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用中药气味归经、临床运用、用量禁忌简解(中)

 芳华亭 2015-06-13

平 肝 潜 阳

 

 

 

 

咸,性微寒。

 

 

咸,涩,性微寒。

肝。

肝,肾。

平肝潜阳,凉肝明目。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930克。打碎先煎。

930克。打碎先煎。

脾胃虚寒及无实热者忌用。

湿热实邪者忌用。

石决明主治肝阳上亢。草决明兼能泄热通便。

 

 

 

 

苦,性寒。

 

 

辛,咸,性寒。

肝,心包。

肝,肾。

平肝潜阳,重镇降逆。

平肝潜阳,重镇安神,纳气平喘。

清热凉血止血。

聪耳明目。

930克。打碎先煎。

1030克。打碎先煎。

寒症及孕妇慎用。

 

 

本品系重镇之药,多用伤气,妨碍消化。

 

 

 

苦,酸,性微寒。

 

 

 

辛,苦,性平。

肝,脾。

肝。

平抑肝阳,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祛风明目。

 

 

915克。阳衰、虚寒者,不宜单独用。

612克。

 

血虚气弱及孕妇慎用。

肝阳眩晕,血虚崩漏,挛急疼痛常用药。

沙苑蒺藜=沙苑子,甘温,归肝肾,补益,固精。

白芍和赤芍的比较:白补赤泻,白收赤散。白芍长于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赤芍长于凉血活血散瘀滞。

 

 

 

 

甘,苦,性微寒。

 

 

 

肝。

 

清热平肝,降压。利尿。

 

 

 

39克。单用泡开水代茶饮有效。

 

单用或配伍夏枯草钩藤菊花杜仲石决明黄芩。

 

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型高血压。

 

 

十二、安 神 药

重 镇 安 神

 

 

甘,性寒。

 

 

甘,淡,性平。质重色赤。

质重有毒。

心,肝,膀胱。

心。

镇惊安神,利水通淋,活血化瘀。

重镇安神,清热解毒。

外用:收湿止血、生肌敛疮。

0.31克。多作丸散剂。入汤剂不可久煎。

13克。研末冲服,不入煎剂。

 

 

配伍冰片硼砂元明粉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甘,咸,性寒。

 

 

甘,涩,性寒质重。

心,肝,肾。

心,肝,肾。

镇惊安神,明目消翳,解毒敛疮。

镇静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脱。

 

研末外用,克收敛止血,生肌长肉,收口敛疮。

0.31克。不入煎剂,只用于丸散剂。

1530克。入煎剂要先下。

 

 

珍珠母(贝壳),与珍珠成分接近,功用相似。

龙齿:功效用量与龙骨相似,镇静安神效力佳。

注意:安神类药物虽然能够安神定志,但不能消除导致精神不安的因素,需随不同的致病原因给予不同的配伍。

      本类药物多属性寒质重之品,容易损伤胃气,引起消化不良,运用时注意配伍一些养胃健脾药物助吸收。

养 心 安 神

 

 

 

甘,酸,性质平和。

 

 

 

甘,性润性平。

心,肝,胆,脾。

心,肾,大肠。

养心安神,敛阴止汗。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益阴止汗。

918克。研末吞服,每次1.53克。

39克。

 

 

酸枣仁偏于滋心阴。

柏子仁偏于补心气。

 

 

 

 

甘,性平。

 

 

辛,苦,性温。

心,肝。

心,肝,肾。

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安神益智,祛痰利窍。

 

消痈肿。

1530克。

39克。

 

对胃有刺激,有胃病者慎用。

就是何首乌的藤。

 

 

 

 

 

甘,性平。

 

 

 

心,脾,肺。

 

 

 

解郁安神,活血消肿、止痛生肌。

 

618克。

 

 

 

若伤筋动骨瘀血肿痛等症,可用合欢皮120克,芥菜子30克,共研细末,黄酒冲服。

 

合欢花

功能与合欢皮相似,但更长于解郁安神,理气。用量39克。

 

南蛇藤

又名合欢,甘,苦,性平。归心经。镇静安神。用量615克。

 

 

十三、利水渗湿药

利 水 退 肿

 

 

