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式太极拳简介

 若水太极 2015-06-11

第一章     吴式太极拳的形成、演化和传承

 

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形成和逐渐演化为“北王南吴”、不同流派的。讲到吴式太极拳,不能不提到杨露禅、杨班侯、全佑、王茂斋、吴鉴泉等历史人物。

史料记载,杨露禅三至陈家沟师陈长兴苦习太极拳有成(陈长兴曾召集陈氏族人曰:“露禅师我愈十年,去而复至者三次,其专心一志、勤学苦练之精神毅力,非你们所能及。我的功夫本想给你们而你们不能得,不给露禅而露禅得到了。”遂授其秘术……如此又过了两年,陈师对露禅说:“你可回去了,你现在的武艺,可以无敌于当世”),拜别老师回乡后,把太极拳传给家乡的人们,从学者甚众,当时称杨拳为“化拳”,亦称“绵拳”,取其动作绵软而又能化解对方来力之意。杨露禅后来被同乡武氏推荐到北京,果然以“神拳杨无敌”之号,倾动一时,享誉武林。

杨露禅被王府请去教拳,王公、贝勒、管家、军官等等,习拳者众,然出类拔萃者“凌山、万春、全佑而已,一善发、一善拿、一善化”,人称三人技艺得杨露禅之筋;骨;皮。三人中,凌山和万春的后来传承史料不清,唯全佑将所学完整留传下来。全佑拳架宗法杨氏祖架,将太极拳拳艺传给其子吴鉴泉和其徒王茂斋、郭松亭、常远亭等。

根据史料的介绍,全佑(1834——1902),满族正白旗人,武功超群,任王府护卫。当年在京师神机营供职时从学于杨露禅,他学拳笃实,事师最孝,有时胜于亲子。露禅感其诚,倾囊相教,故得其臻。因与王公贝勒同学,鉴于封建等级制度,奉露禅公之命转拜杨班候为师学习杨氏小架,与同学万春、凌山为当时之佼佼者。全佑将拳艺传给王茂斋、吴鉴泉(子)、郭松亭、夏公甫、常远亭、齐阁臣等。

王茂斋(1862——1940),山东掖县人。少时在京学徒,从师全佑,生性忠诚好义,奋力好学,在师兄弟中居长,功力扎实稳固,身手非凡。全佑公逝世后,极力维护吴氏在武林中的地位,与师弟吴鉴泉、郭松亭等研究拳理十多年。自吴鉴泉、杨澄甫南下以后,留在京城授拳,受业众多,人才辈出,成为北方吴式太极拳之掌门人。

吴鉴泉(1970——1942),北京大兴人,满族,从汉姓吴,太极高手全佑之子。幼承庭训,心法脉传,年长后愈加致力苦研,日臻化境。于1928年应邀到上海授艺,1932年在上海成立鉴泉太极拳社,并在香港、九龙、澳门等处成立分社,其门生遍及海内外。

一九二八年吴鉴泉与杨澄甫两位宗师应邀南下教授太极拳,既标志着吴式拳架的正式问世,也标志着吴式拳架南北两派的形成——以吴鉴泉为一支的吴式南派拳架;以王茂斋为另一支的吴式北派拳架,所以吴式拳架素有“南吴北王”之称。
   
吴式太极拳南北拳架以杨禄禅为宗师,奉张三丰为太极拳祖师,迄今桃李遍布英、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国际地区,在各地建立了吴式太极拳研究会等组织机构。是除杨式太极拳之外,传播范围广泛的太极拳拳种。

依照常识,吴式太极拳以全佑为一传,“南吴北王”为二传,之后不乏专家妙手,代有优秀传人。其中主要脉络为;
    
吴鉴泉传子公仪、公藻,女英华、婿马岳梁;传徒张达泉、徐致一、赵铁庵、赵寿村、葛馨吾、褚民谊、王志群、吴图南、吴桐等。
   
王茂斋传王子英(子)、赵铁庵、杨禹廷、张继之、彭仁轩、修丕勋、王历生、李子固、刘光斗、郑和春、曹幼甫等。

吴鉴泉、王茂斋的再传弟子有被赞誉为“太极五虎”的赵安祥、李经梧、王培生、孙枫秋、韩秀峰和刘晚苍、冯士英、张福有、戴玉三、吴连祯、郑时敏、马汉清、李秉慈、翁福麒等。其中,不乏时代武林之佼佼者、太极拳界之精英,如赵安祥在保定,王培生、李秉慈等在北京、李经梧在秦皇岛等,他们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影响极大,为国家训练、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太极拳人才(这些人才早已活跃在华夏武林,并成为祖国各地太极拳界的领军人物),为中华武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仅以“太极五虎”中的李经梧、王培生两位老师为例,他们均在上世纪50年代前就已经在京城出名,协助其恩师杨禹廷先生执教于京城“太庙太极拳研究会”,李经梧任“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理事及推手组组长。50年代后期,李经梧还做为太极拳专家代表参加了国家“24式简化太极拳”的创编和演示。后来,李经梧调到河北省,一直在北戴河气功疗养院执教太极拳,计划经济时其学员多为全国及各地劳模或各地中高级干部;王培生则继续在京发展太极拳事业,执教于多所院校、部委,并多次应邀到外地传播太极拳。李经梧、王培生两位前辈都是全面型、实力型的太极拳专家(在武术领域,其武功技法最终要体现在格斗水平上),李经梧、王培生二位都有过实战经历,并且都是在耄耋之高龄以绝对优势完胜日本挑战者,以其“太极神技”令挑战者折服。据不完全统计,两位老师呕心沥血耕耘拳坛数十载,门下弟子逾百,学生逾万,在传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影响非常可观。

第二章     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

 

