的成就最高,而随笔则是他的小说和诗歌的有力支撑。这三种文体被他驾轻就熟,三种文体也相互辉映。而跨越和连通三者的界限的,则是他的哲学思想和玄学观点。他早年深受柏拉图和叔本华等人的唯心哲学,还有尼采的唯意志论的影响,并且从休谟和康德那里接受了不可知论和宿命论、以及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苏格拉底等人的哲学影响。他对笛卡尔的思想也了然于心,在上述哲学家的观点的基础上,他采用时间和空间的轮回与停顿、梦境和现实的转换、幻想和真实之间的界限连通、死亡和生命的共时存在、象征和符号的神秘暗示等手法,把历史、现实、文学和哲学之间的界限打通,模糊了它们的疆界,带给我们一个神秘的、梦幻般的、繁殖和虚构的世界,在真实和虚幻之间,找到了一条穿梭往来的通道,并带领我们不断地往返,并获得神奇的阅读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