甘,淡,性平。

茯苓皮:甘淡,性平。归脾、膀胱。功能利水消肿,尤长于利皮肤之水湿,头面浮肿,两脚肿胀,妊娠水肿。用量同茯苓。

赤茯苓:入心、小肠二经,长于渗利湿热,与赤芍栀子仁当归甘草灯心草配伍,可用于小便短赤尿道灼热疼痛。用量同茯苓。

  神:主入心经。功能宁心安神,主要用于心神不宁,恍惚健忘,惊悸失眠,长于酸枣仁远志朱砂当归龙齿同用。用量同茯苓。

心,肺,脾,胃,肾。

渗利水湿,补脾益胃,宁心安神。

 

930克。

津液耗伤,大便干燥,肾虚尿频滑精者,慎用。

 

 

 

 

甘,淡,性平。

 

 

甘,淡,性寒。

肾,膀胱。

肾,膀胱。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泄热。

含多聚糖,能抗癌,对肺癌有一定效果。

泻相火。

915克。

612克。

易耗伤阴液,无水湿者不宜用。

寒湿或肾虚精滑者,均不宜用。

主行下焦,专渗湿利水,效力优于茯苓,无补。

可致滑泻,潜耗真阴,不能重用,也不能久服。

茯苓、猪苓比较:前者气平偏温,补脾胃,宁神。入三焦行气分。后者气平偏凉,主入下焦,利湿清热,无补益。

 

 

 

 

甘,淡,性微寒。

 

 

苦,辛,性寒。

脾,肺,肾。

膀胱,肺。

利水渗湿,除湿利痹。

利水退肿,祛风湿、止痹痛。

清热排脓,健脾止泻。

 

630克。

915克。

津液亏损、妇女妊娠期需慎用。

胃气虚弱及食欲不佳、内无湿邪留滞者,不宜用。

入三焦,上泻肺火,下清大肠,清补淡渗。

据现代报道,本品对肾脏有害。

 

治疗内痈之要药。

 

 

 

 

 

 

 

甘,淡,性微寒。

 

 

辛,苦,性微寒。有小毒。

心,小肠,肝,肺。

肺,小肠,大肠。

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利水消肿,清肺化痰,消痰散结。

 

 

915克。鲜用3060克。捣烂外敷。

915克。

 

本品有毒,如大量使用尤其需慎重。

适用于水肿,腹水,小便不利,蛇伤疮痈等。

本品与黄药子牡蛎象贝等配伍治淋巴肉瘤。

 

本品有良好解毒作用,尤其是能解蛇毒。配山豆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菇、人参、黄芪治直肠癌、胃癌。

 

 

 

 

甘,淡,性平。

 

 

 

甘,淡,微寒。

胆,肝,膀胱。

肺,胃,小肠。

利水消肿,利胆退黄。

利水消肿,清热解暑。

消渴病(与山药黄精生地天花粉同用)。

 

1530克。大剂量可用60克。

1230克。鲜用可酌情增大剂量。

 

 

 

冬瓜仁:甘,性寒。肺,膀胱。用于肺痈,肠痈。

 

利 尿 通 淋

 

 

 

甘,性微寒。

 

 

苦,性寒。

肺,膀胱,小肠,肝,肾。

心,小肠,膀胱。

利尿通淋,清热明目。

清热利尿,通经下乳。

清肺化痰止咳。

 

615克。

312克。

 

孕妇、脾胃虚寒、尿频、遗精等症,均不宜用。

本品含大量粘质液,必须布包入煎。

害肾,大剂量木通(60克)煎服,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车前草

功能主治与车前子基本相同,但车前草长于清热解毒,且能凉血、止血,常用语热毒疮疡肿痛,腹痛,尿血等。

 

木通和通草比较:木通善降心火,导热下行而利水,具有降中兼通之性。通草善清肺热助气下降而通利水道,具有降中兼升之特点。

 

 

 

甘,淡,性寒。

 

 

 

甘,淡,性凉。

肺,胃。

心,肺,小肠。

清热利水,通气下乳。

清热利尿,清心除烦。

 

热淋,小儿心火亢盛夜啼

36克。下乳可用1530克。

1.55克。本品力薄,宜用于病情轻者。

 

