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抑制物欲?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5-06-11

无法否认,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没有几个人能够免俗?没有几个人能够轻易逃脱物欲的纠缠?没有几个人能够摆脱物欲的控制?

要知道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都会身不由己地被卷入物欲的世界里,都会在一个刻意追求物欲的目标的环境里不得不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与压力。毕竟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世界里,呼吸同样的空气,周围的环境变化又怎么不会影响其中的人呢?尽管不少人可能起初还能够淡定自如地面对来自外面世界的种种诱惑,经过很多人也知道其实没有必要放纵自己的物欲,但是在同类面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都有自己的面子,都有自己的追求与目标,没有几个人愿意放下个人面子,没有几个人愿意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随波逐流自然而然成为不少人不得已的选择。

一旦这些人的内心选择了面子,选择了别人有,我也应该有,凭什么我比别人差,攀比的心理让不少人被社会的时尚裹挟,这样的人他们始终生活在别人的价值观之中,他们始终以别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他们始终拿别人的成绩来对照自己,他们始终把自己的情况放在一个与别人进行比较的状态下,他们怎么可能摆脱物欲的纠缠?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活得快乐自在?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抑制物欲?

我相信很多人都思考过怎么做,但并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因为实在有难度,实在是跟自己过不去,毕竟人性的弱点都是趋利避害,有利不追求是不太可能的。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在如此环境里,照样能够让自己抑制住自己的物欲,照样能够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这些人靠什么来抑制自己的物欲呢?科技企业家格雷厄姆·希尔在1998年挣到了原来想都不敢想象的财富,于是他在国会山地区买了一栋约330平方米的四层房屋,而且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消费,东西买得越多,他的快乐并没有因此而增加。这种现象是在当代社会极为普遍。“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梭罗名著《瓦尔登湖》百年前的余音,在当代社会里是越来越让人觉得深刻。

于是那些能够在喧嚣社会里保持清醒头脑的人,他们选择了合适自己的方式抑制物欲——或者简化自己的生活,把生活里那些复杂的程序且又是多余的内容删除掉,居住的地方不必太多,够住就行,吃的东西也不必太精致,够营养就好,出行,能不开车,就尽量不开车,买车,也不必管什么品牌,环保节能就可以,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尽可能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健身习惯,每天运动一个小时,或者打球,或者跑步,或者散步,让身体处于一种能量释放的状态,德国一项研究发现,一定强度的有氧运动能让人产生快乐情绪与满足感,从而抑制对金钱等物质的欲望。运动队物欲的抑制可能与大脑分泌的“奖赏”化学物质多巴胺有关。人在获得奖赏时,多巴胺水平快速升高,随后迅速回落;而运动则致使多巴胺水平持续升高数小时,结果导致大脑对金钱奖赏反应迟缓。另外如果可能则可以选择尝试具有体验价值:音乐、书籍、电影、乐器,这些体验价值的产品能够持续提升人的日常经验和感觉。也就是一旦我们有闲暇时间,完全可以听听音乐或者弹弹吉他,或者听有声读物,或者与家人朋友散步,或者看会书。

其实只要我们的内心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当机立断选择那些能够帮助我们增加快乐愉悦身心的活动方式,抑制物欲不是没有可能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是否下得了这个决心。一旦有了这样的决心,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简约而美丽,快乐而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