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第2页

 仙人洞主晨曦馆 2015-06-15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第2页

实的距离
比如,王安石变法一节,作者就是独具视角,用今人今日的商业经济发展的眼光剖析,他说“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人物远。”(《中国大历史》第十一章第155页)让人感受到历史是活生生的东西,是和今天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师高瞻远瞩,指点江山,洞悉历史,入木三分,会让人不自觉地联系到现实问题的分析。
本书给我的感悟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举例。大师的技术分析与理论建构如手术刀般对历史剥离解析,事物在不断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揭开他一层层的面纱。让我感受到历史是有趣的、丰富的,更是严谨的、有用的。回首十年教学路,我常常因为自己课前备课吃力,课堂教学无法信手拈来、有的放矢而懊恼。作者的高妙之处,正是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领悟,直接指导了我的实际教学,不经意间丰富和垫高了我的学识,从而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感受到读史的趣味与意义,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合书闭目,受益匪浅。简洁的观点和思路,背后是支撑其的无数细节,深深折服于黄老的学问和见识,他的讲述历史的角度和方法让我大开眼界,与这样一位善意又匠心独到和底蕴丰厚的史学大师亲近,是幸福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本人学识浅陋,笔到虽易,意到犹难。 望能得到各位专家、领导、前辈的批评指正,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