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鸣耳聋一针通

 沉默是shun金 2015-06-14
按:耳鸣一症有虚实之分:客邪气闭、痰火上扰、肝胆火炽等皆为实证;中气虚惫、肾气不足、水不涵木而致虚阳上僭等则为虚证。临证之时务宜分别,辨证施治,可获良效。

  余治此证取穴以局部及远端相结合,局部于耳门、听会中选取一穴,远端则取患侧之中渚。盖耳为手足少阳经绕络之地,听会属足少阳胆经,耳门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之俞穴,两者相配善疏少阳经气,有治耳鸣之良好作用。病情严重者加针翳风、侠溪。如因外感而致者,加外关、合谷;气闭者加太冲;痰火内盛者加内关、丰隆;肝阳上亢加太冲、丘墟;气虚加百会、气海;肾虚加肾俞、关元,或加三阴交、太溪。

  上述二例皆属实证,一因风寒自外而入,袭于少阳经中,不能自行解散;一因肝胆之火自内而发,由下冲上,循经而达于耳中。两者病因虽异,而胆经受病、经气被阻则一一也,故取穴相似而皆获良效
附;单穴治疗
耳鸣以自觉耳内鸣响,如蜂鸣,蝉噪,放气等为主症,临床上以神经性耳鸣多见,针灸有一定效果,对于各种器质性病变者,难于取效。

单穴治法:毫针刺下都穴,针顺掌骨间隙刺入穴位0.5~1寸,左右捻转各十余次,一般先刺患侧即效,10分钟后不效加刺健侧,留针30~60分钟,其间每10分钟行针一次,出针后压迫针孔。

下都穴定位:于手环指,小指掌骨小头高点之间取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