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濮院:忆当年翔云观看戏

 幽湖落云 2015-06-11
点击上方“微濮院”可以订阅哦!
上图 /《翔云观》桐乡文联王慧玲 下图 《墙》濮院镇小沈星渊 来源女画家笔下的濮院

忆当年翔云观看戏

文/ 张贵忠 姚镌明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老濮院人总是这样说:“走进翔云观,看见王灵官。”这是因为翔云观的灵官殿上,有着一个“脚踏火轮盘,长着三只眼睛”的灵官菩萨的塑像。它面对山门,所以大家一进门就会看见。在灵官菩萨的后面,有一个坐南朝北的木结构大戏台,大约是清·光绪元年时建造的。戏台蛮大,有四十多平方米,戏台前的石板天井,更大,可容纳几百个人站着看戏。我们小时候看戏,就是那个地方。


那个时候,外地戏班子(即剧团)很多,叫“的笃班”、“草台班”、“大舞台”等等都有。当时来濮院演戏的剧种,大多是京戏,戏班子有“黄金大舞台”、“庆生大舞台”、“万国大舞台”、“田记大舞台”等,剧目都是折子戏,武戏有“长坂坡”、“四季春”、“金钱豹”、“大闹天宫”、“关公走麦城”等,文戏有“诸葛亮借东风”、“龙凤呈祥”、“三娘教子”等,名演员孙伯林、杨一麟、周肖璐都来过。。绍兴戏(即越剧)演得比较少,但名演员吕瑞英倒也来过。


戏班子来的时候,一般是从水路来的,三、五只或六、七只乌艄船,停靠在庙桥港翔云观的大门前的河埠头。演出一般是下午、晚上两场。当天上午,有人掮着一块木牌,摇着铜铃,巡走在大街小巷。木牌的正面写着戏班子的名称、演员姓名等,反面写着当天两场的各类剧目,任何人要看,他都会让你看个仔细。晚上演出时,点亮六盏汽油灯,山门口一盏,台上三盏,后台东西各一盏,照耀得如同白昼一样。


每次演戏,总是由镇上几个有名望的人(一般都是票友)发起,他们会到镇上各大厂商那里去筹钱,钱筹够了,大家都可以免费看戏。如果钱筹不到或不够的话,他们会在翔云观山门口售票。有时请到了名牌戏班子,则还会在戏台前方东西两侧搭起看台,摆好凳子,聊以作为出钱的老板们的包厢。


演戏的日子里,也会发生因演戏不到位而引起纠纷。如1946年秋天,有一次万国舞台来演出,是京剧“长坂坡”。他们演的很马虎,不卖力,台下观众就让起来了。台上土匪头子牛松泉就拔出“木壳枪”,吩咐手下把带头闹事的“裁缝四毛”拖到后面打巴掌,后来由保长苏保香出面打圆场才算了结。

于是有人就编了一段顺口溜:

“万国舞台刚开场,

长坂坡走出关云长。

上头武戏勿出力,

下底看客起闹猛。

裁衣四毛勿识相,

指指戳戳喉咙响。

松泉大亨拔手枪,

裁衣四毛吃巴掌。

跌煞冲煞苏保香,

两条香烟打圆场。”


那时演戏,一般在演到接近尾声时,就不收票了,以便让无钱买票、等在门口听听的戏迷们可以进去过过戏瘾,这也就是俗称的“看放戏”。当然,也有顽童预先钻入观内城皇殿的佛龛下面,到时候大模大样地溜出来看戏,也是常有的事,我们两个也是曾经的顽童,现在想想倒蛮有趣。


那时演戏,一般以农闲时节居多。兴发的日子,四南北乡的农民都赶过来,有步行来的,有摇船来的,多达几百人,使小镇出现了热闹非凡的景象。那些油沸韭菜饼、臭豆腐干的小摊贩,那些沿街叫卖大饼油条,“素鸡素爆鱼”的小商贩,那些走街串巷的馄饨担,加上饭馆、客栈及其他的商家,都会带来让人喜笑颜开的生意经。


如今,桐乡市府、濮院镇政府拟把濮院打造成“南购羊毛衫,北游古街巷”的购物旅游的旅游城镇,实在是一件顺应民心的大好事。如此,则修复翔云观、重建翔云观戏台就应该是日程上的事情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