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道家学说

 优雅a 2015-06-15
道家学说的创立者是老子,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最有影响的道家学者。道家是“道德家”的
简称,因老子著《道德经》而得名。那么,“道”的含义是什么呢?在老子的哲学中,“道”表示宇宙的原始状态,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已经存在,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还表示世界的本源,认为天地万物都从“道”产生出来,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既是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的本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自然、无为是“道”的本性,也是天、地、人的本性。自然不是人的主宰者,人也不是自然的掠夺者;人对自然不能随意改变,人对人也不应强制专政。老子还强调,“道法自然”,是“无为自化”的。所以他认为“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②老子倡导无为,提倡顺应自然,主张不断降低生产力,小国寡民,使老百姓过一种无知无欲的生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中最可贵的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肯定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对立的现象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比如“物极必反”、“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等。老子的这些辩证法思想,使他建立了一整套策略理论和策略思想,即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知雄守雌等等,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继老子之后成为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庄子》一书被认为是庄子本人和庄派后代所作,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道”的思想。庄子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道”是其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庄子在此基础上更深刻地批判了仁义礼智,他把仁义礼智看作是万恶之源,给人类带来虚伪和争夺;一切人为的法律伦理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同道背驰的。他抨击儒家的仁、义、礼、乐限制了人的自然天性,只有对钱财、地位、名誉一概置之脑后的人,才能达到至贵,使“道不渝”。在老子和庄子看来,“绝仁弃义”、“绝圣弃智”,就是为了恢复人的本性生活。人们应该“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和庄子的这些看法,深刻揭露了社会的丑恶现象,体现了对社会动乱的痛恨。但是,由于他们是从消极、倒退的理论前提出发,没有看到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是希望回到上古时代,重新去过古代朴素的原始生活,结果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转变成为对人的欲望的谴责和禁锢。
  
  总之,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超然的态度对待人世的纷争;他们尊重天道,崇尚自然,倡导无为;在基本人生态度和政治理想方面,与儒家相悖。
  
  道家学说建立以后,它既没有像儒家思想那样长期占据中国社会的统治地位,也没有像其他学派那样中途衰绝,而是在坎坷中曲折向前发展。战国后期,齐国的稷下黄老学派假托黄帝之名,以“道”为核心,改造老、庄的“无为”“虚静”思想,吸收法家思想,包容儒、墨、名、阴阳各家。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面临着如何恢复经济、休养生息、维护统治的重大问题,黄老学派的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思想,适合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因此在汉代初年就成为当时的统治思想。汉武帝上台后,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思想,道家学说在政治上衰败。作为政治理论形态的道家思想,从西汉中期开始,已渐趋式微,道家思想开始了新的分化组合。东汉时,黄老道家一方面朝着神仙方术和宗教迷信的方向发展,后来成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另一方面是将老庄的本源论着重从本体上加以理论深化,形成了风行一时的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道家思想主要表现为玄学。玄学的主要经典是《老子》、《庄子》和《周易》,合称“三玄”。玄学以道家思想为本,以“贵无”为宗旨,以道释儒,着眼于“有无”问题,探究世界的本体,集中表现在名教与自然的辩论上。东晋以后,佛学兴起,玄学与佛学合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