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岁”的风趣百岁奶奶易孟琼爱好打牌从不计较输赢

 glhly 2015-06-16

“三岁”的风趣百岁奶奶易孟琼爱好打牌从不计较输赢

 



易孟琼的衣服都自己洗

易孟琼喜欢打牌

易孟琼每餐都要吃肉,她的邻居有时候会去帮她买

易孟琼还能自己切肉、剁肉

  ◆姓名:易孟琼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13年4月10日

  ◆身高:1.43米(驼背情况下测量)

  ◆体重:80斤

  ◆血压:高压136,低压88

  ◆心率:73次/分钟

  ◆既往病史:无(家属自述)

  ◆长寿之道:饮食清淡、长年坚持劳动;一年四季常常以白粥为食;风趣幽默,性格开朗。

  易孟琼是荔浦县青山镇松林村人,今年已经满102岁。

  目前,易孟琼老人和57岁的小儿子莫家新一家居住在松林村老家。虽然年过百岁,但是易孟琼老人耳清目明,平时还能自己洗衣服、做饭、整理衣被。她还有一个已经超过了半辈子的爱好——— 打牌娱乐,至今都还每天和村里的老人们打上几局。

  风趣老寿星说自己今年“三岁了”

  荔浦县青山镇松林村距离荔浦县城不远,从县城开车十分钟左右就能抵达。当记者走进这个有4500人的村庄时,四面环山的优美环境让人印象深刻。进了村子之后,我们下车沿着村道步行往前一段路,看见眼前有一小片种了红薯苗、油麦菜的田地。田地旁边是一个宽阔的农家院子,院子有一栋两层高的自建房。在这座充满田园气息的楼院里,一只大黄狗蹲在门口,几只小猫、一群鸭子在院子里转圈,这里就是易孟琼老人的家。

  采访当天天气闷热,易孟琼坐在家门口的竹椅上等候我们,手上还握着把大扇子扇凉。看见有人走进院子里,易孟琼很高兴地站起来,笑眯眯地和大家一一握手,一边还客气地说着“同志请坐”。

  坐在易孟琼身边,记者发现她眼睛十分有神,挨个挨个地打量着客人。“这个同志来过,来过几次,我认得!这个同志不认识。”易孟琼看着几个一同前来的镇民政局工作人员说。一位被易孟琼说成“不认识”的工作人员,笑着提醒老人:“老人家,我也来过的哦。”易孟琼听了之后,说:“呵呵,不好意思啊,我老了,你们换件衣服我就不认识了。”

  随后,一位在青山镇民政局工作的小姑娘给易孟琼奶奶量血压。测量的过程中,易孟琼看着小姑娘的手,又打趣起来:“你看你的手白白嫩嫩,我的手好老了,和蛤蟆皮一样。”大家听易孟琼奶奶这样说,哄堂大笑起来。

  据青山镇民政局工作人员说,最近几年他们年年都来看望易奶奶,大家都觉得易奶奶是个很有意思的老人。在去年,大家来看望她的时候问她多大年纪了,按照农村虚岁算法,当时101岁的易孟琼算是102岁,不过她却风趣地说自己2岁了!原来,自打过了百岁之后,易孟琼把以前的100年“归零”,年龄从1岁开始算起。得知了易奶奶的这个趣闻之后,记者采访时也问易孟琼今年几岁,她很妙地回答:“比去年多了一岁,三岁了!”一边说着,她还一边用手指比划出“三”字,又逗得大家大笑起来。这位老寿星人老心不老,真是个活宝。

  生活能自理还自己去银行取钱

  由于年纪太大,易孟琼已经不记得自己父母的年龄。她说,自己在家中排行第七,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哥哥姐姐们都没有她长寿,如今也都不在了。

  回忆起过去,易孟琼说她过了不少的苦日子。以前种芋头、插田、拉车……男人做的重活,她都做过。即便到了70岁以后,易孟琼也不服老,照样和年轻人一同参加农作。“70岁的时候我还打谷子,编箩筐,90岁了我还插过秧咧!”易孟琼说,人不能总是想着享福,嘴巴要吃饭、手就要做工,不做事了人就没有用了。

  一生勤劳的易孟琼,如今也没有改变劳作的习惯。在家喂喂鸡,下地摘菜,只要是还能做得来的事情,她都要亲自去做。生活中穿衣、叠被等小事,易孟琼更是一向都不用小儿子插手,包括洗衣服、晾衣服、煮饭、打扫房间这些家务,易孟琼都能靠自己完成。

  让人惊讶的是,年过百岁的易孟琼现在还能自己一人去银行取钱。“她老人家的高龄补贴,都是她自己去银行取的!”小儿子莫家新说,他家距离镇上的银行不是很远,老母亲从家慢慢走路到银行大概要30分钟。每过一个季度,政府会给百岁老人卡上打老龄补贴,打了钱之后易孟琼就会选一个天气好的日子自己走路去取钱。“我们家的老人家好能干的,她在银行的钱从来都是她自己去领的。”

