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月芙蓉花花神孟昶

 海航润泽馆 2015-06-12
十月芙蓉花花神 <wbr>孟昶
 
          咏芙蓉花诗词

木芙蓉下招客饮

白居易 

晚秋思饮两三杯,招得江头酒客来;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芙蓉

唐五代 黄滔 

须到露寒方有态,为经霜邑稍无香。
移根若在秦宫里,多少佳人泣晓妆。
庭下木芙蓉

徐铉
伶君庭下木芙蓉,袅袅纤枝淡淡红。
晓吐芳心零宿露,晚摇娇影媚清风。

                        

芙蓉

宋 范成大 

洞户掩秋深,画桥横晚静;
袅袅芙蓉风,池光弄花影。
怀我白鸥边,锦幛缭千顷;
明湖拍岸平,红绿染天镜。

芙蓉

宋  范成大 

艳粉发妆朝日丽,湿红浮影晚波清。
谁知摇落霜林畔,一段韶光画不成。

木芙蓉

王安石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境欲妆慵。

  

拒霜
宋 陈与义  

拒霜花已吐,吾宇不凄凉。
天地虽肃杀,草木有芬芳。
道人宴坐处,侍女古时妆。
浓露湿丹脸,西风吹绿裳。

拒霜

陆游
满庭黄叶舞西风,天地方收肃杀功。
何事独蒙青女力,墙头催放数苞红。

芙蓉

元蒲道源 

午醉未醒全带艳,晨妆初罢尚含羞。
未甘白贮居寒素,也著绯衣入品流。


十月芙蓉花花神 <wbr>孟昶 

 

   首创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么眼熟的对子,正是国人过年时,家家户户门楣上贴着的春联。根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记载,后蜀皇帝孟昶命学士辛寅逊在桃符板上题写吉祥辞句,又嫌辛寅逊所作不佳,便亲自挥毫题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开启了国人于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的习俗,时当公元九****年。
孟昶是个才思敏捷的文人皇帝,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也颇杰出;历来风流皇帝的事功虽然都脍炙人口,但真正能与后世人们的生活完全融合的,似乎只有孟昶的春联。除了是春联的创始人,孟昶还有三个家喻户晓的身分:十月芙蓉花花神、送子张仙、南管祖师爷。据史载,孟昶雅好音乐,且能作曲。今日台湾、南洋、福建等地的南管馆阁,所供奉的开山祖师爷为孟昶,又称「孟府郎君」或「郎君」。但南管如何发祥、演进、传播,似无史料可稽;可能跟传说孟昶心爱的「花蕊夫人」葬于闽南有关。
大有作为
     孟昶字保元,五代十国后蜀皇帝,继位之初,在母亲李氏的督导之下,颇勤于政事,生活节俭,也曾有过一番作为。他把对官员的规诫,编写成〈诫谕辞〉,刻在石碑上,立于官署,作为官吏的道德及行为规范。其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成为尔后历朝官吏的良心规诫。
      孟昶也曾实行「赋役俱省」政策,减少税赋,免除民役,与民休息,使农业经营得以蓬勃发展,天府西蜀一度成为当时全中国最繁荣、安定的地区。他更任命翰林学士韩保升主修《本草》,详究药草形态,精研药物功效,以苏敬的《新修本草》为蓝本,参考了多家本草文献,加以参校、增补、注释、修订,最后编成《重广英公本草》二十卷(简称《蜀本草》),并附《图经》;对于中医药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
耽于享乐
     但是尔后的孟昶,却是个年少登极,玩兴颇重,恣意享受,最后国破家亡,身死异域的悲剧人物。他与「花蕊夫人」的故事,干系到他俩及赵匡胤和赵光义两兄弟的四角畸恋,过程既温馨浪漫,又惊心动魄,结局却令人低回。

     孟昶在位期间是一个太平盛世。据说他怕热,便在宫城的摩河池上,起建一座水晶宫殿,用楠木做为支柱,把沉香木当栋梁,拿珊瑚雕刻成窗花,以碧绿玉石作窗户;四周墙壁,不用砖石,而是用长达数丈开阔的琉璃镶嵌砌成,使得内外通明,毫无隔阂;再从后宫移来夜明珠,把夜晚也变得有如白昼;罗帐锦被,珍玩充栋;孟昶就在其内日日歌舞,夜夜升平。


十月芙蓉花花神 <wbr>孟昶

    宠爱慧妃
     孟昶的三千后宫中,最受宠爱的是「花蕊夫人」。她十四岁入宫为歌妓,十七岁便以洋溢的才情,压倒三千粉黛。她不仅懂诗词、通音律,更擅长歌舞,还精通烹食,更协助孟昶制颁《官箴》、刻印经史、设置「匦箱」,广开言路、建立我国第一个国家画院、编成我国第一部词选《花间集》,在在显示她并非凡花俗女。孟昶为她描眉、封为慧妃,将《花蕊夫人宫词》刊行天下。她的天生丽质,孟昶形容「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乃赐号「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的多才多艺,也表现在日常生活层面。她用芙蓉花捣汁染布,以花绘做帐,称为「芙蓉帐」。每逢初一,孟昶必定吃素,且喜薯药,花蕊夫人便将薯药切片,用藕粉拌匀,再加上五种佐料,使之清香扑鼻,吃起来又酥又脆,看起来洁白似银,有如圆月,当时称之为「月一盘」。
     风流韵事
      像花蕊夫人这种深度的美,莫说在宫中长大、文弱的孟昶,沉迷得无法自拔,就连军人出身,马上打天下,建立宋朝的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也都为之迷醉不已;后人想象的花蕊夫人之美,从孟昶笔下的〈玉楼春〉可略窥一二:「冰肌玉骨,正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花蕊夫人最爱芙蓉花,孟昶因而命官家百姓,在都城(今四川成都)遍植芙蓉。每当芙蓉盛开,加上芙蓉花可以一日三变色,使得成都沿城四十里,宛如铺了又厚、又长、又灿烂、又多变的锦绣地毯一样。花开时,月近中秋,孟昶总是趁机命驾浣花溪泛舟游玩,花前月下,肌滑香动,莺燕纷飞,山呼万岁,这样的风流韵事,堪称千古绝唱。今日成都简称「蓉」或「锦」即由此而来;孟昶受尊为十月芙蓉花花神,原因也在此。
国破家亡 身死异域