 

 

善清心火,导热下行而利小便。

 

 

 

甘,淡,性寒。质重而滑。

 

 

苦,性寒。

膀胱,胃。

膀胱。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祛湿敛疮。

清热燥湿。

1015克。布包入煎。

915克。杀肠道寄生虫可用至30克。

脾虚,热病伤津及孕妇,均不宜用。

无湿热、中虚者,均忌用。

 

热淋,肠道寄生虫(蛔虫、蛲虫、钩虫)。

据报道,萹蓄与白茯苓芡实菟丝子萆薢石菖蒲等药配伍,治疗乳糜尿,尿液粘腻如膏壮。

 

 

 

 

苦,性寒。

 

 

苦,甘,性微寒。

心,小肠。

膀胱,肺。

利尿通淋。

利尿通淋,凉血止血。

 

清肺止咳,平喘。可治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

915克。

39克。大剂量3060克。

脾气虚、孕妇不宜用。

 

清心小肠热,破血通经,适用于血淋,热淋。

适用于热淋、血淋、肺热咳嗽。

石苇3060克,车前草3060克,生栀子30克,甘草(—15克,水煎服,可治疗泌尿系结石。

 

 

 

 

甘,淡,性寒。

 

 

苦,性平。

小肠,膀胱。

肝,胃。

利尿通淋。

通淋化浊,祛风湿。

单用3060克煎服,对膀胱癌有一定效果。

近年来用于治疗乳糜尿,效果良好。

915克。大剂量60克。布包煎。

915克。读作 bi-xie

 

肾虚阴亏者忌用。

对热淋中痛尤其有效。

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等。

 

 

 

 

甘,苦,性寒。

 

 

 

甘,性寒滑。

膀胱。

小肠,大肠。

清湿热,利小便。

利尿通淋。润肠通便。下乳。

祛湿止痒。

 

1015克。

915克。

阴虚尿少涩赤者,不宜用。

中寒气虚下陷及孕妇,均不宜用。

湿热淋浊,皮肤湿疮,廯疾,疥疮。

 

 

利 湿 退 黄

 

 

 

苦,性微寒。

 

 

 

甘,淡,咸,性微寒。

脾,胃,肝,胆。

肝,胆,肾,膀胱。

清热利湿退黄。

利尿通淋。可单用60克水煎取汁代茶饮。

湿温病,暑湿病。

利胆排石。清热解毒(鲜用捣汁内服有效)。

 9 — 30 克,外用适量。

3060克。单用最大剂量120150克。

 

 

配伍清热利胆药治胆道感染,胆石症,良效。

利胆,通淋,排石。用于胆结石,石淋等证。

 

 

苦,酸,性寒。

 

 

肝,肺,膀胱。

 

清利湿热。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清肺化痰止咳。

 

 9 — 15 克,外用适量。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

 

 

十四、祛 风 湿 药

祛风湿止痹痛药

 

 

辛,苦,性温。有特异香气。

 

 

苦,辛,性平。

肾,膀胱。

胃,肝,胆。

祛风湿止痛。

祛风湿,退虚热。

 

清利湿热。

312

612克。    艽:读作 jiao

阴虚有热或血虚痹症,均忌用。

 

独活善搜少阴之伏风而止头痛。

风药中之润剂,既能散风湿之邪,又能通经络。

独活和羌活比较:独活辛散力缓,主要归肾、兼入膀胱经,长于祛筋骨间之风湿,病在下者宜用之,并兼治伏风头痛。羌活辛温燥烈,主入膀胱经,兼入肾经,行散力强,能直达巅顶,横行肢臂,善治外感风寒之头痛、身痛,以及人体上半部分之风寒湿痹。

 

 

 

 

辛,性温。

 

 

苦,性温。

膀胱。

肝,肾。

祛风湿、通经络。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

 

龋齿牙痛、阴寒腹痛。

39克,大剂量30250克。

915克。大剂量可用30克。

 

阴亏血虚者不宜内服。

有一定的软坚作用。

配伍蘑菇、红花煎取浓汁加酒内服,治大骨节病。

松花粉

甘,性温。归胃,肺经。收敛、止血。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咳血,麻疹等症。用量 36克。

