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赖刘邦为何会成为领袖

 了乔花影 2015-06-15
(2015-05-25 15:38:55)

无赖刘邦为何会成为领袖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不过年少时往往被人称为无赖,当然也包括他的老父亲。史书上说,早年的刘邦好吃懒做,没啥本事,又不肯苦干,坐吃山空,是一个穷光蛋。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那么无赖刘邦为何会成为领袖呢?

其一,出身草根,有担当,有智谋。刘邦因为家里穷无所顾忌,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刘邦奉命押运戍卒去咸阳,结果半路上走了十多位,刘邦知道即便把这些人全部押到咸阳,也难免一死,索性走到芒砀山的时候,斩了拦路的白蛇,学陈胜吴广造反起义。刘邦善于造势,白蛇拦路,众人惊慌不已,刘邦斩杀白蛇,便散布是赤帝子斩杀白帝子的谣言,以此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另外当时人说东南方有天子气,怕不也是刘邦等人的杰作。

其二,善于用人。刘邦手下有三类人:一类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人,比如萧何曹参周勃夏侯婴樊哙等人,这些人是刘邦的老乡,也是刘邦打天下最基本的力量,对刘邦忠贞不二;另一类是在战场上为刘邦冲锋陷阵独当一面,却又让刘邦放心不下的人,比如韩信,韩信曾是楚王项羽的手下,后来刘邦重用他为大将军。这一年,韩信一鼓作气灭掉了黄河以北的所有诸侯,楚汉之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刘邦约定韩信、彭越、英布的部队一起合围,但是他们就是按兵不动。韩信甚至来信,要求刘邦封他为王。这时候,刘邦满脑子就想着一件事:灭掉项羽。于是,他表态,只要你们合围项羽,函谷关以东的土地我不要了,你们三个人平分。在几路大军的合围之下,项羽兵败自刎于乌江。还有一类就是在某些方面帮助过刘邦的人,比如丁公。

其三,刘邦善于斩草除根不留祸害。比如韩信为了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刘邦一直对他当年想自立为齐王耿耿于怀,逼死项羽第二天就解除了他的兵权,后来削去爵位,然后杀害于未央宫;丁公,原本是项羽的部将,之所以说他是刘邦的“一时之才”,是因为当年刘邦坐板车落荒而逃时,他带兵追上刘邦后,又徇私放了刘邦。项羽覆灭后,丁公想,自己救过刘邦一命,就前去投奔。刘邦听说当年的救命恩人来了,立刻下令把丁公带到军营,巡回示众,然后,宣布他的罪状:“丁公当项羽的部下却不忠于项羽,使项羽丧失天下的就是他。”然后杀掉了丁公。刘邦说:“使后世做人家部下的,再不要效法丁公。”

其四,临危不惊,善于保全自己。刘邦为了保全自己,有时不像大丈夫,可又没有办法。当年为了逃命,曾经把自己的儿子女儿推下车;后来父亲家人被项羽所获,项羽甚至要烹杀他的父亲,可刘邦却耍起了无赖,说当年我们曾经义结金兰,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把他熬汤,请赏赐给我一杯。逼得项羽破口大骂,可又无计可施。

其五,善于借力打力。在刘邦成就帝业的历程中,他遇到了两个强大对手,第一个是强大的秦朝,第二个是能征善战的西楚霸王项羽。公元前209年,刘邦找来好友萧何、曹参、樊哙,鼓动老乡们造反,拉起了自己的队伍。他起兵反秦时,已经48岁了。刘邦本人不会打仗,起初,连一个小县城都攻不下来,只好向项梁和项羽求援。就在项羽与秦军交战正酣之时,刘邦一路西进,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经过几次不痛不痒的战斗之后,兵临城下。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秦朝灭亡的第二年,楚汉战争爆发。刘邦第一次攻打项羽的都城彭城(今徐州)时,率领了56万人马,当时项羽不在彭城,正在山东平定诸侯叛乱。刘邦想趁项羽后方空虚打项羽一个措手不及,且自信满满。果然,他攻占了彭城。但没想到,项羽很快率领3万人马杀回,刘邦56万人马被项羽打得溃不成军,20万人战死。刘邦坐着一辆马拉的板车一路西逃,追兵追得很急,为了让板车跑得更快,刘邦十几次将年幼的一双儿女踢下车,幸亏好心的车夫把孩子捡了回来。最后,是项羽的部将徇私放过刘邦,刘邦才捡了一条命。由此可以看出,刘邦想凭一己之力,不可能与军事天才项羽相抗衡。后来靠着韩信英布等人终于逼死了项羽。

刘邦登基那一年的五月,他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刘邦出身草根,顾虑很少,善于借力打力,等等,也是成为领袖必不可少的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