在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中,武术是一个专门的类别。武术又被誉为国术,其品种(包括同一门派的套路)多种多样,南拳北腿,百花齐放。在诸多拳种中,太极拳以其特点鲜明的技击性、老幼皆宜的保健性、雅俗共享的观赏性的综合统一而在广袤武林中独树一帜。而在太极拳中,吴式太极拳又比较特殊,它更强调松柔细腻,更强化外部肢体训练的“井井有条”和内部气机运化的“丝丝入扣”,可以说是一种柔性武术。吴式太极拳以其“技击更得体,保健更合理,演练更细腻”的风格特色,深受广大不同锻炼需求、不同功夫层次的人们喜爱。

可以说,吴式太极拳能够在中华武术百花园中展示风采,在博大武林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立足之基”就在于它的鲜明风格特色——技击更得体,保健更合理,演练更细腻。

“技击更得体”,是说它主张和坚持“柔弱胜刚强”的原则,松的到位、化的彻底,更符合太极拳理。

“保健更合理”,是说它讲究因人而宜,拳架子高低合度、大小得体,养气为主,内外兼修,养练结合。

“演练更细腻”,是说它经得起“推敲”且不断斟酌,演练时能够能够不断精雕细刻、千锤百炼,有无限的提升空间。

然而,这样强调并不等于说吴式太极拳没有不足,也并不等于说这些长处只是太极拳(包括吴式太极拳)所独有。“天下武术是一家”——前贤因事而感悟、循理而造拳,其拳术就必然打下了鲜明的民族性格与传统中华文化、中华智慧“三合一”的烙印。拳人合一、天人合一,吴式太极拳前辈根据独到的练功实践和人生理念,将拳演化成了内外兼修(更注重内)、动静兼顾(更注重静)、全面均衡、趣味浓厚的特点。这些特点于养生健身、自卫防身和陶冶性情无不有益,分述如下。

 

一、     作为健身运动的几个特点

 

(一)理法辩证、全面均衡

吴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几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如柔软、舒缓、连贯、走弧线(即圆形动作)和“一动无有不动”(语见《十三势行功心解》),都是锻炼上绝对不可忽视的法则。后文还要分别细说,在这里只是拿“一动无有不动”的特点来证明太极拳的全面锻炼的作用。

众所周知,游泳是需要手足和身体一起动作的一项运动,它已经被公认为有全面锻炼效果的运动项目之一。太极拳在动作时,凡是全身能动的部分,都需要参加活动,所以叫做“一动无有不动”(《拳论》也将其称为“周身一家”)。它的运动量虽然较游泳小,但在全身动作的和谐和细致上,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正如吴式太极拳家所云:“行拳如中流击水”,可见太极拳具有全面锻炼的优点。

(二)动静相济、内外兼顾

吴式太极拳在锻炼时,不但肌肉活动有各式各样的柔和动作,同时还要做好呼吸运动和横膈运动,来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的机能活动。另外,由于每一个动作都用意识加以引导,使人精神集中,不起杂念,以至越练越纯静(即心境异常安静之意),也能使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更好的调节作用。这种锻炼方法,一面具有一般运动项目活动肌肉的好处,一面又吸收了静坐法调息养神的好处,所以能有内外兼顾的优点。

在内外兼修方面,吴式太极拳门内素有“带功练拳”之秘法,这里的“拳”指拳架子、套路,又称动功、外功;“功”指专门训练行气的吐纳导引之法,又称静功、内功。武术界素有“宁传十手,不传一口”之说,可见过去的“太极内功”传承严谨,不轻易示人。

(三)层次性强、趣味浓厚

吴式太极拳的动作都走圆形或者弧形的线路,在初练架子时,不容易做好圆形动作,当然趣味较少。但练到后来,越练越熟,圆转如意的程度不断提高,便会发生浓厚的趣味。到最后,如能在运行动作中,运用虚实变化和运动调息的功夫时,它的趣味也就更加层出不穷了(这种趣味对于“太极推手”也并不例外)。

层次性强,是说明太极拳的内容丰富、内涵精深,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拳者的需求,甚至终身练下去而“乐此不疲”且不产生“运动伤害”。趣味浓厚“乐此不疲”就能保持极高的锻炼情绪,无“运动伤害”则对促进健康很有好处,这也是太极拳所具有的优点之一。

(四)尊重对手、陶养性情

全面的太极拳训练,是包括太极推手的攻防对练的。如何运动的攻防,都十分注重力量和速度的专门训练,而吴式太极拳则不然。

吴式太极拳的动作要求柔和,要求轻灵贯串,又要求在动作中包含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意识作用,能使性急的或者性慢的练拳人在无形中接受影响,矫正原有的习惯。因为太极拳一面讲究灵敏,能使人提高敏感,一面又讲究沉静,能使人抑制浮躁。这是“尊重自己、修炼自己、超越自己”的必要过程。而在对练较技时,则处处尊重对手,以引化为主,不出蛮劲。因为在太极拳推手时,即使两人功力相等,但好勇斗狠的一方,往往受到更多或者更重的打击,这也能使性情粗暴、行事粗糙的人通过太极推手的训练得到“默识揣摩”、“潜移默化”的熏陶。由此可见吴式太极拳具有心平气静、陶养性情的优点,在理论上和事实上也都有一定的根据。

(五)长幼咸益、人人可练

吴式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匀缓,拳式也并不难学,而且拳架姿式的或高或矮、行拳运劲的或多或少,都可根据各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由于其运动量和运动难度的可大可小,比赛较技亦无需“级别”、“场地”、“器械”等特殊要求,所以太极拳运动是唯一不搞“性别歧视”、“体质歧视”和“年龄歧视”的大众体育,不但年老体弱的人经常练习不致发生流弊,即使对于身体强壮或者从事剧烈运动的人也都是极为适宜的。太极推手虽是两人对练技击的方法,但由于太极拳以灵敏柔化为主,只要任何一方不用僵劲或者猛力,也决不会发生伤害事故。这些都是使得“太极拳成为大众情人”,人人可练、人人喜欢的优越之处。

