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风采:吴玉柱访谈:中医,艺术与科学

 昵称535749 2015-06-13
2015-06-08 11:26:31

  中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且临床疗效卓著。它内涵深广,包括基础理论、诊断、治疗方法、药物、针灸、推拿等。中医是传统东方医学的代表,传统的日本医学、韩国医学及国内少数民族医学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

  我个人认为,中医是艺术与文化的结合,在结合医者自己的经验的同时,创造了一种高尚的理念,不为时间所磨灭。中医蕴含着丰富的活人济世思想,它不仅仅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更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

  中医药思想的精髓在于阴阳——宇宙万物莫非阴阳。但是没有任何事物是独阴独阳的,而是阴阳之间不断变化、相互调和。阴阳对立统一,不可分割,彼此影响。斗转星移、四季更替,都是阴阳转化使然。疾病也是由于人体阴阳不和所致。中医治病就是在调和阴阳。这一原则贯穿于针灸、中药、气功治疗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太极图,太极图中的阴阳两鱼象征着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它们不可能融合(统一),但却永远相互影响。

  中国古哲贤达和哲学都认为,“道”乃世界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医学的整体观就植根于此。历代中医名家之所以医术高超、疗效独特,并非由于他们掌握了中医学中具有共性特征的基础知识,而是体现在其独特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如张景岳学术理论的共性主体理论已经被总结整理至“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但总结提炼的只能是中医学中一些共性的认识,而张景岳临床特色的个性化内容则只能归入中医各家学说中。此类名家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理论和经验不仅仅是中医各家学说学科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学学科的灵魂之一。

  不久前,法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司机不进早餐,驾驶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中医认为,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营养周身,但是未进早餐,则生化乏源,心神失养,所以容易出现事故。此外,我个人认为水谷精微即是西医所指的三磷酸腺苷(ATP),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中医认为,只要人体和谐平衡,就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因此,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保持适度,如不可暴饮暴食。中医还强调要保持精神健康。中医还认为,善于养生的人亦懂得未病先防,不讳疾忌医。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源头活水,所有内容都可根据它分类。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来说,这种分类方法难以接受。但对于一直受这种文化熏陶的国人来说,能自如地运用这种理论解释人的生老病死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医的脏腑理论亦可诠释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每个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医学所谓的脏腑内涵深广,不仅仅是解剖学所指的器官(实物),更代表人体诸多系统的生理及病理变化。脏腑包括五脏六腑,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我个人认为三焦就是西医学所指的胸膜和腹膜。五脏六腑各有其功用,但又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是一个有机整体。《素问·五脏别论》一言蔽之:“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中医各家学说是以历代著名医家的学说、思想或临床经验为主线,展示他们的个性化学术思想与中医学共性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而融会中医学中具有共性特征的理论知识与历代各家丰富而多彩、独特而个性的治疗经验。

  最近几十年间,很多西医大夫和制药开发研究公司(院、所)都致力于研发“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个想法主要源于外部的压力,因为尽管化学药物能治病,而且部分药物疗效很好,然而大众和药学界对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持怀疑态度。中医则认为人有自愈的潜能,只要给予正确的方法(包括针灸和中药)引导,疾病就会痊愈。

  中医重视未病先防,也不忽视诊断方法。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体,所以局部的病理改变可以影响到整体,且有诸内必形诸外,内部器官的病理改变一定有相应的外在表现。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四诊:望、闻、问、切。医生通过四诊得到病史、症状、体征,并加以分析,找到疾病的病因、病性及内在联系,为进一步的辨证提供依据。四诊乃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重视准确地采集病史,这是取得好的疗效的基础。中医将其归纳为“十问歌”,言简意赅:“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具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应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不难看出,中医采集病史系统而全面,丝毫不逊于西医。

  中医理论原本是无所谓基础与临床,其所有理论都是中医临床经验的直接体现。因此,对中医学而言,融会贯通是至关重要的。望闻问切之后就是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了,这才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历经数千年,社会变了,生活方式变了,而这种源于自然的治疗理念却依旧活力盎然。

    针灸和中药是中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很多人对之耳熟能详并且渴望亲身体验。当今,中西方无数的实验室都在致力于中药疗效和针灸机理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已经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的格特理论就是西医与针压法的完美结合。然而中医治疗的核心仍是调和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

  中医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是针灸和中药的补充和发展。如拔罐、刮痧、耳针、正骨、推拿整复疗法等。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理伤续断的接骨疗法绝非人们常说的对抗疗法(如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泰孟氏正骨疗法等等)。

  总之,中医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方法,更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出类拔萃的艺术。它历经千年考验而不衰,而且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同。2015-06-08 11:26:31)

