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沙市区居民领取不动产登记证。吴亚东 摄 5月13日,湖北省荆州市政府办公楼内,一场特殊的“签约”仪式正在进行。 在荆州市副市长吴方军的主持下,市编办、市国土资源局、市房产管理局三方负责人共同签订《不动产登记交易制度改革职能职责及人员编制划转清单》,这标志着荆州市市本级不动产登记部门机构、职能、人员、资金、资产、业务 “六位一体”整合到位。 职责机构整合到位,为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夯实了基础。据统计,自4月1日荆州市颁发湖北省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以来,截至5月28日,该市市本级各不动产登记窗口共受理颁发不动产权利证书5114件,赢得了社会各方的肯定,不动产登记各项工作稳健运行。 作为全国15个不动产统一登记窗口联系点之一的荆州市,承担着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样板”的重任。如何克服职责机构整合、业务流转再造、信息平台建设等前所未有的难题?荆州市的做法就是实施系统、业务、信息、政策“四整合”。 六位一体,“系统整合”才是“真整合” “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是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和系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荆州市委、市政府将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点内容。 据了解,荆州市专门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组织、宣传、编办、人社、财政、住建、房管、国土资源等11个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领导小组,为不动产统一登记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015年1月,荆州市初步实现了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的整合,市房管局、市林业局涉及不动产登记的职责并入市国土资源局,在市国土资源局设立不动产登记科,同时设立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市国土资源局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统一领导、统一受理、统一流程,经过一段时间一个窗口对外的试运行后,荆州市发现,初步的整合并不能彻底解决长期以来的分头受理、多头登记问题。 为真正实现实质性的整合,荆州市对机构职能进行再调整、从业人员再组合、服务窗口再统一,最终形成了机构、职能、人员、资金、资产、业务“六位一体”。 ——调整完善不动产登记交易制度和职责。将市房屋产权市场管理处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整合,组建荆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为市国土资源局管理的副县级事业单位;将市房产局承担的房产交易(含房屋测绘)、房产信息、档案管理等职责,一并划入国土资源部门。 ——按照“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将原市房屋产权市场管理处以及各房管分局从事房产登记的人员119人,连人带编成建制划入国土资源部门。核定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事业编制120名、过渡编制56名(过渡编制随人员自然减员予以核销)。 ——根据中心城区的地域分区,市本级不动产登记机构构建“一个中心、三个窗口”的格局。市局在三个窗口同步开展场地建设。同时,借助部、省、市、县、乡互联互通“4+1”网络平台,将统一登记受理窗口延伸到中心城区 12个乡镇国土资源所,及时方便辖区群众就近登记。 流程再造, “业务整合”确保高效稳妥运行 4月1日,荆州市民刘晓静、宋发军夫妇从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孙亚手中接过了全省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从申请到拿证,仅用了5天,提交一套个人资料,他们就办好了新买的商品房不动产权证书。 和这对夫妇一样,依托一套切实可行的业务流程,荆州1400多本《不动产权证书》、3600多份《不动产登记证明》顺利发放。据了解,为确保不动产登记工作高效、稳妥运行,荆州市对不动产登记业务流程进行了三方面再造。 ——加强顶层设计。从荆州实际出发,明确市本级不动产登记工作分“两步走”:第一步为过渡期,不动产登记工作采取“五统一分”的方式开展工作,即统一受理、分别审核、统一登簿、统一收费、统一发证、统一归档。第二步为规范期,努力实现全流程优化审批、全区域便民服务、全业务网上办理、全节点效能监管。同时,对4月1日之前颁发的各类权属证书管理,采取“老证老办法、新证新办法”,在办理变更登记时,逐步更换为新的不动产登记簿证。 ——优化业务流程。按照“要件不缺、收费可减、便于操作”的原则,对于国土资源、房管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认真梳理和整合,整理出经常性的业务事项23项,分门别类印制服务指南、告知单、样表,供用户填表时参考。 ——大胆先行先试。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将《不动产登记申请审批表》分别印制为申请表和审批表,删减了表中涉及海域的部分,增加了土地权属性质、类型等重要的物权内容,专门设计了《不动产抵押登记申请书》等。 “这些措施既规范了不动产登记行为,又结合了地方实际,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业内人士予以肯定。 平台并轨, “信息整合”夯实管理基础 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作为一项全新的事物,现阶段全国都处于摸索阶段。各地基础数据、现状各不相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荆州该如何入手? “统一的数据库信息平台是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在荆州市,国土资源部门、房管部门运行着截然不同的两套系统,融合对接信息系统首当其冲。 同心协力,其利断金。在荆州,出现了这样一幕:为国土资源部门开发电子政务平台的中智公司、为房产部门开发房产交易登记系统的东软公司,为颁发全国第一证的江苏省徐州市研发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的吉奥公司的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展开了技术攻关,研发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 经过反复研究,专家们一致同意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房产基础数据,在不改变房产交易登记系统的前提下,利用视图将所需要的数据,从原来的电子政务平台,推送到新的不动产登记系统中去,实现三个信息系统并联式运行。 数据库的融合,使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成为现实。为满足过渡期后的数据要求,荆州市国土资源局对数据库进行了扩区,从原来的主城区扩大到中心城区。通过对系统流程进行定制与程序开发,对现有的房产交易登记系统与土地登记系统进行全面梳理,最终形成了三大类的业务办理体系即土地业务、房产业务、房地一体业务,据此逐一确定了每一个审批环节。 “通过以上措施,成功再造了不动产登记的系统流程,制作了300多项应用表单,实现了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的整合。”荆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表示。 为保障不动产登记系统顺畅运行,荆州市国土资源局成立了以多家单位为支撑的技术专班,为不动产登记中遇到的新业务种类和数据质量问题提供技术保障。实行每日通报情况、专人跟踪进度、每周碰头梳理的工作模式,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的问题。 探索创新,“政策整合”让公众获得更多便利 荆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坦言,长期以来房、地分散登记,公众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思维观念,给不动产登记造成了障碍。 “过去能直接在房产部门办理房产转让,现在却不能办理了,同步办理土地转让还必须依法报政府批准”,“涉及划拨土地转让的,还需缴纳土地出让金”,“过去房屋抵押和土地抵押可以分开办理,现在必须捆绑办理”……难道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给公众带来的不是便利,而是更多的麻烦? 为了打消公众的质疑和担忧,荆州市一方面向群众作好政策解释,另一方面主动梳理有关政策制度,优化管理。 —— 建立问题快速处理机制。本着“依法、高效、务实、为民”的原则,建立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快速处理机制。窗口人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主动发现、认真查找、深入研究、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不动产登记工作让群众满意、社会认可、政府放心。4月以来,荆州市国土局先后出台了《不动产权籍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不动产登记若干问题处理办法》等规定。对于办理司法协助、档案整理入库、遗失补证以及乡镇不动产登记等问题,也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有效缓解了登记工作中的矛盾。 —— 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为解决房屋、土地分开抵押的问题,荆州市国土局与市金融办等相关部门沟通协商,最终达成共识。近日,市国土局、金融办、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银监会荆州监管分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下发了《关于依法规范不动产抵押登记相关问题的通知》,对不动产抵押登记进行了全面规范。 ——建立登记质量监管机制。“过去,土地登记的最后审批机关是地方政府,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后,由国土资源登记部门审批,国土部门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荆州市国土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守住登记质量这根生命线,他们将建章立制,严抓细节,将质量管理落实在整个业务办理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登记审批的全过程,确保登记成果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