(六)健身康体、疗效显著

有不少体育运动,运动量过大、对抗性过强,因而消耗体力过多或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弱者不能胜任,病后更不相宜。吴式太极拳因其上述种种特点,更加适应体弱者和病人在恢复体力时的不同要求,能帮助这些人在恢复和增进机能活动上获得显著的效果。

中医学对于若干疾病的发生,有“气血不和”的说法。造成“气血不和”的原因与营养不足和运动不足有直接关系(营养过剩是运动不足造成的,算是另一种形式的营养不足),当然与心情不畅更有关系。有一定生理常识和内功修习的人不难领会,人体内“水”占有相当比例。而“水”再细分则为“气”。气,既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础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多种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张景岳曾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类》)《难经.八难》中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发挥祛病疗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正是以此“气”为本,从人体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广泛无处不在的组织成分上进行调整、补充、加强。具体说来则是:一面运用有效的动作来活动全身肌肉(当然包括神经纤维的活动在内);一面又运用深长的呼吸来调节心脏的机能活动和血液的流行;同时还要用意识引导动作,使人排除杂念,专心一意,在极其宁静的情绪下进行锻炼。以上,都在于促使神经中枢对整个神经系统发生良好作用,以自己的本能来治疗治病或者增进健康。是故,专家学者们无不例外地将太极拳运动列为体弱者和病人康复的首选。

 

二、     吴式太极拳在技击上的几个优点

 

(一)以柔克刚、刚柔互济

吴式太极拳更注重“柔”、崇尚“化”,不仅仅是为了柔能克刚的道理,主要是怕人在技击上犯了“双重”的毛病。

有人认为“两腿同时用力支撑身体”(即为分清虚实)就是“双重”,以致在拳趟中取消了骑马式(也称“马步”),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全面的。拳趟中用不用骑马式虽可由各人的要求来决定,但是把骑马式作为双重来解释,就难免要误人不浅了。

所谓“双重”,是说与人交手时,既不肯用“人刚我柔”的“走劲”去引使对方落空,又不会趁势用“粘劲”去取得“我顺人背”的优势。“双重”的表现是遇人用力我也用力,见人抢先我也抢先。结果是力小输给力大的,手慢输给手快的,这并不是对方技艺如何了得,而是自己中定功夫及实力(捧劲)略差。王宗岳太极拳论对于这一点说得非常明白,原可由学者自己去领悟,但恐“双重”之说误解越来越深,所以在这里略为解释。

“双重”的毛病,简单说来,就是只知用刚不知用柔的毛病。须知两人交手都用刚劲,劲小者必受制于劲大者,或者劲大者两败俱伤。太极拳处处讲柔化,首先在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或者不利于自己的冲突。但是在交手时,如果只知退避而不会进击,就与刚柔相济和以柔克刚的道理不相符合了。太极拳之所以称为太极,主要在说明它的用劲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相当于太极的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意义。

有的观点认为,专练柔化者不会发人(就是没有“发劲”的意思),这是错把“柔”与“发”分为两件事,并未懂得“柔中带刚”和“刚中带柔”的道理。太极拳的动作之所以必须走弧线,就是为增进动作中的由柔转刚和由刚转柔的便利而制定的。在运动时,刚柔循环,无端可寻,它与一般直线击法的转换直接、出入分明,绝不相同。也许有人要问:手快打手慢,大力大小力,不是更为干脆,何必要走迂缓的弧线呢?要知道一个人只相信自己的手快力大,绝不估计他人的更快更大而轻易出手,显然是从主观出发的冒险行动。“知己”而不“知彼”,有可能侥幸得胜,也有可能一败涂地,无论在战略还是战术上均不足取。

太极拳的“处处用柔”理念的妙用是,一是避免粗鲁莽撞、授人以柄,保持“含而不露”以增加保险系数;二是通过“听劲”,可以从柔化中去了解对方的虚实强弱,然后根据已经获得的优势而随机还击;三是如还击不当,也不致失中、失重,为人所制;四是接手有风度、有分寸,点到为止,不至失手误伤对方。至于走弧线,粗粗看来,似乎比走走直线为慢,但弧线动作可以随处转变,随机转换,有时比单纯走直线来得更活更快,所谓“后发先至”就是从这当中得来的。这种“刚柔相济,攻守咸宜”的技击方法,是太极拳的基本优点所在,学习者应当特别注意。

(二)以静待动、后发先至

吴式太极拳的柔化方法确有攻守咸宜和保障安全的优点,但如果用的不得其时或者不得其点,未能掌握对方的动向,还是难以得到理想中的技击效果的。因此,在应用时还须依靠“以静待动”的素养。

根据前面的说法,可以想见太极拳的击人,并不主张采用“先下手为强”的主观手法,而是在听出(这是交手时的感觉,术语叫做“听劲”,是用身手的感觉去听对方的劲路)对方真正动向以后,用“后发先至”的还击方法。这种击法首先要求本人自己极度镇静,听任对方争先出手和出劲,不可着慌,必须等他发出劲来,方可还手。

如果彼方来势较猛,己方可用化劲引使落空,捋、采二劲就可择一而用;若不让彼方近身,也可乘其未至而用棚劲截之;或者乘彼方第一劲已过第二劲尚未发动的空隙而发劲击之。总之,要在彼方不及转变或者陷入劣势的时候,给以迅速的打击。打手歌中所说:“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就是指“以静待动”、“后发先至”而言。这一理念和所形成的技击习惯的优点是:一是待机而动,容易击中对方;一是万一击不中时,由于对方已处于被动地位,也不致受到对方的还击。

(三)以小制大、以技服人

这是太极拳根据力学原理,利用一种动作(技击上叫做“着”或“招法”)在彼方的动作上,加上己方的劲或者减少己方的劲(从有劲突然变为无劲,术语叫做“空劲”,目的在使对方落空,与外界所传说的“空劲打人”不是一个概念),使彼方重心动摇;或者先“化”后“粘”逼使对方陷入不利的方位,然后趁势打击的做法

