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此总结了足部按摩的发力三原则,供广大同行交流参考。 1.先发力后移动原则 先发力到足底肌肉深层(以宾客耐受的最佳程度为宜),之后进行移动。开始点按发力时要逐步加力直到适宜为止,做压刮等需要移动的动作时需要保持压力的同时进行移动。 2.垂直发力原则 足部按摩操作过程中涉及几个主要的发力关节,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腰关节,几个关节的角度要尽量保持垂直用力,因为根据物理学原理,垂直作用的压力没有产生分力,发力的效率最高。 3.大关节发力原则 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腰关节,关节依次由小到大,与几个关节相联系的肌肉的耐受力也是依次增大的,关节越小相关联的肌肉的耐受力就差。通俗的说就是力量小,同时耐受力也差,容易受伤。人体大关节肌肉的耐力和抗损伤能力都要强于小肌肉关节,因此使用大关节发力,可以减少小关节附近肌肉的损伤,在操作过程中大关节做为力量的主要施加者,而小关节做力量的微调,用以控制按摩的方向和速度。 掌握了足部按摩的发力技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操作人员的关节损伤程度,之后应用按摩工具进行正确的按摩,按摩工具的按摩头就代替了指关节与脚底进行摩擦和挤压,从而有效保护了手上最容易受伤的指关节。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足部按摩是一项需要付出体力的劳动,即便使用工具,操做人员也不可能一点力都不出,高强度的劳动依然会使手臂酸痛。因此操作人员要了解肌肉的特点,不要让一个部位的肌肉出现持续性的紧张,如果出现就应该马上换操作方法,待这部分肌肉放松后再重复发力,操作结束后对酸胀的肌肉及时进行放松,这样才能让我们足部按摩师的指关节和腕关节少损伤,降低职业病的发病几率。 发表于: 2013-04-27 08:56: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