 

 

 

甘,酸,性平。

 

 

 

苦,性平。

肝,肾。

肝,肾。

祛风利湿。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杀虫解毒(用于痢疾)。

 

915克。大剂量可用30克。读作ba-qia

39克。

 

 

配伍可治多种癌症,如胃癌、食道癌。

善行经络达病所,适用于痹症。

 

祛风湿舒经活络药

 

 

酸,性温,气香。

 

 

 

苦,辛,性温。

肝,脾。

肝。

祛湿舒筋,和胃化湿。

祛风湿,通经络。

消食生津止渴。

 

612克。

915克。

阴虚腰膝酸痛者,不宜使用。

孕妇忌用。

 

 

 

 

 

 

苦,性微寒。

 

 

 

辛,苦。性温。

心,肝,肾。

肝,脾。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祛风湿,通经络。

 

 

1530克。

612克。

阳虚畏寒,大便溏泄者,不宜使用。

 

是治痹症,喉痹,疮痈之常用药。

 

 

 

 

 

辛,苦,性温。

 

 

 

辛,苦,性平。

肝,脾。

肝,大肠。

祛风除湿,舒筋达络。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一定的利尿作用。

月经不调,湿热痢疾。

915克。水煎。入酒剂效果更好。

1030克。

 

 

 

 

 

 

 

 

苦,性寒。

 

 

 

辛,苦,甘,性凉。

肝,肾。

肝,脾。

祛风湿,利筋骨。

祛风湿、疏经络。

湿热疮毒,风疹瘙痒。

平降肝阳。

915克。

915克。鲜用3060克。研末3克。日2-3次。

无风湿者不宜用。

 

治风湿痹痛常用药。

 

 

 

穿

 

 

甘,苦,性平。

 

 

 

辛,苦,性温。

肺,肝。

肝,脾,肾。

祛风除湿,舒经活络。

祛风湿,疏经络,强筋骨。

 

 

915克。

915克。

 

 

单用60克泡酒1斤,浸泡710天,每次饮用1015毫升,日2次,治坐骨神经痛有效。

 

 

 

 

 

甘,性平。

 

 

 

辛,苦。性平。

肺,胃,肝。

肝,胃,膀胱。

祛风湿、通络脉、下乳汁。

祛风湿,通经络。

 

利水消肿,通脉下乳。祛风止痒。

315克。

615克。

 

 

 

枫香脂,活血止血止痛生肌,外科常用药之一。

 

 

 

 

甘,咸,性温,有毒。

 

 

 

苦,性寒。有强烈毒性。

肝。

肝,胃。

祛风通络

通经络,止痹痛。消肿结,止疼痛。

 

近代临床常用来治疗多种癌症。

39克。研末每次11.5克。

0.30.9克。

血虚生风,内热生风所致抽搐,忌用。

本品大毒,不宜多服久服,孕妇忌用。

内走脏腑,外达皮肤,透骨搜风,舒筋通络。

1

切片贴患处,可治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

风湿顽痹,中风不遂,破伤风,廯癞疥疮,均为有效良药。

2

本品可用于外科痈疽开刀引流,做麻醉药用。

乌梢蛇,甘,性平,入肝经。功用同白花蛇,效力稍弱。3-10

咸,甘,性平。入肝、胃经,祛风,镇惊,杀虫。

 

 

 

 

辛,苦,性温。有小毒。

 

 

 

苦,性平。

肺,脾。

肝。

祛风湿止痛,宣肺通窍。

祛风湿。通经络。

祛风湿,止痒,解毒。

止痛作用较强,可用于外伤疼痛,牙痛,胃痛等。

310克。与大枫子同用可治麻风病。

1530克。

不可过量久服。

 

1

善祛风邪,治疗风湿痹痛,鼻渊头痛之要药。

适用于风湿关节疼痛。

 

2

上行巅顶,下走足膝,内通脏腑,外达肌肤。

苍耳草

苦寒有毒,归肺脾。功能主治与苍耳子基本相似。

 

祛风湿强筋骨药

 

 

 

辛,甘,性温。

 

