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鲁哉,声明,文学

 南宫藏文 2015-06-14

静者柴门外,看云帽影斜。
晚风塍吠蛤,暑雨瓦生花。

这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的小诗,充满了禅机。鲁哉,即诗人薛鲁哉,嘉兴布衣,笃信佛教,五十不娶,晚年居住在佛寺。诗人这首《访鲁哉》,描述的就是薛鲁哉的禅修生活。
“静者柴门外,看云帽影斜”,“静者”,语意双涵,既指鲁哉,又可指诗人自己。“静者”伫立柴门之外,每日看云起云落,万事俱不关心,这正是禅者作为。《五灯会元》卷二《司空本净禅师》记载:“唐天宝三年玄宗遣中使杨光庭入山,采常春藤,因造丈室。礼问曰:‘弟子慕道斯久,愿和尚慈悲,略垂开示。’师曰:‘天下禅宗硕学,咸会京师,天使归朝,足可咨决。贫道隈山依水,无所用心。’”所谓“隈山依水,无所用心”,实际上是达到了“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之境,鲁哉和诗人自己,也可说是每日“隈山依水,无所用心。”
“晚风塍吠蛤,暑雨瓦生花”,诗人选取两个典型的细节描写来表现“静者”的生活是那么宁静、自然。晚风吹来,田间土埂上蛤蟆乱叫,这是以动写静,蛤蟆鸣叫,正见其未受打扰;夏日雨后,瓦上潮湿,静静地长出苔藓,这禅寂般的静止,却用一个“生”来描绘,亦是以动来写静,把静止的美化作流动的美。当然,就禅诗而论,这种诗境与王维那些描绘禅寂之境的小诗无有二致,准确地表达了“静者”安闲恬静,虚融淡泊“的心境。

——《禅诗鉴赏辞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