     孟昶和花蕊夫人这样一对神仙美眷,似乎连老天都会忌妒。宋太祖干德二年十一月,宋发兵六万征讨后蜀,十四万守土蜀兵一触即溃。孟昶着白衣白帽,自缚出城请降,与花蕊夫人一行三十三人被押赴汴梁。他们的生命与生活,到此有了惊心动魄的转折。

      亡国后,孟昶被封为秦国公,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赵匡胤对俘臣如此恩遇,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他久闻花蕊夫人艳绝尘寰,便故意重赏孟昶一家,让他们进宫谢恩,目的在一睹花蕊夫人的风采。
     七天后,孟昶暴毙,年方四十七。葬于汴京朱仙镇东南十公里处,今大孟昶村,尚有墓在。闻知孟昶死,他的母亲李氏并未流泪,只对着他的尸身,悲愤地说:「你不能为国捐躯,以至有今日之羞辱。我之所以未殉节,是因为有你在,如今我还活着做什么?」不久绝食而死。

    孟昶之死,史家多认为是赵匡胤下的毒手。但是赵匡胤却表现出一副悲凄莫名的样子,辍朝五日,素服发丧,又赠布帛千匹,葬费全由官家负担,还加谥孟昶「恭惠」;他的醉翁之意,在花蕊夫人身上


十月芙蓉花花神 <wbr>孟昶

 

    亡国之女 情何以堪
    由于孟昶受谥「恭惠」,花蕊夫人再次进宫谢恩。这次,赵匡胤硬把她留在宫中侍宴。他早就听闻花蕊夫人的才学,便故意命她即席吟诗。花蕊夫人吟出〈万里朝天曲〉:「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髻学朝天竟是谶言,多么沉重的叹息!赵匡胤听罢久久无语,逼着要花蕊夫人再作一首,并且要针对后蜀之亡而发。没人猜准赵匡胤不言的意思,但是在征服者面前诉说亡国之痛,显然是大忌;然真要忘却亡国之痛,又让人情何以堪?花蕊夫人于是吟道:「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真情假意 纠葛不清
    用悲愤婉转的词汇,不亢不卑地表达了深沉的悲哀,却只怪那些不战而降的蜀兵;这样的气节、这样的亡国之女,让马上打江山的铁血男儿赵匡胤深深感动,更加深了对她的爱慕。不久之后,赵匡胤正式封花蕊夫人为贵妃,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寝宫饮酒听曲。
      但是,在赵匡胤背后,花蕊夫人还有一个爱慕者,那就是一手导演陈桥兵变,为赵匡胤黄袍加身,共同打下宋朝江山的赵光义--赵匡胤的弟弟,后来的宋太宗。
     花蕊夫人并没有忘记与孟昶的夫妻之情,周旋在二个拥有无上权势男人之间的她,还是经常偷偷地朝拜先夫的画像,以慰其灵。她也知道,在真情与假意纠葛不清的四角恋情中,权势斗争与爱恨交织引发的杀机,正一步一步逼向自己。
    后来有一天,赵匡胤无意间发现了花蕊夫人,正对着一幅挟弓射猎的画像祭拜,只觉得画中人似曾相识。他逼问她画中人是谁?
     「张仙,蜀人俗传的张仙,虔诚供奉可得子嗣。」花蕊夫人情急生智,暗示有意为赵匡胤传子嗣,不但解除了危机,反而让赵匡胤更加深了对她的爱、更让孟昶变成了送子张仙。从那时起,宋宫里的妃嫔,乃至于民间家庭,无不挂起孟昶的画像顶礼膜拜,以求后继有人。这种习俗至今不衰;孟昶若地下有知,当可含笑。
    传说花蕊夫人最后的下场,是被赵光义一箭射死的;另外一种说法则是,赵匡胤死后,花蕊夫人也年华老去,郁抑以终。
    「江边谁种木芙蓉,寂寞芳姿照水红。」宋宫中的花蕊夫人,恰如清雅柔美的芙蓉,总带着烟霞般的寂寞与哀愁;当赵光义的无情箭射出她的鲜血,也射出了她「昔作芙蓉花,今为断肠草」的凄美。也因此,也有人把十月芙蓉花花神的尊号封给了她!
    每到秋风起、霜华落的十月,寒水总照映着岸边的芙蓉,宛如孟昶与花蕊夫人的血色俪影,正逐水漂荡,总让人不「更凭朱栏忆芙蓉,肠断一枝红」也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