辛,苦,性温,有毒。气芳香,俗称香五加皮。

肝,肾。

肝,肾。

祛风湿、强筋骨。

祛风湿,利水消肿。

温肾化湿,利水消肿。

 

915克。

36克。

阴虚火旺者忌用。

有毒无补,肝肾不足者,不宜用。

 

有强心作用,对心脏病导致的水肿有一定功效。

 

 

 

苦,甘,性温。

 

 

 

甘,微苦,性平。

肝,肾。

肝,肾。

补肝肾、强腰脊。

祛风湿、补肝肾、壮筋骨。

祛风湿,利关节。

养血安胎、固冲止崩。

610克。

912克。不能单独作为补药。

肾虚有热,小便不利或黄赤,舌干者,不宜用。

 

长于补益肝肾,强腰脊,坚筋骨,利俯仰。

有一定降压作用。

 

 

 

 

苦,性温。

 

 

辛,甘,性温。

肝,肾。

肝,肾。

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接骨。

强筋健骨、搜风定痛。

单用15克水煎服,可减轻硫酸链霉素的毒性。

 

1015克。

510克。宜酒浸或研末吞服。

 

阴虚火盛者不宜用。

 

 

临床治斑秃:骨碎补200克,闹羊花125克,加75%酒精1250生,浸泡7天,去渣,再加入八九二零0.2克,二甲基亚矾适量。

 

 

 

 

 

苦,甘,性温。

     

肝,肾。

   

补肝肾、强筋骨。

   

祛风湿、通血脉。

 

612克。

   

 

   

 补肝肾宜盐炒,祛风湿宜酒炒。

   

 

十五、止 血 药

收 敛 止 血 药

 

 

 

苦,涩,性平。

 

 

附:鹤草芽

苦涩,性凉。入胃经。治疗绦虫病,单用研细粉,晨起空腹顿服,56小时即可排出虫体。成人每次3045克。小儿以每公斤体重1克计算。制成散剂疗效最好。

肺,胃,肝。

收敛止血。

补虚强壮(配大枣),杀虫抗虐,解毒止痢。

9-15克。大30-60克。捣烂外敷。阴道冲洗。

 

长于收敛止血,寒热虚实皆可配伍。

 

 

 

苦,甘,涩,性微寒。

 

 

 

苦,涩,性平。

肺,胃,肝。

肝,脾。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收敛止血。

皮肤龟裂、肛裂、烫伤,研末调香油涂抹。

 

315克。研末服每次36克。

615克。研末冲服每次12克。陈久者良。

本品与川乌、草乌、附子相反。

内有瘀滞或邪热炽盛者,不宜用。

1

 

较强收敛止血作用,且能促进病灶部位愈合。

适于内无邪热瘀滞之出血症。崩漏及慢性出血。

2

 

外科疮疡痈肿等症之常用药。单用研末,糯米汤调服。与三七2:1配伍做散剂,止血效果更佳。外伤可研末外敷。

3

棕榈炭

治妇人血崩:炒白术,黄芪,山萸肉,煅龙牡,白芍,海螵蛸,茜草,五倍子。

 

 

 

 

辛,涩,性温。

 

 

 

甘,涩,性凉。

肺,胃,肝。

肝,大肠。

收敛止血,行瘀消肿。

收敛止血,涩肠止泻。

 

便血、痔疮出血、崩漏下血等。

丸散14.5克,入煎剂宜包,外用研末调敷。

1015克。焙干研末服每次23克。

阴虚火燥,咳嗽损肺者,不宜用。

兼能涩肠止泻,善治下焦出血病症。

常用于上焦出血,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鸡冠花子,常作青葙子用。青光眼患者不能用。

 

现代之百草霜已不堪用,因所烧非百草而多人造物诸如塑料。治口舌生疮,本品6克甘草3克肉桂1.5克,频擦。

 

 

 

甘,涩,性平。

 

 

 

肝,肺,胃。

 

收敛止血。

 

 

 

1030克。若鲜品捣汁服,可用60克。

 

 

 

可用于多种内出血症,尤以咳血、吐血较常用。

 

 

凉 血 止 血

 

 

甘,性凉。

 

 

甘,性凉。

肝,脾,膀胱。

心,肝。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利尿,降血压。

 