总之,吴式太极拳绝对不用“硬打硬进”的手法。拳论中所说的“四两拨千斤”,并不是夸大之辞。在某物体重心极度不稳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拨就会失去平衡,这原本无需用使用很多力量。这一“拨”,就是西谚所说的“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在彼方失重之际,有时只要大声一喝,也能使对方因受惊而随势跌倒。因为人身也是物体,不能不受重心的影响;而人又是能“自动”(调整平衡)的,乘他“自动”而加以打击,他就比不动的物体更容易失去重心。

由此可见,“以小制大”是有力学根据的,吴式太极拳的“小力制大力”的战法和功效,绝不是因为这门拳术多么神秘和玄虚,而是因为它处处遵循拳理产生的得之应手的技术。因此,太极拳功夫好的人,并不是表现得“孔武有力”,而是在接手较技时的以“技”服人。那么,对于天生体弱力薄的人,如欲懂得一些技击上的道理,学习太极拳应最为相宜。

(四)以退为进、引进落空

太极拳的用劲虽然千变万化,但总的说来,只有两个字:一个是“走”字,一个是“黏”字。这两个字的表现效果就是“以退为进、引进落空”。下面具体解释这两个字。

 “走”,是柔化对方以保障自己安全的方法;“黏”是柔化以后乘机贴进以控制对方变动的方法。这在《太极拳论》中,已经有明确的表述:“人顺我被谓之走,我顺人被谓之黏”。

这两个方法,在应用时实在是一个方法的两面。学习者必须懂得“走即是粘,粘即是走”(语见《太极拳论》)的道理,方能尽其妙用。

同时,做动作还要养成走弧线的习惯,须知“由走转粘”和“由粘转走”都是以圆形动作为基础的,即“划圈”。功夫越深,在应用时,弧线也就走得越短(“圈”越小),甚至只有弧线的意味而很难看出弧线的动作。这种“曲中求直”(语见《十三势行功心解》)的方法,粗看起来,好似迂缓,但实际上则是“后发先至”的主要关键所在。

至于“走”与“粘”所以要循环运用,简单说来,只是教人在交手时,先要顺着来劲的方向,用“走”法引使落空,以避免冲突(即是避免损伤),然后再顺着走化以后的余势,随即用粘法遏制对方的转变,以造成“我顺人背”的优势。此时,如果对方还想勉强挣扎,便可越粘越紧,使对方身体失去平衡,若再趁势发劲,对方在劣势下无法还手,很难逃避打击。如果我的粘法遏制不住对方,便不可冒昧发劲,应当放任对方转变,并继续用走用粘,去寻找优势或造成优势(即“得机得势”),方可发动打击。当然,功夫较高的技击家,只要用一次走粘便能把对方击中。但我们在平时练功时,应在循环运用上去力求熟练,以养成“以退为进、引进落空”的思维习惯和动作习惯,方能在应用时得到有胜无败和虽败不伤的保障。这与“硬打硬进”缺乏安全保障的方法来比,就不难看出“以退为进、引进落空”的方法,确是技击上一个极大的优点。

需要格外指出的是,本章主要在说明吴式太极拳的性能和趣味所在,并不打算把它夸大为万能的技击术、健美术等,因为柔性武术偏于内在修养的作用,在发展局部肌肉力量(如举重、投掷)和锻炼外壮功夫(如窜蹦跳跃、翻滚腾挪)方面是不能与刚性武术相比拟的。

 

第三章     吴式太极拳在行功时的心理作用

 

在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里,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用力,而且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没有人的意识通过神经中枢起着支配作用,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任何一个动作的。各项武术,虽然都是以摹仿技击动作为主,但是在要求上有刚、柔、快、慢和其他不同的特点,所以在练习时,还要根据各人的不同要求,用意识去想像每一个动作的技击作用。可见练习各项武术都需要“用意”,并不是只有太极拳才重视这个法则。

那么,太极拳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用意不用力”这一个特点呢?这是因为太极拳的用力和其他武术的用力有所不同,所以在“用意”上也显得格外重要了。

 

一、关于“快拳慢练”和“慢拳快练”

 

有人说,太极拳也可以快练、长拳也可以慢练,慢练的就成了太极、快练的就成了长拳。我们认为,所谓“快”、“慢”皆属于主观意识,动作的“快慢刚柔”必然要接受意识的支配。

从动作和意识的结合来说,吴式太极拳的动作是一种柔软轻松的缓慢匀速动作,与长拳刚猛有力的快速动作截然不同。这两种动作,在要求上,既然有“一刚一柔”、“一快一慢”的巨大区别,那么,在练习(含技击和推手)时,虽然以同样的技击动作(如吴式太极拳的“闪通背”和长拳的“马步架推掌”,其定势姿势几乎相同;“搬拦捶”之“捶”也与长拳中的“弓步冲拳”姿势相似)做为对象,但是所作的想像,为了符合动作的要求,就不可能采取同样的内容——一则以动作刚快为主,自然应当从“抢先进攻”去想像它的技击作用;一则以动作柔缓为主,自然应当从“先化后打”去想像它的技击作用——他们都有各自的因果关系,不可随意变更。因此所谓“快拳慢练”和“慢拳快练”之说法不是很有道理。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吴式太极拳的缓慢、匀速、松柔动作,对接受意识的支配来说,还有它更重要的作用:刚猛有力的快动作,由于要求速度极快,它就只能在动作的起讫(止)两点,甚至只有其中的一点,受着意识的支配(一发必须发足,一收必须收住,在中间没有回旋余地);太极拳由于动作柔和缓慢,不但在一起一迄的动静两点上,受着意识的支配,即在由动而静和由静而动的任何一个过程中也处处接受意识的引导,想停则随处可停,想进也随处可进。

