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祖斌:次新股炒作切忌入戏太深

 tjwjd126 2015-06-17

黄祖斌:次新股炒作切忌入戏太深

转载 2015-06-15 13:28:52

5月中旬,曾有说法是,据不完全统计,新股第一个涨停板打开后就买入,持有一个月收益就有约1倍,如果是均衡配置,1个月收益不止翻倍。由于对自己在第一个涨停板打开后过早卖出次新股东方证券印象深刻,于是大致翻了翻一些次新股上市后的走势,发现多数开板后仍有可观的收益。这真是一种盈利模式吗?

 

金融市场中的各类现象未必是稳妥的盈利模式

金融市场中有各种各样有“规律”出现的现象,但这些现象往往并不是长期有效的规律。一旦形成这些现象背后的基本面突然发生了变化,则似乎长期稳定出现的现象,就未必再次出现,或以原来相近的形式出现。如果投资人过于迷信这类长期稳定出现的现象,重仓投入,很可能损失惨重。这方面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

 

2001年开始,由于美元指数进入下跌周期,加上澳大利亚作为资源出口大国受惠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入牛市周期,澳元对美元的汇率持续稳定地上升。这种基本面一时间似乎很难改变,吸引了不少资金买涨澳元。2007年4月,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在西安就公开他的投资策略之一,就是将港元换成对美元长期升值的欧元、澳元等货币。因香港的港元与美元挂钩,而美元前景看跌。李兆基称:“什么不用做也可以赚10%以上。”  中信泰富在澳洲有钢铁项目投资,为了减少汇率风险,公司以美元锁定项目成本,以澳元及欧元为对冲。公司决策人荣智健较李兆基更为进取,买风险更大的累计期权。2008年金融海啸出现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澳元汇率承压。而美国虽是金融危机的发源地,但美元却成为避险货币,澳元对美元汇率从当年7月的0.9849暴跌至当年10月的0.6004。中信泰富出现近200亿港元的巨额浮亏。

 

美国股市最近100多年市盈率一般在10倍至20倍之间波动,很少跌破10倍,也很少突破20倍,到达25倍的次数区指可数。即使是1929年崩溃前,也只有约34倍。如果判断34倍市盈率就可以全力做空,则必然在约1998年和1999年美国股市市盈率突破40倍的过程中损失惨重。基本面的巨大变化是美国股市当时已经是国际市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导致这两个地区的大量资金涌入美国股市。

 

日本二战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日本人多地少,因此日本地价和房价二战后基本上只涨不跌。然而从约1990年开始,日本房价长期下跌,到现在也未能回到当年的高点,尽管日元汇率长期坚挺,日本又长期实行利好房价的零利率政策,也是无济于事。在1990年前后买房的日本人终生被套牢了。

 

次新股出现空中加油走势的原因

本人在A股市场16年的投资经历中,从未遇过次新股这种头一次涨停板打开后,经过空中加油式的振荡后启动第二轮上涨,或直接形成新涨势的行情。次新股这种走势的形成有两个原因:

一是新股发行和上市的新制度。新股三高(高市盈率、高价格、高比例超募)发行,是2009年后熊市行情一再超预期的重要原因。新的IPO政策基本上纠正了新股涸泽而渔式的发行方式,将新股发行市盈率降到约20倍。新股上市后的估值水平一般高于存量股。假设未改革前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40倍,新股上市后的估值一般较高,再假设上市后平均市盈率为80倍。则新老两种的发行定价制度下,新股的平均涨幅分别是3倍和1倍。

以往新股上市制度下,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一般首日直接上涨100%,估值一步到位。即使第二个交易日后有新一波涨势,幅度也非常小。但新制度将新股的首日涨幅限制为44%。较300%的预期涨幅相差甚远,于是新股第二个交易日开始就连续涨停。对于中签的投资人,随着涨停的持续,浮盈率逐日扩大,落袋为安的欲望也越发强烈。于是当涨停不再出现或打开时,落袋为安的心理,和怕煮熟的鸭子少了鸭脖子的投资人,共同集中抛出。