1015克,不宜久煎。鲜品3060克。

1018克,不宜久煎。重者30克。鲜品30-60

 

 

治疗血淋,功效优于大蓟。

止血散瘀消肿治疗疮疡肿毒,功效优于小蓟。

 

 

 

 

苦,涩,性微寒。

 

 

酸,苦,性微寒。

肺,肝,大肠。

肝,大肠。

凉血止血

凉血止血,泻火敛疮。

止咳化痰,清湿热。

 

318克。

615克。宜生用。

 

虚寒型出血不宜用。

 

烧伤,烫伤,可研末与香油调敷患处。

生用辛凉,炒用甘涩温,入肝经血分,长于收敛止血,又能活血通络,且能增加血小板。常用量59克。

 

 

 

甘,性寒。

 

 

苦,性微寒。

肺,胃,膀胱。

肝,大肠。

凉血止血。清热生津。

凉血止血。

 

配青皮、荆芥,可治血痢,里急后重等症。

918克。鲜品可用至30120克。

918克,止血宜炒炭用,降压宜生用。

 

下焦血热出血、大便下血、痔疮出血的常用药。

治疗血淋常用药。与葛根同用,可治热呃。

能防止脑血管破裂。

 

 

 

苦,性寒,入肝、大肠经。功用类似,915克。

 

 

 

 

苦,涩,性寒。

 

 

 

苦,辛,性平。

肝,胃,大肠,心。

肝,胃,大肠。

凉血收敛止血。

凉血收敛止血。

泄热、通便、解毒。可用于热结便秘。

清热利湿。

815克。鲜品可用3060克。

1530克,大剂量6090克。

 

 

用于泄热通便时,不能代替大黄使用。

捣烂外敷患处,可用于刀伤出血症。

 

化 瘀 止 血 药

 

 

甘,微苦,性温。

 

 

 

酸,涩,性平。

肝,胃。

肝。

止血化瘀,活血消肿定痛。

止血化瘀。

也是外科常用药。

 

39克。如研末冲服每次13克。

915克。散剂每次13克。

血虚而无瘀滞者,不宜服用。

虚证出血无瘀滞者,不宜使用。

止血良药。出血兼瘀者,内服外敷均有良效。

 

 

三七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舌质紫暗或舌上有瘀斑,痛处固定等。用三七粉11.5克,人参粉11.5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连服24周,良效。

 

 

 

甘,性平。

 

 

 

苦,性平。

肝,心包。

肝,胃。

止血。消淤止痛。

止血化瘀。

 

有一定利尿作用。

510克。包煎。研末吞服每次3克。

610克。若研末冲服每次1.53克。宜散剂。

本品能兴奋子宫平滑肌,妇女妊娠期间禁用。

本品有令人吐泻之副作用,胃腑虚弱者不宜用。

止血、活血化瘀、止痛之佳品。

吹入鼻腔,治疗衄血颇效。

 

 

 

 

苦,性寒。

 

甘,微酸,性平。

肝。

心,肝。

凉血止血。行淤通经。

止血化瘀。

 

与猪心共炖连服1030日,有养心安神功效。

915克。止血炒炭用,消淤生用。

930克。鲜用6090克。捣烂研末外敷患处。

无瘀滞者,不宜用。

 

闭经、痛经、恶露不下,单用本品大剂量煎服。

 

 

 

 

 

辛,性温。

 

 

肝,心包。

 

行淤止血、定痛。

 

内服外掺,均有止血消淤止痛作用。

 

36克。宜作丸散。

 

阴虚血热,便秘火盛者,不宜用。

内出血而无瘀滞者,不可妄用。

 

配赤芍红花川芎丹参治冠心病心绞痛获良效。

 

 

温 经 止 血 药

 

 

辛,苦,性温。

 

 

 

辛,性微温。

肝,脾,肾。

脾,胃。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温中止血。温中止呕。温脾止泻。

燥湿杀虫。

 

39克。温经散寒生用,温经止血炒炭用。

15-30克,布包煎,先下,去渣入它药。或冲服。

阴虚血热者,不宜单独使用。

热证呕吐,阴虚吐血者,均不宜用。

本品制成艾绒,是灸的常用材料。

也称作灶心土。

 