吴式太极拳这种独特的训练方法,在技击上,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教人在运动时作“藕断丝连”、“连绵不断”的想像,把技击功夫提高到“由招熟渐悟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利用精神力量(即心理作用)来影响肉体上的种种锻炼;二是在于克服“轻举妄动”、“以快打慢”的通常习惯,使习练者在技击接手时,不至于不自觉地做出毫无作用的多余动作。

总之,吴式太极拳绝不是简单的“快拳慢练”,因而在习练时也不能片面追求“慢拳快练”,因为太极拳之“慢”和长拳之“快”,属于两种不同的体系,初学者一定要遵循各自体系的规矩,符合各自体系的特点。不能将不同体系的东西混为一谈。

 

二、    关于“以心行气”和“以气运身”

 

以上讲述的是不同体系的拳种,在训练和技击时所运用的理念、意念及其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吴式太极拳不太讲究“力”而更加强调“意”(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主要还是在说明“精神影响肉体”(精神变物质)的哲学道理。这种道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

关于精神能够支配肉体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最常见的,如意志坚强的人在工作或者事业上往往不怕任何艰难,百折不挠。更显著的如一些具有坚强意志的革命志士,在任何遭遇中,都能够忍受生活上或者肉体上的任何痛苦而决不屈服,这都可以证明精神力量的奇特作用(古有关云长“刮骨疗毒”面不改色,今有邱少云烈火燃身而一动不动)。

再举身边的小事情为例,人们在异常高兴的时候,往往会觉得眼前的东西样样可爱,胃口也会比平常好些;如果遇到忧伤的事情,就会发生相反的现象,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也充分证明了心理对于生理的作用和影响。

现代科学证明了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从中枢到末梢是一个整体。身体同外物相接触或者受到刺激的时候,首先是引起神经末梢的感觉,感觉对于所接触到的东西并无认识的能力,在感觉以后,立即由神经末梢的波动,通过神经纤维而传到神经中枢,方能发生想像作用而有所认识,这就叫做知觉。

知觉是人们的种种观念的发源地。意念(思维、想像)与运动中枢系统的关系极为密切,如有时我们心里刚想拿一件东西,还没有想到取物对象,手便举了起来;或者在看到梅子的时候,并没有尝到酸味,口里也会充满涎水。这都是意念对于运动中枢系统发生作用所引起的反射现象。能工巧匠在日常工作(劳动)和生活中的动作(技术)上的所谓“熟能生巧”,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说的反射作用。在医学领域,研究精神治疗的医师能够应用催眠术治疗某些特殊疾病或者矫正某些不良习惯,也基本是利用患者本人的心理作用来达到医疗效果的。

更多的时候,人们无须运用催眠术,只要用言语鼓励也能发生效力。据报载,有一个12岁的女孩,重病后很久还不能行走,妨碍她独立行走的主要原因,是她不相信自己能再站起来走路。后来在大家的劝说和鼓励下,女孩努力试着行走,结果终于能走了——医生不用外科手术而用心理治疗,是在培养女孩对恢复走路能力的信心。这就是对所谓“意念力”的一个证明,也是对“精神疗法”的一个肯定。几十年前,国外已将上述研究用于体育科研,当时的《体育参考资料》报道过这样的信息:“苏联专家在研究将催眠术用于体育训练的可能性,滑雪项目的高台跳跃运动员在训练中已运用催眠术”。这更可以证明心理训练与体育运动的密切关系了。初学太极拳者应该懂得上面所说的道理,才能深刻了解用意不用力的作用。

其实,比较西方的人体科研,中国的武林前辈在这方面研究得更早、更深刻,其研究成果早以记载在太极拳的《拳论》、《拳经》、《拳诀》中。在《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里,起篇就有“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等重要提示。

然而,对于这口熟能详的话语,初学者往往有口无心、不加领悟。上两句话,涉及三个概念——“心”、“气”、“身”。如何理解这三个概念?其实,第一句里的“以心”二字,应当作为“用意”来解释。练内家拳的都应该知道“意”、重视“意”,武学经典《太极拳论》和《十三势歌诀》里也一再提到这个“意”字,如“意气君来骨肉臣”、“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等等。而初学者所难懂的,就是这个“意”和“气”。一会儿“意”,一会儿“气”,一会儿又是“意气”;究竟是“用意”,还是“用气”?怎样“行气”和“用气”?在这个问题上有点犯糊涂。

“意”前面解释了,“气”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太极拳中的“行气”、“运气”、“用气”做何解释呢?

应该承认,我们的先辈武术家对于现代科学解释的身体里面有“神经中枢”、“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的物质存在,以及它的生理作用都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因而也无法使用与现代科学对接的语言明晰的加以表述。

前辈武术家认为,训练有素的练功者,其行拳时的动作,是有一种“气”或 “神”在身体内部发生作用,术语上所常用的“内练精气神”和“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就是从这个认识而来的。现在,有的武术学者用现代人所知道的生理知识来解释说,前辈武术家所指的“气”,决不是与肺部呼吸有关的外在之气,而应当作为遍布全身的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来理解。因为人身的动作和内脏的活动都是这些东西在接受神经中枢的命令以后所发生出来的作用。可见“以心行气”不过是运用意识的意思,再与“以气运身”一语相结合,就能说明意识与动作的主从关系。只不过前人是把“气”看作神经系统以外的另一种东西,所以分作两句话,来说明行功的方法。我们不妨把这种解释看成是现代学者的“一家之言”。

 

三、    关于“用意不用力”和“想当然”

 

上面一段主要在肯定太极拳在行功时的心理作用,至于太极拳如何把心理作用结合到动作上去,还得细说一番。在第二章里,我们已经知道吴式太极拳的动作有不少特点,我们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锻炼,当然也能够在健康和技击上得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太极拳的创造者是把精神锻炼和肌肉锻炼看作同样重要,甚至还把前者看得更为重要。同时,由于前人深信精神能够支配肉体的道理,所以在锻炼方法上还要提出“用意不用力”的最高法则,使所有动作在意识的不断影响下,能够发生精神力量,以提高太极拳的运动效果。