  “一开始我们很惊讶,没想到年纪这么大的老人家竟然可以自己去取钱。后来她的家人证实了,我们才相信,说明这个老人家的头脑还是很灵的。”民政工作人员说。

  为什么年过百岁易孟琼老人身体好、思维也这么清晰?儿子莫家新说,可能是妈妈常年劳动身体底子好,这么多年来她基本上很少生病,大病更是不沾她的边,印象中偶尔有感冒,找村里的医生看看,没两三天就好了。爱好打牌从不计较输赢

  采访时记者发现,易孟琼奶奶衣服下面一直挂着个奇怪的东西,像是布袋。记者问她儿子,老人家身上挂的是什么?莫家新笑了,说:“是个钱袋!她喜欢打牌耍,自己做了个钱袋装钱。”

  据易孟琼家人说,闲着的时候喜欢找人打牌玩,这已经是易孟琼半辈子的习惯了。尤其是近几年,易孟琼年纪越来越大了,家人让她少做些事情,空闲时间多了的易孟琼几乎每天都和村里的老人们玩牌。觉得老人玩玩牌可以活动脑子,家人并没有反对。

  易孟琼玩的牌,是一种叫做“点子牌”的字牌,听说这是村子里流行的玩法。每天吃完午饭后休息一会,大概到了下午1点,就是老人的玩牌时间。村民们说,和易孟琼打牌的也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般是70多岁以上的。一桌牌4个人年龄加起来,可能有三百多岁!

  这个“高龄组合”的牌局中,易孟琼无疑是年岁最大的人,她也常常成为牌局的召集者,凑齐了人之后,有时候在村里的大樟树下,或在某个村民家中打牌。易孟琼说,他们老人打牌是一边打牌一边聊天,打得很小,输赢也就两三块钱之内。记者问她,平时主要是赢钱还是输钱,易孟琼得意地说:“你莫看我老了,打牌我还灵得很,经常是我赢的哦。”不过易孟琼也说,输赢其实无所谓,她都不放在心上的,打牌就是图个好耍罢了。

  百岁出头了还有自己的小乐趣,这让易孟琼晚年的日子过得挺有滋味。采访中我们还发现,她性格和善对人很热情,采访当天几个村民来她家串门,易孟琼一直是笑眯眯的,看客人流汗了还拿着自己的扇子帮客人扇风。客人离开的时候,她还一直送别人到门口,看见客人走远了才回来。性格好、人缘好的易孟琼,一直和村民们相处融洽,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她能保持平和心态,大概也是她能长寿的原因之一吧。

  常年喝粥吃生井水

  在饮食上,由于易孟琼一直能自理,她的饭菜都是自己烧的。

  小儿子的媳妇农月兰嫁到家里有30年,在她的印象中,婆婆易孟琼长年都是以粥作为主食,早餐在粥里加白糖,午餐晚餐也多是喝白粥。“她特别喜欢吃粥,有时候我们让她煮点米饭吃,她煮出了米饭之后,加水进去又把米饭熬成粥。”农月兰说。

  喜欢吃清淡的粥,同时易孟琼也喜欢吃肉,而且餐餐都要有肉。买肉,是易孟琼生活中的重要安排之一,而且每隔一天,她就会去村头的肉铺买一次肉。每次买肉,易孟琼都会精神抖擞穿好外出的衣服,出太阳的话就戴上草帽,拄上拐杖慢慢走到村头。卖肉的摊主对这位百岁老人已经是很熟悉,知道她老人家每次买半斤到一斤,可以吃上两天时间。

  易孟琼如今牙齿不太好,只吃剁碎了的菜,因此她在买回肉之后,会亲自拿出砧板和菜刀,然后自己坐在小板凳上耐心将肉剁成肉末。到了每一餐煮菜的时候,把其他菜也剁碎,再和着肉末炒在一起吃。

  由于生活在村里,易孟琼家里目前还没有自来水,他们吃的用的都是井水。易孟琼从小就直接喝生井水,直到现在也是口渴了就舀生水来喝。不过近些年,包括易孟琼在内的松林村人,大多都会去距离村子十里路以外的一处地下水源打水(记者测得该水ph值7—8之间)。“那里的水更清,喝起来是有点甜味的。我们大概每个星期去一次,用三轮车或摩托车拖回来,人喝的水就都用这个水。”小儿媳农月兰说。

  桂林晚报记者秦宇华/文 记者滕嘉/摄

  ■下期看点:

  灌阳县新街镇邓家村有个名叫唐祖林的百岁老人,是这一带有名的女画家,虽然是自学成才,但是从她笔下出来的动植物却极具古风韵味,是木匠和石匠雕刻活儿临摹的范本。除了绘画才能,她还有一手精湛的纺花织布绝活。想要了解更多唐祖林老人的故事,请关注下期《百年好活》系列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