十六、活血祛瘀药

 

 

 

辛,温。

 

 

苦,性微寒。

肝,胆,心包。

心,肝。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凉血解毒消肿。

39克。大剂量30克。研末冲服11.5克。

615克。治脉管炎,可用3060克。

阴虚火旺头痛、月经过多,均不宜使用。

淤血兼有出血者,不宜大量服用。

活血行气第一药,上达巅顶,下行血海,旁达四肢,外彻皮毛。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血中气滞,并能散风邪。善治风邪所致的头痛。

本品反黎芦。

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一定疗效。

 

 

 

 

苦,甘,性温。

 

 

 

辛,微苦,性凉。

肝,肾。

心,肝。

活血补血,舒筋通络。

活血通经,利水消肿。

 

凉血解毒,降血压。

915克。大剂量60克。亦可泡酒服。

1030克。单用大剂量60克。

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本品能兴奋子宫平滑肌,妊娠期孕妇忌用。

月经不调,闭经,血痹及风湿痹痛之常用药。

妇科经产之良药。

茺蔚子

益母草的种子。功用与益母草基本相似,能活血通经,长于清肝明目。39克,肝血不足或瞳孔散大者,不宜用。

 

 

 

苦,辛,性温。

 

 

 

甘,性微温。

肝,脾。

肝。

活血调经。

活血调经。

产后血虚浮肿,小便淋漓。

消肿解毒。

612克。

39克。

无血瘀者,不宜用。

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忌用。

备注:妇科调经常用药。配白芨煎汁冲酒服治乳痈初起

 

泽兰和益母草比较:两者功用基本相同,但益母草药性偏凉,血热而有瘀滞之症常用。泽兰药性偏温,善疏肝和营,且能利水消肿。

 

 

 

酸,苦,性平。

 

 

辛,苦,性寒。

肝,肾。

心,肺,肝,胆。

活血祛瘀,引血下行,祛湿利痹。

活血祛瘀,行气解郁。

补肝肾,强筋骨。

清心开窍,凉血止血。有一定的利胆作用。

315克。活血引血生用,补肝肾制用。

312克。本品不能与丁香配伍。

脾虚泄泻,梦遗滑精,月经过多,孕妇,忌用。

阴虚无瘀滞者,孕妇,均忌用。

活血引血用川牛膝,补肝肾用怀牛膝。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土牛膝

野生牛膝,功用相似,泻火解毒见长。10-15

 

 

配蜈蚣、白矾,可治癫痫。

 

郁金与姜黄:姜黄辛温,偏于走散,善治寒邪所致血瘀气滞,又能祛风湿。郁金苦寒降泄,治血热瘀滞为宜,长于清心开窍。

 

 

 

苦,辛,性温。

 

 

 

辛,苦,性温。

肝,脾。

心,肝,脾。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活血行气止痛。

祛风痛痹。

 

39克。

39克。研末服每次13克。

无瘀滞者及孕妇慎用。

无瘀滞及孕妇不宜用。

 

醋炒用可提高止痛效果。

 

 

 

辛,苦,性温。

 

 

苦,性平。

心,肝,脾。

肝。

活血祛瘀止痛,消肿生肌。

活血祛瘀止痛,消肿生肌。

和营舒筋。

风毒走注疼痛。

39克。也可配入丸散或膏剂敷贴患处。

312克。

无瘀滞、孕妇不宜用。痈疽已溃脓多者不宜用。

 

乳香和没药功用基本相似,都是外科及伤科之常用药。乳香能舒筋通络,没药善于行血散瘀。

近代临床用乳香与没药、桑枝、桃树枝、槐树枝、榆树枝、柳树枝熬膏贴患处,治慢性骨髓炎获得良好效果。

 

 

 

 

咸,苦,甘,性温。

 

 

甘,咸,性平。

肝。

心包,肝。

通脉散瘀止痛。

活血散瘀止痛。

消积,散瘀,止血。

生肌敛疮。

 3 — 9 克。

0.51.5克。宜作丸散,不入煎剂。或研末外敷。

 

无淤血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

不宜与人参配伍。

外科常用药

 

 

 