《十三势行功心解》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等文字之后,紧接着还有“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等话语,也都是以精神来影响动作的说法。因此,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并不是单单从姿势上和动作上去满足有形的要求,必须同时在动作和姿势上加上一定的想像,并且要确信每一个想像,一定能够在动作上产生预期的效果。对于这样一个方法,吴式太极拳名家徐致一先生有一个说法,就叫做“想当然”。

徐致一先生只是利用“拳论”的词面,而不深究它的原意,作为“一切想像都有当然效果”来解读拳论于太极拳实践的。譬如“以心行气”和“以气运身”,在拳式上怎么体现?这两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话语,在姿势动作上都是不可捉摸也无法表演的。我们只能按照拳论的指引和提示,用自己的想像力去肯定它的作用和效果。

又如,在“以心行气”句下还有“务令沉着”的文字,既然太极拳是不许用力的,那么,我们也只有在动作上作沉着的想像,以符合拳论的要求。另外还有“气沉丹田”、“气宜鼓荡”等要求,虽然可以从动作上得到一定的帮助,但是在行功时,也不是用力去鼓气或者用力去沉气,只是在意识上作应有的想像而已。

上面所说的“想像”,说起来虽然简单,但其效果却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到的,必须在不断的锻炼中和不断的想像中,使自己的精神先受一种催眠作用,方能在生理上发生一定的影响。《十三势歌诀》里所说的“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和“功夫无息法自修”等词语,都足以证明这一方法久练自然见功的道理。而在技击的运用上,太极拳就是依靠这种锻炼方法,来养成中枢神经的反射作用,使习练者在与人技击接手时,只要凭着感觉或者凭着想像,无须通过知觉的分析作用,便能发出适当的动作而取得胜利。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手工操作上,有的人能够练成惊人的技能,也是同样的道理。

由于“用意不用力”是吴式太极拳里最为重要的一个法则,因此作了上述较多的说明。但太极拳和所有武术一样,是真修实练的功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勤用功(体会“全凭心意用功夫”),多实践(参悟“棚捋挤按须认真”),可能就会取得“想当然”的效果。

 

第四章     吴式太极拳在行功上的生理作用

 

前章所述的吴式太极拳行功时的心理作用,实际上也涉及到了生理作用。原本可以放在同一章一并说明,但考虑到吴式太极拳特别强调“心”——而且“用意不用力”也是各家太极拳的各项特点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的确需要用较多的笔墨加以阐释,所以才独辟一章,专门探讨“行拳”过程的心理活动。其实行拳过程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的。

太极拳运动的各项特点和拳论对太极拳行拳过程的各种要求,有些表现在动作方面,有些表现在姿势方面,这些都是衡量太极拳锻炼水准的重要标准。在后面介绍的吴式太极拳套路练习中,会详细说明其各项内容、特点和要求,为了避免重复,本章只是把这些特点的生理作用略为介绍,以供学习者参考。

 

一、     表现在动作方面的几个重要特点

 

    (一)轻柔(简称“柔”):在传统武术的项目中,有专练刚劲的(如各类长拳);也有先练刚劲后练柔劲的(如形意拳有明劲、暗劲和化劲的分段);还有刚劲和柔劲互练的(如陈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则始终以锻炼柔劲为主,所以是一种柔性的武术。柔的好处是,四肢用力较少而不使肌肉过于紧张和坚硬。从抻拉肌肉、增强臂力和增加运动量的角度来看,虽属效果较小,但在运动时不致使呼吸过于急促,也不会消耗过多的体力,对身体较弱或者患病初愈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适应生理要求、不致发生流弊的保健动作。

(二)舒缓(简称“缓”):练刚劲或者练明劲,在动作上,都需要快而有力。练柔劲或暗劲也有用快动作的,但吴式太极拳则是以慢动作为主调,所以“缓慢均匀”正是吴式太极拳的一个动作特点。“缓”与“柔”,在动作时,是密切配合、良性互动的——“轻柔”才能“舒缓”,“舒缓”后更加“轻柔”。它对于调整呼吸、吐故纳新具有更积极的控制作用,同时也是节制体力消耗的一个有效方法。此外,对于“用意识引导动作”的运动方法(前章讲的“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阶梯作用,这是吴式太极拳必须运用“缓慢均匀”动作的主要原由。

(三)松沉(简称“松”):从保健方面来说,太极拳(尤其是吴式太极拳)是一种“在运动中兼修静坐功”的锻炼方法。太极拳术语中叫做“动中求静静犹动”。因此,在练拳时,绝对不许有丝毫强项、努目、挺胸、拔腰等紧张姿态和状态。不仅在身体动作幅度最大的部位——手腕、臂膀首先应当放松,就是在身体动作幅度不大的部位——胸、腹、腰、背等处也必须做到无处不松,方为合法适度(下肢要承载体重,虽然不能求松,但也要力求自然)。这样做,首先可以不引起情绪上的紧张,其次在使腹式呼吸和横隔运动中不受牵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松”与上面所说的“柔”、“缓”两动作相结合,成为三位一体的要求和准则,是吴式太极拳一切动作的基本功,是基础的基础,也是习练吴式太极拳的人所以能够在平淡无奇的姿势中得到健康效果的关键所在。

(四)和谐:绝大多数的武术项目,在动作上,都讲究和谐。这体现在武术术语上,叫“内三合”、“外三合”,总称“六合”,太极拳当然也不会例外,甚至对“六合”的要求更严格、更细腻。

