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评网原创 转载须注明出处 【撰文、摄影:新车评网 曾智聪】 江淮是我们走访的第三家自主品牌厂家,跟此前的长城、吉利都为民营企业不同,江淮是我们走访的第一家国营企业。在实地参观后,我们发现江淮的生产线建设理念跟民营企业确实有不同之处。 1) 生产线概况 先说厂区规划规模。从前两家的经验来看,长城在有意地控制紧凑的规模,吉利则是灵活地“多点开花”,而江淮得益于国企背景,可以大规模地集中于合肥一地。除了我们此次参观的轿车、商用车生产厂区,它们仍在围绕着原有厂区进行有计划的扩建。如此规模地集中建设,对整车厂来说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同样得益于雄厚的国企背景,江淮一期投入20亿元建造轿车生产线,这条产能为30万辆的现代化生产线,规模比长城、吉利都要大,自动化程度还更胜一筹。 2) 冲压车间 在吉利帝豪工厂我们看到了一条现代化的全自动冲压线,而在江淮的冲压车间,这样的全自动大型冲压线共有4条,承担着旗下瑞鹰、宾悦、同悦、和悦的车身部件冲压工作。 江淮的冲压车间规划跟长城类似,冲压生产线与冲压出来的车身件全部安置在同一个大车间里。 江淮生产线的机器人数量比长城、吉利帝豪还要多,组合也更灵活。比如它们有一条冲压设备与焊装设备联合作业的小线,冲压设备冲压出来的车身小件,直接被机械手抓到焊接机器人处,完成某个车身小总成的焊接工作,高效、快捷。 3) 焊装车间江淮生产线的高自动化程度主要表现在焊装车间。放眼看过去,一大片橙色的全是ABB自动化机器人。 机器人越多,生产的效率和精度无疑越高。像侧围总成的焊接工作,由机器人联线全自动完成,最后由机械手高高举起“挂”在自动传送带上,这个动作试问人手怎能做到? 主焊线由机器人全自动焊接完成,但可以看到江淮的生产线设计跟吉利稍有不同——江淮主焊线的传送带将车身朝后移动前进。 这些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大家可以看下面的视频: 江淮的焊装车间里人工焊接的比例较小,仅有一些小部件要以人手进行焊接,又证明了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4) 总装车间焊接完成后的车身会被送入涂装车间。和其它品牌一样,江淮的涂装车间也无法开放参观(因为人进入车间会带入粉尘,影响喷涂质量),但据介绍他们的涂装生产工艺非常领先,联合德国杜尔公司设计,采用先进的翻滚式电泳工艺及全水性漆工艺,做到零污染。涂装完成,就进入到总装线。 江淮的轿车总装厂可混线生产瑞鹰、宾悦、同悦、和悦,年产量可以做到30万辆,目前的生产状态是年产12万辆。 一般在总装线,尚未安装车轮之前,传送带大部分为悬吊形式,不过江淮总装线的部分工序采用地面支撑传送方式。 跟吉利帝豪的生产线一样,江淮也采用无导轨智能小车辅助,一步到位将动力总成和前后悬挂总成安装到车体上,大大减低工人的劳动量和提高精度。 其它自动化装备还包括安装车轮的同步拧紧装备、安装玻璃的自动涂胶设备、加注油液的自动加注设备等等,符合所有衡量一条生产线是否现代化的条件。 总装线难免有较多人工操作安装的零碎部件,但这些工序多数都有特设的辅助装置,使工人的效率和精度显著提升。 5) 印象总结“奥迪特评审”,这个我们在吉利帝豪生产线上也见过。这是一种从合格产品中抽样,站在用户的角度查找问题,旨在不断提升品质的评审流程。 相比长城和吉利,作为国企的江淮,标语感觉更加“理想化”一点…… 总装线的最末端是成品车停放的地方,光是这一大片地,就反映了这个生产车间的规模。 总的来说,江淮轿车生产车间是高投入、高起点的模式,面积大、自动化程度高,暂时也是我们在自主品牌中亲眼目睹到的最先进、现代化的生产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