 

辛,性平。

 

 

辛,性平。

肝,

心,肝,脾。

祛瘀止痛,接骨续筋。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39克。或研末入丸散,黄酒送服。

39克。

非骨折淤肿者不宜用。骨接之后,不可久服。

月经过多及孕妇忌用。

伤科接骨常用药。

少用和血,多用治气滞血瘀,大量使用则破血,用于瘀滞较重或外伤淤肿。

 

 

 

 

辛,苦,性寒。

 

 

苦,甘,性平。

心,肺。

肝,心,大肠。

活血祛瘀,清热解毒。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有一定止咳祛痰作用。

 

3060克,大剂量120克。

39克。

脉管炎单用大量有效。视网膜炎单用120克日

本品祛瘀力强,孕妇忌用,脾虚泄泻者慎用。

适用于脉管炎,冠心病,中心视网膜脉络膜炎。

可用于肠痈、肺痈。

 

 

 

辛,性温。

 

 

苦,辛,性温。

心,肝。

肝,脾。

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对宫颈癌,外阴癌,皮肤癌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3--9克。破淤消癥15克。和血养血1--1.5克。

310克。

月经过多及孕妇均不宜使用。

配伍三棱、丹参、桃仁、赤芍,治包块型宫外孕。

与赤芍、川芎、降香、丹参配伍治冠心病。

性刚猛,善剋削。破癥瘕积聚之要药。偏入血分。

 

 

 

苦,性平。

 

 

 

苦,性温。

肝,脾。

心,脾。

破瘀行气,消积止痛。

祛瘀通经,消肿止痛。

配莪术、丹参、桃仁、赤芍,治包块型宫外孕。

 

39克。

39克。

月经过多及妊娠期,均不能使用。

破血力强,多服令人吐利,气血虚弱无瘀滞忌用。

力峻攻坚。偏入气分。

对妇女经产血瘀腹痛、跌打血瘀疼痛,疗效甚佳。

 

 

穿

 

 

咸,性微寒。

 

苦,性平。

肝,胃。

肝,胃。

活血祛瘀,通络下乳,消肿排脓。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通络搜风。

利尿通淋。

39克。散剂每次11.5克。

39克。

疮痈已溃及孕妇忌用。

孕妇忌用。

散走窜,功专行散,直达病所。

 

 

 

 

 

辛,性温。

 

 

辛,性温,有小毒。

肝,胃。

肺,大肠。

消肿,托毒,排脓。

祛痰开窍,润下通便。

杀虫祛风止痒,可用于麻风、廯疾等。

 

39克。

1.53克。或研末吹鼻内,引起喷嚏即可。

走窜力锐,痈疽已溃及孕妇忌用。

不可过量内服。虚证和孕妇忌用。

性锐利,直达病所。外科常用药。

攻散峻烈。用于猝然昏迷,口噤不开,或痰多拥塞,咳喘气逆,或癫痫突然昏扑等。

 

 

 

咸,苦,性平。有毒。

 

 

 

咸,性寒。有小毒。

肝,膀胱。

肝。

破血行淤,消癥通经。

破血,逐淤,消癥结。

 

续筋接骨。

36克,水煎服。宜入丸散每日11.5克。

36克。或散剂每次11.5克。

通淤力强,有堕胎之弊,孕妇忌用。

破血力强,能堕胎,孕妇忌用。

用于蓄血发狂,癥瘕积聚,经闭,跌打损伤等。

又名土元,地鳖虫等。

 

 

 

辛,苦,性温。有毒。

 

 

 

味辛,性微寒。

肝,胃。

心包,肝。

破淤通经。

行血通经。

寄生虫病。

泻热、凉血、祛风。

1.53克。宜做丸散。 蟹。

39克。

破血力强,气味厚浊,易伤脾胃。无瘀滞者、孕妇不能用。虫证体虚者、对漆过敏者忌用。

本品行血破淤力强,能堕胎,故宜用于血滞实证。虚人及孕妇忌用。

与雷丸、穿山甲配伍,治脑馕虫病。

筋热血干致筋痿,诸廯日久不愈,或廯疾不痒。常与黄连、白矾、雄黄、南星研末,生姜汁调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