吴式太极拳所要求的和谐,必须是:全身各部分,从头到脚都能与手所指示的动作密切配合,做到“一动无有不动”,成为完整一体的样子——不但在动作上的进退起落、上下左右要处处互相呼应、主次分明、落错有致,同时在呼吸方面、意识方面,也要尽可能地与每一个姿势的虚实动静相结合。它的作用和要求是,首先在使全身各部分,在每一个动作中,都能得到同时运动的机会;其次是利用动作的完整性来促进腹式呼吸的鼓荡作用(即拳论所谓“气宜鼓荡”);同时,对于上面所说三个基础动作的适当配合,也能起着极为自然的调节作用。由于太极拳所要求的和谐不同于一般的和谐,所以在动作上也成为一个重要特点了。

(五)连贯:这是指整套太极拳在各个拳式之间,或者各个动作之间,都要前后衔接,不可在衔接处有显著的停顿或者露出断续的痕迹(在无形中用意识表示虚实轻重者不在此限),务使全部动作,节节贯串,绵绵不断,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般。这就是《太极拳论》所指出的:“太极拳者,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和“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的意思。

通常的舞蹈、体操或者初级的武术动作,都是做完一式再做一式,各式之间不相衔接,有的还出现明显的停顿和刻意的调整;吴式太极拳恰恰与此相反,绝对不允许停顿(吴式太极拳前辈将演练套路中出现的停顿叫做“点”,出“点”为病)。这一要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各个式子的动作和谐地连接起来,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节奏和运动旋律的美感,从而来整体提高套路的质量。太极拳《拳论》中所说的“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就是指这种景象而言。另外,这种有节奏的连续运动,由于动作异常细致,还具有逐步引人入胜的浓厚趣味,可以集中和提高练拳者的“精气神”,在生理上,当然也会引起良好的作用。

(六)圆形动作:通常的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姿势动作,绝大多数是走直线的,而吴式太极拳则要求每个动作都要走弧线。由于每个动作前后连贯,弧线往还相接,自然就成为圆形动作了。

圆形动作的好处,不但对于上述各特点的完成要求起着积极的作用(不走弧线是不可能做到太极拳所需要的和谐与连贯的);同时由于动作的圆转曲折,以及全身上下都有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圆动作在和谐地进行,能使肌肉、骨骼和韧带同时得到适当而均匀的活动。所以在锻炼效果上,也不是任何直线动作所能相提并论的。当然,这一特点,还得与上述各特点相配合,方能发挥太极拳的运动效果,否则,就不过是一般的圆形动作了。

(七)用意不用力:这是说练拳时应当多用意识去影响动作(即“全凭心意用功夫”),不要依靠多用力气去求得效果(完全不用力,是不可能的,少用力是可能的)。关于这一特点的生理作用和它的重要性,已在上一章详细说明,此处不再多说。

 

二、     表现在姿势方面的几个重要特点

 

(一)悬顶弛项:“悬顶”,在太极拳术语中叫做“顶头悬”,又叫做“虚领顶劲”,是说头顶与地平线应当保持垂直的姿势,如同头顶上有绳索悬着的一般。

这样的姿势,头部可以自然垂直,同时也不至于前俯后仰或者左右歪斜。但要注意,悬顶不同于拔顶,所以在拳论中又有“虚领顶劲”的指示,教人不要故意拔顶。“弛项”与“强项”恰恰相反,是教人颈部不要用力,应当任其自然放松,以与悬顶相适应。太极拳要求全身都能放松,头部是中枢所在的地方,当然更不应有丝毫紧张。

根据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理论,我们应当相信,凡是使神经中枢受到良好影响的方法(神经中枢需要安静,不需要紧张),也就是使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机能活动起着良好作用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对于太极拳的头部姿势的要求,不仅仅在于保持它的垂直,尤其重要的是在于注意它的松弛与自然。同时,我们还应当记着头部姿势的正确与否,对于全身整个姿势也有很大的影响。

与头部相关的是面容。面容方面的要求,当然也是要“听其自然”。第一不要怒目而视(不怒目的呆视也要避免),不要“着相”,否则,是与拳论“神宜内敛”一语不合的,同时也会使眼球的肌肉活动不够灵活。第二不要用力闭口,更切忌使劲咬牙。鼻腔呼吸是符合卫生的好习惯,因此,闭口是必要的,但是口腔用力不宜过大,那样会形成屏气不吐的毛病(练拳时如果呼吸太紧张是应该张口徐徐吐气的)。第三应当舌抵上颚,使唾腺分泌更多的津液,不但可以适应练拳时的润喉之需,使呼吸不致受喉头干燥的影响,同时有较多的津液咽入胃脏,对消化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含胸拔背:在生理上,身体的强弱与肌肉运动力的强弱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肌肉中有随意肌和不随意肌的区别,前者是与身体各部分的骨骼骨节相联结,可以在意识的暗示之下,能够随意伸缩;后者则是围绕在内脏的壁部,不能受意识的暗示,只是由于本体的伸缩力自成运动。由此,可以想见不随意肌的肌肉活动,如专靠四肢运动,显然只能得到间接的或者较小的效果,如果要获得较大的直接效果,势非在躯干上另加适当的运动不可。吴式太极拳的“含胸拔背”就是为达到这种效果的一个主要姿势。

“含胸”与“挺胸”不同。挺胸是使胸部突出,含胸是使胸部收进,两者作用不同,可想而知。吴式太极拳是以练习深呼吸(即武术术语中的所谓“气沉丹田”)为其主要运动形式之一,所以用含胸的姿势能使内部横隔有向下舒张的机会(含胸是随着动作而有所变动的,并不是固定的姿势),可以很自然的形成横隔式的呼吸(吸气时腹部能自然收缩,呼气时腹部能自然舒张,与气功疗养法的逆呼吸相同),同时由于横隔的张缩,使腹腔和肝脏受到时紧时松的腹压运动,对输送血液和促进肝脏机能活动,当然也有良好的生理作用。

至于“拔背”,原是随同“含胸”动作,背部自然弓出的一个姿势,能含胸自然也能拔背。“拔背”的主要作用在使脊柱的胸椎部分能够得到从前弓形[]转向后弓形[]的调剂活动;其次,是在运动时使肩背部分的肌肉得到更多的舒展活动。技击上所说的“力由脊发”,就是从这里练成习惯的。横隔式呼吸运动,对其他内脏机能当然也有一定的生理影响,本章不做专述。

