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礼毕业季|大学校园建筑设计

 真友书屋 2015-06-11

牵动千千万万人的高考终于过去了,9月就是莘莘学子入学的时间。让我们扒一扒令人向往又美丽的大学建筑设计吧!

全通透的玻璃墙,305根细长似乎随机分布的立柱支撑,像迷宫一样模糊的边界,这就是神奈川工大的KAIT工房抽象建筑体。

有趣的是,柱子的跨度非常小,能充分体会到在柱子之间穿行的乐趣。

工房里放了许多车床之类的老机器,古老的机器和极端抽象的空间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加上穿插在它们中间的绿色植物,非常独特。

精练、纤细,风景建筑和工房之间似乎在这间校园建筑内瞬间变得无界限……原来工科院校也可以这么貌美有内涵。


外观上看这个体量巨大、高密度、坚固的混凝土建筑体坐落在北美洲的智利。这座校园建筑从设计、景观到立面规划都考虑到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建筑体在立面上做足了文章,建筑师提出在北立面和西立面种植绿化,以在炎热的季节里提供遮荫和保持湿度,同时,屋顶的花园有助隔热。


东立面使用混凝土墙和装饰玻璃,以保证有足够的光线进入课室 。

为了减少建筑的占地面积,部分入口就这样被设计在庭院上方。

穿过条条密道就可以进入建筑内。在树林中穿行的坡道可以接进入建筑二从东侧或西侧的公共庭院可进入一层会议室和办公室。这些通道在中庭大厅处交汇,使学院成为了汇聚人群的一个十字路口


由扎哈·哈迪德设计的香港理工大学的创新大厦。这个建筑有76米高,接近九龙,该栋大楼为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及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的总部。



这个建筑被设计成一个变体的塔楼,混凝土讲台和百叶式的视觉统一是流动形式的。入口处从大楼恣意延伸而出,宛如宇宙飞船的登机口,充满科幻与现代感。

一系列“百叶窗”设计是该建筑的最大看点。建筑外观看上去像一块巨大的磐石,大楼落成后也成为了新的城市坐标,可以容纳该学院设计系的1500名学生。

赫尔辛基大学主图书馆是芬兰最大的学术图书馆,建筑的落成也为城市重要的历史性街区开启了一扇大门

室内设计是基于天花上的一系列开。三个不同的开窗设计和主楼梯为空间奠定了氛围,立面的建筑概念直接反映了室内的功能设计。


带有隔音设备的工作区可以为安静阅读和热闹的小组讨论同时提供所需。图书馆内没有单独隔开阅读空间,不同学科领域的图书分配在建筑每层的收藏室内

这样的设计,源于赫尔辛基大学的目的:希望让学生以及教师共同享有趣且舒适的空间

整个艺术学院建筑的核心功能包括开放的工作室、工房和教学空间(称为设计棚)。另外还有一个垂直画廊。这个垂直画廊为学院的学生作品提供了一个展示空间,并成为学生展示的橱窗。


学校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之间相互合作,打造一个开放性的工作环境学生可以在一个轻松开放的空间展示自己的作品。


爱默生大学艺术学院新楼的建筑立面为玻璃幕墙,并带有智能的遮阳控制系统,水平方向的鳞片可随着光线、温度和太阳角的变化开合。


这样的建筑出现在洛杉矶这个城市,很符合城市的气质。整个建筑成了学生导演、放映、制作的大舞台……

完备的影音设备,和各类教学区和工作空间,多媒体实验室和放映室,以及现场表演空间,宽敞舒适。

大家都在说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里隐藏着一座漂浮在半空的时空隧道,这个建筑可作为演讲厅,图书馆和档案馆。

“金属桥梁式”的建筑体与维多利亚时期的修道院相互共存。


在校园现有建筑群中,个性超脱的建筑体在环境中被分离开来,一个现代建筑介入颠覆了原有的校园气息。虽然扎哈的设计现代且前卫,但从建筑的体量尺度上还是蛮迎合已有的建筑。弧形表面形状甚至有意无意间避开了一个上百年的红杉树。

建筑内部流线型的空间,灯光打散、冷暖的变换应用也是十分考究。

为了让人流和人们卡一看到外面的风景,多个拱形结构会使缓坡的地面和前面的花园与建筑连接。这种特色的拱结构由混凝土包裹的钢板制成。让一个公共的图书馆空间变成了蹭书、约会、散步、喝东西等等的好地方

日本高度重视公共空间管理,通过人性化的运营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关注。

连续拱门图书馆建筑的主要特色,通透的窗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好风景。有一扇超大的窗户,读者的心情怎么会不好呢?想在这样的大学呆吧?!

媒体区设置有宽大靠背的座椅并且每个人在空间内能够保持相对独立。看着被包裹在椅子内部的读者就知道他们有多舒服,让阿联好生羡慕。


每个大学的建筑设计都有自己的特色。9月很快就会到来,阿联祝愿高考的学子们可以收到自己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