在A股市场,有部分资金长期热衷于炒作次新股。在本次改革之前,这部分资金可以在新股上市首日起就收集到较多的筹码,但在新的交易制度之下,很少有投资人会在上市首日或连续涨停时就卖出中签的股票,因为未来几个交易日涨停的概率很大,何必将中签得来的利润让利给市场陌生的其他投资人?而新的交易制度之下,接盘新股继续炒作的资金就只能在涨停打开后再逐步介入,并在较为合适的时机再次拉升。

二是牛市行情的出现。

IPO重启后,最初上市的新股并不是市场的香饽饽,部分上市首日甚至都没有以当时交易制度允许的最大涨幅收盘。第一批上市的前10只股票中,只有2只在首个交易日后,第二个交易日开始出现涨停(这里将涨停定义为不能充分换手、可自由买入的时间很短,并以涨停收盘。如虽开板但交易时间只有几分钟,即使涨停收盘,换手率在10%以上也不符合。下同。),表现最抢眼的我武生物,也只有3个涨停(表1)。不久前暴涨的全通教育,当初上市后第二个交易日虽然以涨停收盘,但当日一度下跌,换手率高达61.7%。60个交易日后,也不过上涨10.88%。如果暴风科技在这个时期上市,基本上不可能有连续近30个涨停的走势。


 

随着牛市千呼万等终出现后,新股这个市场中特殊的甘蔗林,收获季的甘蔗普遍长高了好几节。以去年9月上市的11只新股为例,从第二个交易日开始无一例外出现了连续涨停的走势,并且多数也再现了空中加油的二次上涨行情(表2)。

 


 

    不同阶段的大盘走势,对次新股的走势影响也相当大。表2中的次新股,由于是9月份上市,涨停打开起60个交易日后正赶上大盘蓝筹股大涨而小盘股滞涨的行情,这些次新股的行情也明显受到大盘风格转换的影响。而3月上市的新股,由于赶上了新一轮的上涨行情,不仅出现较多的连续涨停,空中加油式第二轮上涨的走势也更为明显。

 

勿奢望次新股的二次上涨的现象长期存在

最近较多次新股高位出现跳水行情,首个涨停打开的交易日后不仅上涨空间明显少了,而且留给投资人获利退出的交易日也少了。截至6月8日,不少5月上市的次新股仍未开板。而4月下旬上市的次新股似乎已经出现关门打狗的行情走势(表3)。很可能次新股的第二轮炒作,已经开始由一个阶段有效的盈利模式蜕变为财富黑洞。主要原因:

一是新股供应量越来越多,每月发行两批已成为常态。

二是市场上较多的投资人在第一次涨停板打开卖出股票后,已逐渐发现新股的持有要耐心再耐心,卖出获利了结的心忍无可忍的时候要再忍一忍。则最近或未来的新股,较前一阶段的新股会有更多的涨停,在第一次开板后留给高位接盘人的上涨空间较以前少了很多,时间也短了很多。

 

 

 


三是阶段性牛市的空间越来越小。本轮牛市的空间较大这几乎是市场共识,但未必会复制1996-1997年,或是2006-2007年这种过把瘾就死的快牛行情,很有可能会出现1999年7月至12月这样的中期调整。因在房地产长期上涨只涨不跌的预期全面降低的情况下,居民资产配置中股票占比提高不是一年两年就会结束的,而无风险利率的下降仍有空间。但按最近几个月的上涨速度,第三季度恐怕就会上涨至8000点,这种概率是非常小的。既然牛市很可能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幅度较大的调整,则次新股也很难借牛市的大风继续以往开板后再涨一轮的行情。

 

由于A股市场上长期存在对新股和次新股的非理性追捧的资金,导致次新股明显被高估,在当下的市场下泡沫更是明显。索罗斯曾表示:“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次新股以往二次上涨的行情就是如此,以部分仓位投入其中,这其实是聪明人的做法,阶段收益率可能远高于价值投资者。但目前的行情下就要谨慎,投资者尤其要清楚这是投机游戏,冒的风险是接最后一棒,不要入戏太深,以避免以自己的大幅亏损为新股中签者的利润锦上添花,或成为次新股炒作者的接盘侠。


本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证券市场周刊》,http://www./2015-06-15/1634910759.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