(三)转腕旋膀:过去,吴式太极拳前辈有的也是把“沉肩坠肘”看作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其实“不许寒肩”(即两肩耸起,如同畏寒之状,与沉肩恰恰相反)和“坠肘护肋”,原是一般武术所同有的规律(如“拳不离胸”、“肘不离肋”),因此,只能将此称为所有武术的共同要点,而不能单独称为太极拳的特点。当然,太极拳的沉肩坠肘,在技击上还另有它的特殊作用,但也不过是运用上的不同,不能作为姿势上的特点而论,所以本文以“转腕旋膀”代之。

“转腕旋膀”(膀指小臂)的术语,是吴式太极拳前辈徐致一所创造,虽然名不见经传(《拳论》),但的确是太极拳的一个“经典”动作。尤其是吴式太极拳,所有动作都是走弧线的,在绝大多数的上肢运动里,都可以看到“腕随掌转”和“膀随腕转”的细致动作(如“揽雀尾”),以与圆形动作相配合,这与一般刚性武术的上肢运动(手腕要固定有力,小臂的屈伸也很少旋转)是显然有别的。因此,我们有理由把它作为姿势上的一个特点。它在技击上是提高“柔化”作用的一个方法,同时它也增进了腕、肘、臂、肩各部在联合动作中的细腻的肌肉活动,都是一般直线动作所不能得到的运动效果。

(四)舒指凸掌:太极拳,虽然名为“拳”术,其实同八卦掌一样,握拳甚少而用掌偏多。

掌的练法,一般都讲究手指用力并紧,太极拳偏偏相反,要求自然舒展,既不许用力并拢,也不要故意伸开。可是在伸臂出掌到达终点的时候,特别是立掌前推的动作,却要把掌心用暗劲微微一凸(如不用暗劲,也要用意识在暗中同时表示),使指尖有一种感觉,如同有气贯注一般,在小臂上也会觉得肌肉微微紧张。这两个姿势虽都是很小的特点,但舒指对放松肩臂起主要作用,而凸掌则与腹呼吸有密切关系(它是与沉气相呼应的),有一些练拳的人只注意舒指而并不重视凸掌,这对于吴式太极拳来说,是不够规范和不够细腻的。

(五)弓腰收臀:在拳论中有“主宰于腰”一语,在“十三势歌诀”里又有“命意源头在腰隙”和“刻刻留心在腰间”等语,可见太极拳是十分重视腰部动作的。

前面谈到吴式太极拳是走圆形的动作,可是这种圆形动作,并不是光用手画些圈子就算对了,腰部也必须有旋转动作去适应或者去带动身上其他部分的动作,才算合乎法则。明白了腰部动作应当与一切动作息息相关的道理(即“腰为主宰”),对于上面所说的几句拳经也就不难理解了。

弓腰即坐腰,也有叫做壮腰的,它是坐身时向下松腰使腰部向外弓出的一个姿势,与一般向上拔腰使腰部向里瘪进的姿势完全相反;这一姿势与含胸相配合,就是静坐法的坐身姿势。收臀即“敛臀”,是弓腰后臀部自然收进的姿势,与一般瘪腰突臀的姿势完全相反。

弓腰收臀的作用,主要与沉气有关,也就是加强横隔式的呼吸运动;其次在保持尾闾(即尾骶骨,在脊柱的下端)的自然中正(突臀时容易扭臀常常要使尾闾中正受到影响),另外,收臀能够使身体重心适度降低,对于做好平衡动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六)屈膝坐腿:一般武术动作,在一腿向后伸出的姿势里都要求腿膝用力伸直,不许弯曲,但太极拳却以自然伸直为主,而同时又独多屈膝坐腿的姿势,为一般武术所少见。

“屈膝坐腿”的作用,主要还是与沉气有关。由于在动作中采取了这样的姿势,使得膝胯两骨节的肌肉和韧带得到更多的伸展活动,在锻炼上,也有很显著的运动效果(初练太极拳时自觉腿上并未用力也会发酸即其明证)。另外,由于这一姿势,两腿一虚一实,在动作时不断交换,也避免了两腿同时用力容易疲劳的缺点。这一姿势,在过去的太极拳教材中,并未作为特点。其实,“屈膝坐腿”与“含胸弓腰”密切相配合,是吴式太极拳极为重要的一个姿势,而且也是吴式太极拳行拳中的一个常见的姿势,所以笔者把它与吴式太极拳的其他特点并列提了出来,以供初学者参考。

注:本章主要在于把吴式太极拳的动作特点与健身有关的道理略微介绍,以供读者研究。至于其他基本动作当然也有增强体质的作用,但因为都是武术上的一般动作,所以不作说明。

(若水执笔于2008年)

 

 

师兄好:

以上文字仅供参考,因为第一章吴式太极拳的形成、演化和传承的内容少了一些,资料仅限于“太极五虎”而未能展开。论坛是一件很有意愿的事情。如有可能,请师兄引荐我们参加增长见识。

上次在大兴参加您的“非遗专家”授牌仪式活动时,我已经办了退休手续(不然很难请假),现应邀在“珠江文化教育培训中心”做推广太极拳的专项工作。成欣欣女士(珠江文化的老总)的想法是,太极拳是非常好的产品,但能否打造成好的品牌而同柔道、跆拳道、瑜伽等产品在市场上一较高低?从而更好体现太极拳的商业文化价值?

我亦觉得太极拳应该得到社会精英人士的认同,这才可谓太极拳文化推广的成功。师兄在这方面做了很深的探索和辛勤的耕耘,师弟愿以师兄为榜样,全力协助师兄继续做耕耘工作,“为往圣继绝学”,为社会尽所能。

师弟单颖于穗2010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