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大家看看真正的高手分析

 lh0958 2015-06-17
     斗地主之湖霸——大湖股份
目前,随着土地流转题材深入,有土地流转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入了广大投资者的仔细揣摩中,以前不怎么关注的进出账目,经过有心人分析,发现了其中猫腻,比如:大土豪北大荒,以前该股不温不火,没有多少投资者仔细阅读其财务报表,现在土地流转题材来了,经过大家仔细分析,就发现了原来大股东侵吞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这个还只是冰川一角,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地主被揪出。今天来探讨一下大湖股份:
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600257 )是一家以淡水鱼放养销售为主业,兼营酒业、医药贸易、食品加工、投资和高新技术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1月,2000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上市公司。公司现有总股本42705万股,6个分公司、15个子公司,总资产12.3亿元,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按照突出主业、强化品牌的发展战略,淡水放养规模突破180万亩,实现了同行领先;年优质鱼苗繁育能力突破30亿尾,实现了全国领先;淡水珍珠加工突破传统领域,实现了世界领先。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天然大湖淡水有机鱼、冰川鱼、江苏阳澄湖大闸蟹、德山酒、湘云鲫等消费类名优产品,其中德山酒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
公司技术开发实力雄厚,建有国家级鱼类良种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获取多项科技成果。公司牵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教授等大批从事鱼类繁育、淡水养殖、水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专家、教授、生物工程技术人员和优秀企业管理人才,使得公司在大水面生态放养及鱼类种质选育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
以上是大湖股份的基本情况介绍,我们再看一下所谓“全国最大的淡水鱼上市公司”的年销售情况(只看水产销售情况):2011年----38717.33万元,2012年----39764.72万元,大湖股份拥有的水域面积高达180万亩,我们按单一品种草鱼计算(现市场批发价20元/斤),以2012年4亿元算,全年折合销售为2000万斤,分摊到180万亩,每亩产量为11.11斤。我们再换算成平米,按1亩=666.66666666667平方米看,也就是说6套一百平米的房子里,才养一条12斤重的鱼,呵呵!有意思吧,想当年发现蓝田股份造假时是一平米2、3条鱼。看看大湖股份是怎么解释的,大湖股份旗下大湖,产鱼是有上限的,公司规定,藻型湖泊单产上限150公斤,草型湖泊100公斤,沼型湖泊75公斤。超过限量,不奖反罚。这就是他们的高明之处,我知道有人会计算的,我直接明文规定这是我们限产。
这样一来,也好像也说的过去了,我们看看2007一篇名为《大湖战略》的文章:
初冬,记者来到安乡县珊珀湖附近的安裕乡农民袁天喜家。养鱼20多年的老袁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过去靠自家鱼塘养鱼,16亩鱼塘年收入不过几千元;如今,依托洞庭水殖,年收入5万元。
养殖户已完全融入洞庭水殖产业链。春天从公司领回鱼苗,半年每尾达0.4公斤后,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元卖给公司,作为成鱼苗放入大湖。冬季干湖后,农民又与公司签订合同,买回大湖的鱼“寄养”到塘里。春节后公司再以每公斤高出“寄养”原价1元回购上市。如此“梅开二度”,公司、农户双双受益:公司可错开年底鲜鱼上市高峰,均衡上市,稳定鱼价;农民每亩鱼塘可年增收3000-5000元。
在洞庭水殖50万亩大湖周边,像老袁这样受益于“公司+家户”养殖模式的农户已达5万多户。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在2007年的时候,每亩鱼塘收入为:50000元/16亩=3125元/亩,按2007大湖股份当时50万亩算应该有15亿左右收入,因为大湖和农户是捆绑式销售模式,大湖股份不可能不赚钱,而把利润全给农户,自己白忙活。如此折腾的原因,就是涉嫌利润转移,不留破绽。按“年优质鱼苗繁育能力突破30亿尾”,采用此模式,每条鱼最后只赚0.5元,那也是年收入15亿。所以,至少从2007年开始,每年有将近10几亿的资金不知去向。
我们再看一下罗祖亮的常德晟禾农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4月15日在建设中路畔池嘉园注册成立,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经营农业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注册员工人数为15人,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而常德晟禾农业有限公司又控股西藏泓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大湖股份的大股东。罗祖亮以100万注册的公司收购了注册资本为2000 万元的西藏泓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在的西藏泓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资产总额 23.34 亿元,净资产 8.45 亿元,拥有上市公中铭国际资产评估(北京)有限责任公司、Zhong Ming (Bei jing)Assets Appraisal International Co.,Ltd、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等 11 家下属子公司,目前还是恒逸石化第一流通股股东。
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其中的所以然了,罗祖亮一个喂鱼的,不好好喂鱼,学会资本运作了,几年就成暴发户了。现在把公司传给儿子,他儿子觉得戴个“富二代”的头衔不好听,楞是给自己戴了个"创二代”的帽子,还弄了个接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副理事长,nb哄哄的要把大湖股份市值弄上百亿。这个确实比他老子强,至少还做了点实事,弄了个千店工程,大湖商城也搞起来了,留洋的确实还跟的上形势,剥离了房地产专做主业,台子搭的很大,是个唱大戏的,运气也好,赶上土地流转了,呼啦资产要番大了去,钱多了的主是时候要显摆自己的本事了。
现在不斗地主更待何时,操家伙,跟哥我一起吃大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