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死双美(慧能、洞山)

 看见就非常 2015-06-11

西元七一三年,慧能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便召集门人,把这一消息告诉他们。在场的弟子都放声大哭,唯独神会面色依然如故,也不哭泣。六祖道:

「只有神会超越了善恶的观念,达到了毁誉不动、哀乐不生的境界。其余的人跟随我这么多年,求的是什么道?今天哭泣究竟是为了谁?我很清楚自己要去哪里,才能预先告诉你们。要知道,真如法性(现象的本质本体)是不会生灭去来的。你们哭泣是因

为不知道我死后往哪里去,如果知道的话,便不会哭泣了。」

西元八七二年三月,洞山良价禅师知道自己远行的日子已到,命人为他剃髮披衣,撞击起寺院的大钟,安然坐化。僧众放声号哭,一直哭了好一个时辰。洞山忽然睁开眼睛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说:

「出家的人,心里不要为虚幻的外物所牵制,这才是真正的修行。生时操劳,死为休息,为什么要悲伤哭泣?」

于是洞山命令主事的和尚办愚癡斋,以责罚大众的不能忘情。洞山和他们一起斋戒,七天之后,叮咛大众说:

「这一次绝不要再哭死哭活像上次一样了!」

次日浴后,洞山端端正正地坐着,再也没有起来。

遇安禅师临终说偈迄,用香水沐身,让人把棺材擡到室内,自己走入棺里。三天后,门人思念师父,启开棺盖,见他安然而眠,放声悲号。遇安忽然睁开双目,从棺内走出,升堂说法,责备门人说:「这次谁要是再把棺材打开,谁就不是我的弟子。」

说罢又走进棺内,永远地躺在那里。

智晖禅师临终示偈说:

我有一间舍,父母为修盖。

住来八十年,近来有损坏。

早拟移住处,事涉有憎爱。

待他摧毁时,彼此无相碍。

生与死相伴相成,循环不已,所以一个禅者,决不至于悦生恶死。寒山子的诗说:

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

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

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

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

生与死组成了一个生灭不已的动态过程,生命日夜汇流向死亡的海洋,死亡的海洋是孕育新的生命的摇篮。

僧问子仪:「我师死后归于何处?」

子仪说:「子今欲识吾归处,东西南北柳成丝。」

僧问全(付+心):「你死后去哪里?」

全(付+心)说:「长江无间断,聚沫任风飘。」

僧又问:「还受祭祀吗?」

全(付+心)说:「当然可以。」

「那么怎样祭祀呢?」

「渔歌举棹,穀里闻声。」

僧问崇慧:「请问你死后何处去?」

崇慧说:「潜岳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辉。」

法明上座临终前大呼说:「我要走了,听我一偈。」众闻奔视,法明便说:「平生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死亡,意味着与天地宇宙的更高形式的合一。丝丝杨柳,娟娟明月,潺潺流水,习习清风,无不是死亡之法性的显现。个体以死亡的形式实现了与天地同化的进程,新的不朽生命由此而产生。

死亡在终点站台上迎接每一位旅人。一个禅者,只要他爱今生,也会一样地爱死亡。

他总是能够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当生命的烛光摇摇欲熄时,一种与万物合一的快感就会暖遍我们的全身。于是——

游子回到了家中,新郎拥住了新娘。

「让我全部的生命,

启程回它永久的家乡。」

永嘉玄觉初攻天台哲学,后来读《维摩经》时,发现自己的自性。在友人的劝说下,便到慧能处印证所学。初见慧能时,他绕着慧能走了三圈,振了振手中的锡杖,然后直直地立在慧能面前。

慧能说:「和尚应该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你是从哪里来的,居然如此傲慢无礼?」

玄觉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我顾不得那么多了。」

慧能说:「你既然担心生死无常,何不体认无生——不生不灭的大道,去除烦恼呢?」

玄觉说:「大道本是无生无灭的,万物也本是无迟速可言的。」

慧能高兴地说:「确实如此,确实如此。」

永嘉玄觉就按照和尚应有的威仪向慧能礼拜,然后立即告辞。

慧能便说:「为什么这样匆忙呢?」

玄觉答道:「我根本就未曾动过,哪里谈得上匆忙呢?」

慧能心想,这和尚够伶俐的,就又说:「谁知道你未曾动过?」

玄觉说:「这是你自己产生的分别观念啊。」

慧能便说:「你很能体会无生的意思了。」

玄觉说:「既然是无生,哪里还有意思可言呢?」

慧能反问:「如果无意,谁还能分别它呢?」

玄觉回答道:「分别本身也是没有意思的。」

于是慧能深加讚许道:「你说得太好了!」

玄觉便留在寺中住了一宿,时人称他为「一宿觉」。

天台宗本是研习佛理、讲究名相的。当玄觉研读《维摩经》时,他顿悟见性了,开始反对学问和哲学推理活动。因为只要你把握住你的内心,就没有任何慾念、外物来诱惑、污染你,心灵空明澄澈,这就是见性。要是能使心不住于内,不住于外,也不住于中间,你就能自由自在,透透无碍,抖落种种束缚,从而和六祖并驾齐驱,相视而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