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猕猴桃,低龄宝宝慎吃?

 haosunzhe 2015-06-15

 

猕猴桃又被称为“奇异果”,进口奇异果经常被当成高档水果。营养学家们对它的评价也挺高,营销中甚至有人称之为“水果之王”。不过,又有人说它会引起过敏,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更容易发生。猕猴桃,到底能不能给宝宝吃呢?




●衣锦还乡的猕猴桃

猕猴桃起源于中国,不过在中国一直没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人把它引种到新西兰。在二战期间,在新西兰的美国人喜欢上了这种水果,需求促进了种植。二战之后,新西兰逐渐开始了出口业务。1959年,他们用新西兰的国鸟“kiwi”来命名猕猴桃。此后,这个名字风行了世界。


新西兰人用现代农业技术对猕猴桃的种植、管理、保存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改良,使得“新西兰猕猴桃”成了世界上优质猕猴桃的代表。即使在国内,衣锦还乡的“新西兰奇异果”也还是比固守家园的“中华猕猴桃”显得高档多了。


●优秀的水果

成熟的猕猴桃酸甜适度,果肉颜色晶莹,口感丰富。营养方面,它最大的特点是维生素C含量丰富,一个中等大小的猕猴桃提供的维生素C就超过了一个成人一天的需要。有人把它称为“维生素C之王”,也不算太夸张。如果算绝对含量,其他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并不算高。不过,考虑到它的主要成分是水,100克中大约含有83克水,17克的固体中含有那些微量营养成分,也算相当可观。


●猕猴桃过敏症

很多水果都会让一些人过敏。猕猴桃走向世界几十年之后,直到1981年人们才注意到了第一起过敏案例。那是一位52岁的女士,吃完猕猴桃之后发生了荨麻疹,呼吸困难和喉部水肿。


此后,猕猴桃过敏才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过敏案例被收集,也有科研机构进行了一些研究。基于现在的研究,猕猴桃过敏一般的症状发生在口腔部位,比如刺痛感、口腔疼痛、嘴唇肿胀等等。


也有严重一些的,症状有呼吸不畅、嘴唇发青、呕吐甚至虚脱。虽然第一起病例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后来的调查发现少年儿童更容易中招。


科学家们还发现,如果一个人第一次接触猕猴桃发生了严重过敏,那么以后再接触很可能还是继续严重过敏,而不会“变得适应”;如果第一次接触的反应不严重,那么此后再接触也不会严重。只有很少的人初次接触反应轻微而以后接触变严重。


●关键是判断是否过敏

简而言之,猕猴桃确实会使一些人过敏,儿童与婴幼儿过敏的可能性还不低。父母们要谨慎对待,但这并不是说一定就不能吃。实际上,过敏是个很复杂很常见的现象。除了猕猴桃,各种食物也都可能导致过敏。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小麦、海鲜、坚果这些常见的过敏原已经广为人知,而苹果、香蕉、胡萝卜这些常见的水果蔬菜也可能导致过敏。


对家长来说,谨慎不是说“凡是可能过敏的食物都不给宝宝吃”,而是在婴幼儿期,小心谨慎判断宝宝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简单来说,就是在引入新食物的时候,每次只引入一种,从少到多,确认没有过敏反应,并且稳定几天之后,才引入下一种。


如果判断出是过敏,还可以去医院进行确认。如果确认了对某种食物过敏,就避免接触那种食物,以及可能含有那种食物成分的其他食物。这才是解决过敏问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