  中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且临床疗效卓著。它内涵深广,包括基础理论、诊断、治疗方法、药物、针灸、推拿等。中医是传统东方医学的代表,传统的日本医学、韩国医学及国内少数民族医学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

  我个人认为,中医是艺术与文化的结合,在结合医者自己的经验的同时,创造了一种高尚的理念,不为时间所磨灭。中医蕴含着丰富的活人济世思想,它不仅仅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更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

  中医药思想的精髓在于阴阳——宇宙万物莫非阴阳。但是没有任何事物是独阴独阳的,而是阴阳之间不断变化、相互调和。阴阳对立统一,不可分割,彼此影响。斗转星移、四季更替,都是阴阳转化使然。疾病也是由于人体阴阳不和所致。中医治病就是在调和阴阳。这一原则贯穿于针灸、中药、气功治疗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太极图,太极图中的阴阳两鱼象征着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它们不可能融合(统一),但却永远相互影响。

  中国古哲贤达和哲学都认为,“道”乃世界的根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医学的整体观就植根于此。历代中医名家之所以医术高超、疗效独特,并非由于他们掌握了中医学中具有共性特征的基础知识,而是体现在其独特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如张景岳学术理论的共性主体理论已经被总结整理至“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中,但总结提炼的只能是中医学中一些共性的认识,而张景岳临床特色的个性化内容则只能归入中医各家学说中。此类名家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理论和经验不仅仅是中医各家学说学科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学学科的灵魂之一。

  不久前,法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司机不进早餐,驾驶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中医认为,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营养周身,但是未进早餐,则生化乏源,心神失养,所以容易出现事故。此外,我个人认为水谷精微即是西医所指的三磷酸腺苷(ATP),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中医认为,只要人体和谐平衡,就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因此,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保持适度,如不可暴饮暴食。中医还强调要保持精神健康。中医还认为,善于养生的人亦懂得未病先防,不讳疾忌医。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源头活水,所有内容都可根据它分类。对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来说,这种分类方法难以接受。但对于一直受这种文化熏陶的国人来说,能自如地运用这种理论解释人的生老病死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医的脏腑理论亦可诠释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每个脏腑之间的关系。中医学所谓的脏腑内涵深广,不仅仅是解剖学所指的器官(实物),更代表人体诸多系统的生理及病理变化。脏腑包括五脏六腑,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我个人认为三焦就是西医学所指的胸膜和腹膜。五脏六腑各有其功用,但又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是一个有机整体。《素问·五脏别论》一言蔽之:“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中医各家学说是以历代著名医家的学说、思想或临床经验为主线,展示他们的个性化学术思想与中医学共性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而融会中医学中具有共性特征的理论知识与历代各家丰富而多彩、独特而个性的治疗经验。

  最近几十年间,很多西医大夫和制药开发研究公司(院、所)都致力于研发“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这个想法主要源于外部的压力,因为尽管化学药物能治病,而且部分药物疗效很好,然而大众和药学界对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持怀疑态度。中医则认为人有自愈的潜能,只要给予正确的方法(包括针灸和中药)引导,疾病就会痊愈。

  中医重视未病先防,也不忽视诊断方法。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体,所以局部的病理改变可以影响到整体,且有诸内必形诸外,内部器官的病理改变一定有相应的外在表现。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四诊:望、闻、问、切。医生通过四诊得到病史、症状、体征,并加以分析,找到疾病的病因、病性及内在联系,为进一步的辨证提供依据。四诊乃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重视准确地采集病史,这是取得好的疗效的基础。中医将其归纳为“十问歌”,言简意赅:“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具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应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不难看出,中医采集病史系统而全面,丝毫不逊于西医。

  中医理论原本是无所谓基础与临床,其所有理论都是中医临床经验的直接体现。因此,对中医学而言,融会贯通是至关重要的。望闻问切之后就是辨证论治,遣方用药了,这才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历经数千年,社会变了,生活方式变了,而这种源于自然的治疗理念却依旧活力盎然。

    针灸和中药是中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很多人对之耳熟能详并且渴望亲身体验。当今,中西方无数的实验室都在致力于中药疗效和针灸机理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已经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的格特理论就是西医与针压法的完美结合。然而中医治疗的核心仍是调和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

  中医还有其他的治疗方法,是针灸和中药的补充和发展。如拔罐、刮痧、耳针、正骨、推拿整复疗法等。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理伤续断的接骨疗法绝非人们常说的对抗疗法(如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泰孟氏正骨疗法等等)。

  总之,中医不仅是治病救人的方法,更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出类拔萃的艺术。它历经千年考验而不衰,而且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