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空间视觉魔术师

 真友书屋 2015-06-13


2006年,丹麦奥尔胡斯市(Aarhus)ARoS美术馆发起一项竞赛,向欧美艺术家征求博物馆顶层的改造方案。2007年,冰岛籍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的《你的彩虹全景》(Yourainbow panorama)获得评委团一致同意。博物馆很快便启动一系列工程,加固现有建筑体,以便能够在审美与功能上实现这件总重250吨的“作品”。



奥拉维尔的构思源于彩虹,这也是为了契合博物馆的原初设计理念。1997年,ARoS美术馆的设计方案问世,灵感取材于但丁的《神曲》。九层地狱中的底层位于博物馆建筑下方,观众在向上位移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光明的照耀,直至博物馆顶层,也即但丁的“天堂”所在。然而,由于预算原因,这一部分的设计始终未能成型。2004年4月7日博物馆正式开幕时,顶层只有一小块露台可供使用。经过四年的工程,一条由全色系光谱组成的环形玻璃走廊在2011年面世,轻盈地凌驾于ARoS博物馆之上。走廊全长150米,宽3米,高3.5米。走廊的玻璃墙分为三层,内外两层之间是一层单色贴膜。整条走廊的彩虹色系便建立在三原色基础上,即青色、品红与黄色。走廊高出屋顶4米,由承重中度层压玻璃制成,直径为52米,横跨博物馆顶层。它既是一座被抬升的永久建筑,也成为奥尔胡斯市的地标。人们可以亲自进入其中走动,也可以在城市不同角落看到它(美术馆位于市中心)。


被问及构思来源时,奥拉维尔提起了他对ARoS建筑风景的好奇。2004年,他曾在这里举办个展,当时便考虑能否在屋顶安置一些东西。他想创造一种空间,观众置身其中时,无法确定自己是在艺术作品中,还是在建筑中。此外,ARoS美术馆也曾经举办过一系列丹麦现代主义艺术展,探讨色彩的作品恰恰就在美术馆八楼展出,灵感因此逐渐成型。在馆方看来,奥拉维尔的方案之所以能够赢得评委的一致好感,是因为他的方案既保留了现有的建筑结构,同时又以巧妙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充,完美实现了但丁关于天堂与地狱的隐喻。



在艺术家的构思中,这条全景走廊也是一座根据日光与色彩变化的城市年轮。每天,阳光穿过彩色玻璃投射到城市建筑上,不同地区轮流被不同色彩覆盖,这使得ARoS博物馆既像一座灯塔,又能够暗示城市景点的分部与时间的过渡。在环形走廊内部,观者的体验绝不可能发生重复:时间、日光角度、位置、个人情绪,都会对观者的感知产生影响。而最巧妙的是,奥拉维尔对三原色的使用,取消了艺术家对色彩的人为干预,任何观众都是在同等条件下挖掘个体与环境的特殊契合点。因此,观者的视觉感知成为这条走廊的关键组成部分。换言之,奥拉维尔把观众纳入到了一个共同创作的过程中。



丹麦建筑家阿伦·德·瓦尔(Allen De Waal)指出,西方19世纪的美术馆,其顶部多装饰有天使与胜利光环,暗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术馆功能的期待:承载圣物的场所。相反,以蓬皮杜中心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美术馆,则表现出技术时代的繁复夸张,更让人联想到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第三类接触》中的空间。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是在通过建筑设计指向某种神性轮。然而,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你的彩虹全景》却无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在这条环形走丹麦建筑家阿伦·德·瓦尔(Allen De Waal)指出,西方19世纪的美术馆,其顶部多装饰有天使与胜利光环,暗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术馆功能的期待:承载圣物的场所。相反,以蓬皮杜中心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美术馆,则表现出技术时代的繁复夸张,更让人联想到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第三类接触》中的空间。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是在通过建筑设计指向某种神性轮。然而,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你的彩虹全景》却无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在这条环形走


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教授卡斯滕·涛(CarstenThau)指出,如今的大部分西方城市建筑与公共空间都充斥着“体验经济”。但是,这种体验的特点,是建立一种单一的视角,将消费者或居民抛入其中,强制他们产生感受。相反,在奥拉维尔的作品中,人们不会感受到这种强迫性。面对《你的彩虹全景》,观众不会认为自己是“受众”。正如艺术家指出的:“你是在与作品不停的交流与切磋。” 卡斯滕更指出,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西方建筑大都将空视为由透视统治的客体。在建筑学内部,对意义的追求已经被简化为纯粹的哲学或几何问题,空间中的个体也被视为某种视角的承载物而已。



拉维尔的出色之处,在于他将空间视为通过运动产生体验的载体。由此,空间与时间才发生了关系,意义才得以诞生。色彩是奥拉维尔的重要素材,但他强调自己并不是在挖掘色彩的象征意义。通过研究人类视觉感官对色彩的反应,艺术家试图通过彩虹走廊让观众意识到,面前除了色彩,没有任何其他因素可以指引身体的移动。奥拉维尔反对艺术史学家对作品的描述方式,对于这些人而言,每件作品都是永恒的,而触摸、感知作品的体验却被驱逐。正如奥拉维尔一贯的创作习惯,对他而言,作品只是媒介,艺术家并不是上帝,而是启发与放大个体感知的参与者。(编辑:张慧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