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天津自然博物馆

 昵称18892371 2015-06-15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走进天津自然博物馆,这座建成已十年的馆舍对于第一次来到的我还是新的感觉。

    曾经几次参观过位于原址的老馆,那时狭小的馆舍空间已不堪布展,游人也寥寥无几。1997年翻建的这座新馆占地2万平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先进的基础设施,基本适应了城市的发展,也成为城市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象征。

    已近百年的天津自然博物馆,它的前身是“北疆博物院”。1914年来到天津的法国生物学家兼神甫黎桑(桑志华E.Licent),创建了“黄河白河博物馆”。北疆博物院是它的的中文名称,因为黎桑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西北和华北,遂有了这个馆名(白河即海河)。

    在中国工作了25年的他,先后采集了大量动植物、古生物以及古人类标本、化石。1922年,在法国天主教会以及献县教区和法租界当局的扶助下,建成了包括实验室、办公室、藏品库的新馆楼,将原先放在法租界“崇德堂”的大量藏品转来入藏。

    曾有报道说:北疆博物院出版的刊物、著作“有很多已列入世界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文献宝库,至今仍然是我国北方大地考察生物学各分支学科早期科学记录的重要依据。”它因此也被国内外学界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院”。

    1933年初春,一个五十多岁的法国人来到这里,仔细欣赏了博物院中的一件件藏品。他就是多次来到中国、并有大量汉学著作的法国远东学院的著名汉学家伯希和。他曾从浑浑噩噩的王道士手中“买”走了大量的敦煌文物,他的名字与斯坦因、华尔纳等一起永远地留在敦煌学研究的著述中。

    位于当年法国耶酥会建的原“天津工商学院”内的原北疆博物院旧址,属比利时建筑风格(由比利时建筑师设计)。两千多平米的建筑面积,规模在当年也算不小了。作为天津市重点文保单位的老馆舍现在只作为一个库房,外人不能擅入。望着旧址楼上“MUSEE HOANGHO PAIHO”(黄河白河博物馆)文字的人们,心头会升起一缕历史的沧桑感。

    新的天津自然博物馆,是集动物、植物、古生物、地质等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它的逾40万件的馆藏标本中,一、二级藏品达1300余件。

    琳琅满目的展品前,吸引了比想像中要多的游人。在一种原产于亚马逊河的巨骨舌鱼(又称海象,世界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前,聚拢了不少游人。这里活的水生物大都在比普通玻璃强度大200倍的亚力克玻璃空间里,游人可在多个角度、近距离地观赏。虽不似大型的“海洋世界”,但这里也有一个小巧的“海底隧道”供人们体验。立体互通的游览路径,为游人提供了一个惬意舒适的环境。这座博物馆,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

    1952年,原北疆博物院曾更名为“天津人民科学馆”。到1957年,启用了“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名。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伴随着新馆的建成和科研技术的不断完善,已驶上发展快车道的天津自然博物馆,即将迎来它诞生的一百周年。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拟态——枯叶蝶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北疆博物院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远古走来的足迹——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

                     MUSEE HOANGHO PAIHO”(黄河白河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